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鹰
摘要: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由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我国高校学习西方国家创意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尤为迫切。文章结合海外知名艺术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先进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视野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工作坊;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124;J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5—005—06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每年都在17%以上,高于GDP增长速度。根据全球《2010创意经济报告》,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部门,它拥有创造收入、扩大就业和增加出口收益的潜力,同时也促进社会包容、文化多元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新的发展选择。
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实,伴随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已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是创意人才。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出严重的缺口,“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在此前提下,探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模式,借鉴发达国家创意人才的培养经验,尽快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意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创意人才培养的紧迫课题——而这对于加快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程,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环保型社会,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后,伴随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据初步统计:中国目前设立设计专业的高校已达上千所,每年招生人数已达数十万人,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然而规模的背后不可否认还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长期以来,艺术设计教育界都有这样的认识,“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设计教育至今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真正定型与成熟。我国的创意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出严重的缺口,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的产业就业人口的比例不过千分之一,远远低于欧美等国的城市;而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近八成年龄在20~25岁之间,从业年限在两年之内的超过七成,大多还是“新手”上路。此外,我国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落后,导致我国每年需从海外引进大量创意人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一致。总体来说,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首先,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不科学。课程设置方面,在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中,分散于各教学环节的课程往往彼此孤立;传统教学模式偏重设计效果而轻视对设计流程的掌控,导致部分高校只强调学生对某一专业技能的学习,忽略其它素质的培养,“将课程内容分割成各个片段,只提供那些看似最有直接效果的技能”,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设计学科知识结构,只掌握了艺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却不具备创新意识和较好的文化艺术素养,无法成为本行业所急需的拥有个体创造力、具有国际视野且具备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创意人才。
其次,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我国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陈旧,无法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时俱进。一方面,部分高校未将艺术专业之外学科的学生整合进入文化创意产业中,一些工科专业,如建筑、汽车、机械等专业的学生缺乏创意设计的思维;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尚不够重视,无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集人文修养与创意创新于一体的校园氛围。此外,对比国外的设计院校,多数能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的需求,开出各式的培训课程,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良性循环。我国设计院校有针对性地为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开设的专业培训、短期培训、远程教育课堂尚不多见。而我国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中正存在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有待高校进一步发挥教学培训的作用。
第三,设计实践与市场脱节。尽管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一些由高校培养的设计人才仍被企业批评为实践能力差、与市场脱节。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一毕业即进入高校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又很少能够为师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在产学研脱节环境下培养的学生,进入到创意产业后,必然出现与创意人才标准要求脱节的问题。
第四,系统化的创意学研究缺位。目前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创意学的研究理论仍处在引进阶段,从事创意学研究的人员比较缺乏,更缺少创意学研究的平台,特别是对总体发展战略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的研究还仅限于简单的介绍,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创意产业的各自特色与取向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办学规模、培养模式和学生数量上都经历了跨越式的前进,但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实践与科研等方面均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经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滞后于产业发展已是不争事实,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中国市场对设计创意人才日益高涨的需求。
二、国际艺术设计教育三大模式
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早,不同地区的学校在长期发展中,结合地域特色,逐步形成各自的特点。各所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既追求个性化办学,同时注重培养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长期以来,欧美的艺术设计院校在教学方式上较多运用了以下三种模式。
1.宽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模式
对于低年级学生,欧美的艺术设计院校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不分专业的宽平台课程学习。完成平台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将进入各自的专业领域学习。当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后,又会进入不分专业的、综合性的跨学科项目学习。
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为例,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实行基础平台的通识教育,主要强调学生对2D和3D技能的掌握以及对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的把握。第二年与第三年时,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但在第四年,学生对于跨学科项目的学习又是不分专业的。
除此之外,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也是欧美艺术设计院校的一大特色。以伦敦艺术大学为例,作为欧洲最大的艺术类专业学校,伦敦艺术大学共由六所学院组成,这六所学院各有特长,专业细分明确,最多的学院开设的专业方向多达30种,涵盖艺术设计和环境、时装、平面设计、表演、导演、电影与录像、数字媒体制作、国际旅游业和旅游传播等专业,囊括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所有门类。伦敦艺术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丰富,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已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士,都能找到相应的课程。
2.工作坊模式
除了传统课堂外,工作坊模式在欧美的艺术设计院校中被大量使用。所谓工作坊,指的是一种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通常由10~20名成员组成一个小团体,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持人为核心,成员在其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短时演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的组织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该学院创建者、现代建筑设计的奠基人之一格拉皮乌斯提倡“技术与艺术并重”,学习过程有如“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在教学过程中,担任艺术形式课程的教师称“形式导师”,教授其理论课程,并引领其专业的发展;而担任技术、手工艺制作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负责辅助指导其实践教学。由于实践环节需要特定的场地,因此学生日常实践空间——工作坊逐渐成为实践环节的核心,以此形成的实践模式亦被称为“工作坊教学”。
工作坊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意的能力、自我表达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可以在具体的项目中进行锻炼,并得到提升。工作坊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桥梁。以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为例,各种工作坊被大量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在实践操作中,本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得以运用。学生们可以按照项目自由组团,不同学术背景的学生可以在同一个队伍中进行头脑风暴,既有利于学生间跨行业的交流,又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协作的精神。学校为每个工作坊指定一位导师,他/她可以是来自企业的知名设计师,也可以是学校教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导师提供建议与咨询,但不参与决策。在这样的工作坊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同时,一些职场上的工作技巧,如表达能力、团队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产学研模式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欧美的艺术设计院校无一例外地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以伦敦艺术大学的KTP项目为例。KTP项目,即知识成果转化合作伙伴项目,由HEIF资助,旨在与企业联合,转化在校教师的研究成果,解决企业生产瓶颈,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生产力并促进创新。KTP项目一般为期2~3年不等,大学提供的团队包括1名研究员/项目导师,以及1到若干名项目助理(优秀的伦敦艺术大学毕业生)。视参与企业大小,英国政府为每个符合条件的KTP项目提供30%~50%的资金资助,参与的欧洲企业仅需支付另外50%~70%的项目经费。
从本质上讲,一个KTP项目是一个连接企业、知识库(大学)和合格人才(毕业生)的合作项目。其中,企业往往有一个特定的战略项目却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而知识库(大学)则拥有与该项目有关的知识技能,通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将专业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相连接。KTP项目将大学的创意人才带人企业,既拓展了毕业生的创新商业技能,又能使企业从大学获得无与伦比的艺术和设计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毕业生可以将其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环节,并有机会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有参与战略项目的经验。通过毕业生、企业和学校的互动得到加强,能够进一步促使学术研究推动商业发展。该项目利用大学科研力量和知识,以全新商业方式将知识成果转化,为毕业生创造实践机会,使其能在一线岗位得到充分锻炼,最终使所有参与方获利,推动企业进入良性循环,所有这些都非常值得国内高校学习。
除此之外,欧美艺术设计院校重视与一些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校经常会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校讲座、举办工作坊等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从学校获得理论方面的专业指导,更能通过那些专业人士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及自身兴趣所在;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去相关公司参观、访问和调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亲身到行业第一线去,熟悉行业的发展,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上图反映了宽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工作坊与产学研三种模式的互动关系。其中,宽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模式是三种教学模式中的基础,通过宽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打好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在进入高年级学习后,通过工作坊和产学研的互动,强化了所学知识的实践操作部分;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具体、实际的项目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基础阶段所学习的知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国际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对我国及我校的启迪与借鉴
自2009年起,同济大学在已有基础上,对校内的艺术设计学科和相关资源进行了新的规划和调整,包括成立设计创意学院,筹建中意设计创新中心,进一步整合校内外多方面资源,服务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
1.成立以“开放创新”为特色的设计创意学院
为“满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对高层次设计人才的急需”、“满足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中对创新人才的需求”,2009年5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原先的艺术设计系的基础上成立。学院借鉴世界设计与艺术学科的最新理念与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型、前瞻型、研究型、综合型的新一代设计人才与设计管理人员为目标,致力于建设以“开放创新”为特色的世界一流设计学院。短短几年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特色:
首先,积极拓展与国际知名设计院校的合作。学院积极拓展与国际知名设计院校的合作,已经形成的联合培养项目有与意大利米兰理工、都灵理工“4+2”本硕连读双学位培养项目,以及与芬兰阿尔托大学的IDBM双学位硕士学位项目。与此同时,学院重视国际交流,引进国际先进师资与经验;重视双语课程的建设,探索开设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为充分发挥学院外籍教师的作用,学院开展实施由国内硕士生导师与外籍教授共同辅导硕士研究生的“co-tutorship”培养模式,中外导师可以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其次,构建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模式。从2010级学生开始,学院开始实施新的宽平台培养模式,打通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选课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容量多样化的课程菜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授课。这一新的培养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从大二开始便分专业学习的模式,取而代之为宽平台、多样化、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授课竞争的培养模式,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在服务社会方面,学院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筹建“上海国际创意设计大师培训中心”,面向政府机关、组织机构中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国内外各类创意人才,开设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以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区域功能。
再次,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学院重视实践教学。针对各专业和课程的具体实际,加大实践课程比例,让学生在自己的创造性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中外合作的各种工作坊、竞赛等活动,如2009年9—10月学院与丹麦设计学院、德国Folkwang大学设计学院联合举办“世博自行车”设计工作坊;2010年11月,学院与2010瑞典世博参展委员会共同举办中瑞“创意之光”设计竞赛活动;2011年5月,学院与瑞士伯尔尼艺术大学联合举办“VISIT2011”工作坊,中瑞学生开展融入双方文化特色的设计课题;2012年11月,学院与昆士兰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家俱设计工作坊等活动。
第四,搭建“产学研”平台。2010年,同济大学和芬兰阿尔托大学联合创建中芬中心,同济一阿尔托设计工厂成为融合两国尖端创新人才及理念,推动校际创新教学与合作及产学研发展的重要平台。作为一个创新合作平台,中芬中心通过建立行业产学研合作和以学生为本的模块课程,在一个多学科和跨文化的环境中为学生们提供独特新颖的学习机会。以中芬中心牵头的同济大学创新移动课堂(Tongji on Tracks)为例,该项目将教育和研究置于一个复杂的移动环境中,为活动参加者及各方提供跨国、跨学科的企业项目学习体验。在2011年中芬创新移动课堂中,以跨学科的设计课程和由青岛海尔集团资助的工作坊为依托,来自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5所兄弟院校、10个不同专业背景的近百名学生、专业教师、设计师、企业管理者在7天7夜的火车旅程中,完成了8个跨学科工作坊以及相关的大量策展布展准备工作。此外,学院还重视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探索建立与市场对接的实践基地。为充分发挥学校与文化产业市场的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学院把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意设计人才,探索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性的教学体系。2009年以来,学院先后与欧特克(Autodesk)、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加深彼此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互动的平台。
2.建设以“多功能平台”为特色的中意设计创新中心
依托同济大学强势工科的学科背景与已形成的对意合作基础,2010年10月,根据中意两国政府协议,中国科技部将“中意设计创新中心”设立于同济大学。根据规划,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是集设计教育、研发孵化、国际交流、活动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该平台的搭建,将进一步促进同济大学内设计类相关专业的关联互动,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具体来说,中意设计创新中心以推进“未来跨文化设计人才培养”为己任,致力于建设国家级中意设计教育平台。该平台拟打造面向全国、多种形式、多层次的中意国际化办学项目;开展中意设计教育名师计划;与意大利环境部合作,开设中意绿色节能建筑教席;开设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中意设计教育奖学金;促进中意间设计教育的相互了解。
在产学研方面,中意设计创新中心将建设中意企业合作的高端平台,打造中意设计创新跨行业合作的国家基地。根据计划,中意设计创新中心将吸引中意两国50多家建筑、城市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动漫、交通工具设计等著名设计企业入驻,以形成中国最大的“中意设计创新产业”集群。通过吸引把设计创新放在战略地位的企业,如建筑业、时尚产业、汽车产业、电子和日常消费品产业等加盟中心,吸引意大利企业在中心落户,实现和产业的对接。在培育中小企业方面,中意设计创新中心可在推进中意设计研发成果的转化上发挥作用;同时,中心也将鼓励通过设计创新驱动的创业,为设计创意和产业的结合搭建平台。此外,为推进“设计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心将组织“工业设计”、“文化遗产保护设计”、“时尚设计”、“城市设计”的合作交流,培育中意中小企业的设计与创新能力。
从更大的一个角度看,中意设计创新中心位于上海国际设计一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使中心通过运作进一步推进该地区政、产、学、研合作,使其加入到校区、园区和社区三区融合的过程中,从而推进建设意大利创意经济城与设计街。通过与中意地方政府合作,在城市建设、创意经济、产业带动层面推进“中意设计合作”,形成两国设计教育、研究、实践机构和行业协会的长期合作交流机制。
(责任编辑:周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