任保奎 贺继伟 李福兰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工业,面向北京,辐射首都经济圈,为北京现代制造、城市建设、电子信息、安全生产及现代服务等领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与区域产业布局的匹配度
1.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
学院坚持“对接需求,合理布局,动态调整,提升质量”的原则,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即根据北京市“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需要,围绕石景山区打造国家数字娱乐第一区和形成“一个科技园区、两个休闲旅游区、三个产业基地、六个商务功能区”的产业发展格局,瞄准高新技术制造业、文化创意、商务金融、休闲娱乐和旅游会展等五大新兴高端产业,及时增设计算机动漫、旅游管理等新专业,并把原来招生的33个专业调整到20个,形成“重点专业引领、主体专业支撑、短线专业补充”的专业布局,呈现出专业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高度匹配的良好局面。
2.调整专业方向,打造品牌专业
学院坚持一手抓专业调整,一手抓专业内涵提升,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练内功、强内涵,致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例如,围绕北京市制造业升级,机电一体化专业适时把培养方向定位于培养自动化生产线高技能人才,通过加大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培养,该专业已成为北京市及全国的高职品牌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起薪均在3,000元以上。
工程测量专业经过不断探索,几次调整,找准人才培养定位,由主要面向煤炭行业培养矿山测量技术人员为主,实现了面向北京城建、航空遥感领域的拓展,主要针对矿山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地理信息与数据加工3个方向培养专业人才。
法律专业持续进行专业调整,经历了法律事务——法律文秘——法律文秘(速录)的专业方向调整过程,实现了“从走投无路,到找对出路、闯出新路”的转变,毕业生从“不受欢迎”到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2009年,学院速录专业有2名学生进入中央部委就业,90%的毕业生进入法院和检察院担任书记员,国内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创新三种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1.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学院已形成“学院+科技园区”“专业+大型企业”“专业+龙头企业+企业联盟”“专业+校办企业”和“专业+行业协会”5种典型产学合作模式,产学合作成效突出。目前,学院已与220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学院2008年与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园区企业合作组建国际动画学院,共建计算机动漫专业,与网拓联达开展动漫人才订单培养,创立了高职圈内有广泛影响的“学院+科技园区”合作模式。
根据北京市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特点,学院先后与中兴通讯、神华集团、中煤能源、中铁建、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创新了“专业+大型企业”和“专业+龙头企业+企业联盟”的产学合作模式。学院以共建专业为载体,探索形成了“人才共育、设备共用、技术共享、文化相融、管理互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各专业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践了“工程实践不断线”“双证融通”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拟、培养过程由学校和企业共管、培养结果由学校和企业共评,保证了学生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高度吻合。
学院订单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如机电专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蒂森克虏伯电梯有限公司合作,创立了“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订单模式,被《中国青年报》誉为“中国式双元制”,为学生高素质培养、高质量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院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贴近岗位实际工作,重组课程内容。例如,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程案例、工作任务来组织课程体系,并结合行业职业准入制度,将职业认证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并要求学生至少取得 3 种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为适应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新趋势,服务在京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及跨国企业发展,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引入德国工商业联合会职业资格证书(IHK),培养与国际职业标准对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技能人才。
3.创新教学模式
学院按照“做中学,学中做,学训一体”的要求,将传统教室改造为学训一体实训室,大力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引入合作企业的真实产品或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深入推进理论与实践紧密衔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加强实训环境和“双师型”队伍建设。按照“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要求,建设学训一体实训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
学院一方面引进企业能工巧匠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创新教师企业锻炼激励措施,实施教师职业教育综合能力培训工程。通过优先安排培训、优先安排企业锻炼等举措,一批专业带头人迅速成长,已经成为专业建设的领路人。
构建就业“六抓”工作模式,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
除前面提到的抓市场、抓教育、抓调整外,学院还注重抓机制、抓回炉、抓保障。
1.抓机制
一是建立就业工作领导机制。实施院、系两级“一把手工程”,成立由书记、院长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院性的就业工作研讨会,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的问题。系部主任是系部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总支书记具体负责本系部的就业工作。
二是建立全员抓就业机制。学院强化全员就业意识,让“一把手工程”落地,通过一名院领导联系一个系部,一名系部领导联系一个专业群,一名教研室主任联系一个专业,一名班主任负责一个班级,一名专业教师联系一名就业困难学生,形成全方位促就业、全员抓就业、全过程落实就业的新局面。
三是建立就业奖惩机制。学院与相关责任人签订毕业生就业责任书,将就业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未完成就业工作任务,扣发相关责任人以及领导20%的津贴,完成任务奖励15%的津贴。奖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全员抓就业的积极性。
2.抓回炉
针对性格、学业、职业技能等原因导致求职困难的学生,以及在顶岗实习中发现所学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要的学生,学院采取“回炉”措施,开放校内实训室、实习车间,安排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督促学生苦练内功,补齐差距,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009年金融危机时,有86名毕业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近4周的强化培训后,都找到工作岗位。
3.抓保障
学院在就业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硬件设施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一是保证就业经费投入到位。学院在正常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每年另设专款15万元用于奖励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另外,一次性投入50余万元为各系部购置学生就业专用办公设备,建设各系就业面试厅。
二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学院构建就业指导、专业引导和企业辅导三支就业指导队伍,即由学院领导、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系(部)领导、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的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由教研室主任、专业课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引导队伍,由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就业辅导队伍。
学院创立了就业“六抓”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质量,改变了一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的观念,实现了就业从 “学校找企业”到“企业上门找学校”的转变。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