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
关于“境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作出以下解释: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并举例,他的演技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因此,下象棋也应有“境界”之分。
初等境界是,象棋作为一种游戏种类趣味性很强,可以成为大家消遣解闷的工具,为不同层次的人们服务。“缘随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象棋的娱乐性是她的最初步的层次。
中等境界是,象棋已成为一种竞技体育项目,对局时双方遵循着象棋本身的内在规律,竞巧斗智,施计用谋,在方寸棋盘上展现出千姿百态的战斗场面,那看似狭小的棋枰实则是辽阔无垠的空间,任你去发挥,去创造,而不会感到任何局促。尤其是中局搏杀,好比上乘的武学,大力金刚指遭遇降龙十八掌,真可谓“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精彩的棋局有时像一卷珍稀的书画,同样给予观者美的感受,象棋具有艺术性是她更深一层的境界。
第三层境界是,棋势变化无常,人生亦得失不定,世事人生一局棋,棋盘虽小却是大干世界的缩影,象棋艺术本身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思想,对局结果可以表现出弈者的棋艺风格、竞技状态、身体素质以及人生境遇等多种因素。钻研棋理棋术可以让人感悟到天地之道,“世事如棋局,不著的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罐,打破了方见真空”。象棋艺术所包含的象征内容才是我们下棋人所应追求的境界,棋盘虽小,却有大义存焉。
通过象棋的境界,我想起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人生治学三境界”,其独树一帜的创意构想一度引起巨大的反响,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自晏殊《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将此句中理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耍有执著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当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的一种铺垫。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他想表达的是对事业,对理想,要坚定目标,上下求索,历尽艰辛,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本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就会达到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回头审视,三句本来是古人言情话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一苦索一顿悟”的人生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深刻的内涵,真是独别出机杼,匠心独运,异想天开却令人拍案叫绝。
综上所述,象棋的三种境界也好,人生治学的三个境界也罢,其道理都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所遵循的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从积累到爆发的基本原理。常言道“棋如人生”,指的是人生的变幻无常,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所有的人生境遇和体验都能在棋里找到最标准的答案和最完美的解释。
象棋的境界啊!究竟要让人追寻什么?是变异的嗜血,是残杀的复制,是“斗”的本性的裸露,让生命的时光在无声中流逝?是“胜”者可以在空旷的田野中欢呼留驻,或者是“败”者带着一丝坦然的笑容潇洒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