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内涵发展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

2013-04-29 00:44:03王慧敏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农业学校

王慧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作为一所市属高等农林院校,北京农学院近年来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为目标,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特色,重点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首都城乡经济一体化”强化协同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校外,开展学校与政府部门的校政合作、与地方基层单位的校地合作、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与高校的校校合作;在校内,打造教师之间合作的团队、学科之间合作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之间合作的研究院,搭建了校内资源共享平台。协同创新激发了学校改革发展活力,扎实推动了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水平。

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校外协同创新

1.适应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推进校政、校地协同创新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有特色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校政、校地之间的协同创新,共享各类创新资源,促进了学校与区域、行业的融合发展。

学校逐步建立起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良好互动关系,了解行业需求,共享行业资源。2012年9月,北京市教委、科委、农委、农业局、园林绿化局签署协议共建北京农学院,这种高等教育与科技、行业部门的结合将大大推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人才的培养。学校加强与京郊区县地方政府的合作,在服务中获得支持,在协同中共谋发展。学校陆续与北京市平谷区、门头沟区、延庆县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京郊区县在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及村镇干部学历提升、农业科技重大项目联合包装与申报、新品种培育与研发、沟域经济发展与规划以及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和领域,开展深层次、实质性的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进一步巩固了校政协同创新平台和政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都市农业的深化发展。学校还与怀柔区宝山镇签署共建天河川沟域宝山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融入北京市重点沟域的建设。

学校通过开展校政、校地协同创新,切实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部门联系,围绕社会需求,将学校的学科优势协调起来,实现社会需求与学校优势学科的有机整合。

2.瞄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新模式

近年来,学校瞄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首农集团、顺鑫农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打造综合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并聘请基地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农科人才。2012年,学校以加强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面贯彻实施“3+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服务现代农林建设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每名加入“卓越计划”的学生将享有更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学校将为其配备由学校教师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研究院所、企业)专家担任的双导师。校内专业导师负责制定学生学业规划,帮助学生确定研究内容、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探索和完成学位论文等,研究院所、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现场实践的指导。

学校积极构建和完善推广教授制度,并以产业需求为抓手,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发挥推广教授的纽带作用,扩大师资队伍建设。2007年,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推广法》,首次设立了推广教授岗位,正式启动了与教学、科研系列并行的推广教授系列,开始尝试高校农业推广制度,鼓励和引导教师进入推广系列。2010年,学校被北京市正式列为推广教授试点单位。学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推广教授岗位聘用力度,实现了科技推广与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3.适应学生成长多元化需求,实施校校合作、联合培养计划

学校积极加强与兄弟高校的横向联合,扩大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学校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并派出优秀学生赴两校学习,加强校际联合育人,增加学生“第二校园”的经历,让学生分享各校的学科优势,接触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多元的校园文化熏陶中成长。

学校与国内具有都市农业特色的农业高校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例如,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与其他农业院校相互协助,共商突出都市农业特色发展大计,并牵头编写都市农业特色教材。学校还多次承办京、津、沪、粤、渝、鲁高等农业院校协作会议,共同探索农业高校服务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围绕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特色,积极加强与国外涉农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如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波兰、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1个国家的17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学校与英国哈伯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进行本科生“3+1”联合培养 。通过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能力和整体办学水平。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扎实推进校内协同创新

1.以学科为基础载体,组建培育创新团队

加强创新主体的培育,需要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模式,开拓组团作战的新局面。为此,学校提出了实施“学科+团队”的建设模式,重视学科团队的培育和组织,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凝聚各种学科建设资源,营造积极的学术气氛和团队文化,提高协作能力,团体攻坚,提升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随着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不断融合,学校以7个一级学科29个研究方向为载体的学科团队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引导鼓励以教授(研究员)为核心、以学科方向为依托,组建创新团队;进而瞄准北京市重点领域和重大科技需求,选拔优势创新团队。目前,学校已组建44个创新团队,选拔出16个优势创新团队。一改单兵作战的局面,取长补短、发挥群体智慧,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科研能力。

2.以学科群为依托,建设学科之间联合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注重与产业发展、社会就业需求、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相衔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并结合自身积淀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凝练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打造支撑学校质量提升的学科品牌。

在此基础上,学校按照世界城市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的需求,在一级学科研究平台的基础上,依托学科群构建了植物学科群支撑的农业应用与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动物学科群支撑的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和食品学科群支撑的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都市农业(北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林经济管理与文法学科群支撑的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等多学科交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

3.以北京市重大需求为导向,建设学院之间合作的研究院

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学校面向产业技术重大需求构建了重点领域创新平台,面向产业技术需求重点攻关。借助市农委的支持,整合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和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等软科学研究资源,建设都市农业研究院,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战略、理论和实践形式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借助中关村园区政策,整合农业应用与新技术、兽医学(中医药)、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以及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等理科研究资源,建设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学科交叉、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

以协同创新为抓手,扎实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1.集聚多方优势,融入科技创新主战场

两年来,学校共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52项,其中“973计划”前期1项、子课题1项,“863计划”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子课题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973计划”项目零的突破,标志着学校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领域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主战场。学校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涉及作物、园艺、兽医、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植物保护、畜牧、农业资源与环境、法学等研究领域,使学校科研逐步融入了国家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战场。

学校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贴近行业和产业需求。两年来,学校有1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3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其中1人担任叶用蔬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3人担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北京市已建设的8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中有5个是北京农学院的,这标志着学校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进一步融入了北京市行业和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学校发挥都市农业研究院的作用,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沟域经济理论等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服务;学校专家在果实发育机理研究领域发表的国际同行业高水平论文,被《植物学报》列为2011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之一;学校的肉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青贮玉米和小豆等作物品种,海棠、丁香、百合、串红等花木品种,生物农药等方面在国内同行业中显现出优势和特色。近3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均为主持单位)。

2.汇聚多方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实验站

学校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与大型涉农企业、研究院、兄弟高校等单位合作,搭建了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涉农企业和田间地头。以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和充足优势的实验实践教师队伍,构建了学校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学校统筹校内资源,努力打造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以亭自庄农场、怀柔林场、东大地、老畜牧场为基础,建成了教学实习园、科研试验园、科技推广示范园、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等12,000多亩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覆盖了学校所有专业,满足了每个专业至少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目前,学校挂牌的校外实践基地154个,校级优秀基地23个,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北京百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河北怀来葡萄酒厂等3个被评为市级优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3.对接多方需求,构建特色社会服务体系

学校面向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学校先后完成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等为国家休闲农业发展和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借鉴,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常年就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模式、功能、机制及途径开展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北京市农口制定有关政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北京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农委的支持下,学校与延庆县等京郊区县合作构建了“1(学校专家)+1(区县专业技术人才)+X(农村实用人才)”农业服务推广体系,并将大学生“村官”纳入“1+1+X”推广体系,通过岗前培训、技术帮扶、产业开发等方式,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找准了切入点和落脚点,使大学生“村官”真正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学校获得了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市农委延庆四海农业技术综合实验站、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基地等5个试验示范基地,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联合建设,有多家企业参加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加强了从技术转移到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从面向政府职能部门到服务企业、从服务中央部委到结合地方需求、多层次全方位多功能的社会服务基地建设。

4.协同多方力量,推动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近年来学校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近4年文、理科一志愿率交替出现100%,动物医学、林学等传统农科专业,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风景园林、农村区域发展等新兴学科的专业连续三年一志愿率为100%;近两年,学生在各类科技、文艺、体育竞赛活动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30多项,其中一等奖30多项;学校连续5年就业率96%以上,今年本科毕业生签约率达93%,国际学院“3+1”模式培养的学生中有70%~80%毕业生考取国外研究生;中英合作办学项目获得英国QAA(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高度评价。

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校内外协同创新,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目标努力奋进。

(作者系北京农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

猜你喜欢
农业学校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意林(2021年11期)2021-09-10 07:22:44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8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上学校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