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与党风建设

2013-04-29 00:44马天烈
新闻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解决问题

马天烈

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新闻媒体,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实施的一种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法律权利,是公民通过各种舆论媒体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活动进行批评、提出建议,进而实现对国家事务的参政和对社会事务的参与。

在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就是强化监督。因为“没有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历史所证明。而监督的渠道和形式有多种多样,诸如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等。

一、舆论监督的作用

我们党历来重视和倡导新闻舆论监督,表明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坚定信心,同时也显示了舆论监督在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舆论监督作为一项社会权利,虽然受我国《宪法》的保障,有法可依,但和其他权利一样,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即“舆论监督权”必须在法律规范内行使,也就是要依法进行舆论监督。依法进行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同时不应侵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舆论监督要有建设意识,着眼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有时还要有意识地做好坏对比。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有力量,才说明是为了改进工作,而不是消极的。”因此,舆论监督要强化“建设意识”,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抓住带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监督。

我们在强化舆论监督工作中体会到,搞批评报道不能批一番了事,不管有多大阻力和困难,都要注意跟踪报道,反应监督效果,从而使批评报道有始有终,有个圆满的结局。

二、舆论监督的形式

新闻媒体要开展舆论监督,就要担负起敢不敢于监督、善不善于监督的问题。应该说,必须要把社会效果作为衡量舆论监督正确与否的首要标志。而要想保证舆论监督取得好的效果,除了坚持真实、客观、公正、准确和组织纪律等原则外,还必须注意和善于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舆论监督可以采取批评、揭露、评论、建议、希望、讨论等多种形式。向有关部门传达群众的举报和来信来访,向领导机关通过内部参考和内部简报反映情况和问题,也是新闻媒体经常采取的方式。有时通过表扬的手段也能够达到批评和监督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讲求宣传艺术,把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基点,紧紧配合政府工作,通过舆论监督简洁、直观的方式,去披露问题,督促解决问题,达到化解矛盾、稳定大局的目的。新闻舆论监督反映问题,应当是带有普遍性、阶段性的大问题,侧重于政府当前主要工作的落实。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与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应该是一致的。政府工作全面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新闻舆论监督则抓住不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问题,曝其一点,以小见大。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优势,督促、配合政府部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特殊问题,对政府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批评和监督固然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一针见血、简洁直观。但它毕竟不是唯一的、可以轻易地采取的方式。搞舆论监督既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又要掌握政策,有礼有节,还要顾全大局,把握分寸。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治病救人、促进工作,因此舆论监督同样需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强调效果。总之,运用哪一种方法好,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舆论监督所选择的方式要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必须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其目的是端正党风,通政济民。搞好舆论监督还要注意事实准确,要正确把握舆论监督的“度”,做到依法、依理。

搞好舆论监督,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又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新闻战线的一项崇高而特殊的使命。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勇敢地拿起法律这一“护身符”,理直气壮地开展舆论监督。

责任编辑:邰山虎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