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楠
信息时代的人们每天需要接受不计其数的信息,而这就向传统的新闻提出了挑战,向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当代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来适应现代受众的信息需求。一专多能的优秀新闻记者才能完成好信息的传递,优质高效地采写出新闻作品。
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遇上突发性事件或重大新闻报道时,能采写、懂拍摄、会熟练操作各种先进设备的新闻记者越来越多地向受众展示着他们的综合素质优势。新闻采访活动,有时可能是一个庞大的摄制团队深入前方报道,有时需要一两个记者单独完成。从我个人从事广播电视记者工作的经验来讲,信息时代的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借助网络电子媒介进行采访的能力。事实上,未来的记者将具备集采写、摄影于一身的本领。对于不适宜现场采访的新闻事件,记者要善于运用网络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实时的文字采访,或者通过语音信箱等方式进行实时的口头采访,还可以选择可视化的面对面采访。
2.要有整理信息的能力。当获取一条富有刺激性和冲击力的新闻线索时,能否理智清醒地进行筛选。这需要记者具有对新闻和政治极强的敏感,尽量“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合理规范地使用资源。总之,不宜盲目跟风,要勤于动脑、多思考。
3.要有富于创新的想象力。在当今,除了知识的掌握、智力和勤奋这些必不可少的素质外,想象力的作用也日益凸现出来。记者作为新近有效信息的收集、组织、整合的传播者,面对信息的可接触范围无限扩张和传播开放的环境,必须在海量的信息中进行创新。这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往往会帮助记者去发现一般人眼中发现不了的新闻。
4.要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对于日新月异的网络新事物,新闻记者要随时充电,让自己如同一台电脑,不停地更新换代。自我更新能力是一种主动永续的自学能力,记者不仅要读杂书、读报刊,学习网络传播的新理论,学习网络新事物,还要掌握网络技术,像QQ、微信、微博等新“武器”,还包括与同事朋友、网友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
5.要有强烈的网络意识。新的传播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以开放、平等、共享、自律为特征的网络意识。因此,新闻记者要不卑不亢,具备与采访对象人格平等的意识。
信息时代,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网络,新闻记者的采编思维、采编行为、采编习惯都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卫星教授、刘京林教授认为:“首先,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传播成为全天候行为,这必然要求记者的采编思维要有全方位多视角的立体性;其次,记者的采编行为要具有连续性,要跟踪事件发展的动态;再次,记者采编习惯的综合性,记者要随时补充重要细节,引导事件和观点的发展。”
对于同一件事,新闻点的发掘往往都大同小异。这时,谁能迅速地发回报道,谁就能抢占新闻的先机,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先取胜一步。记者从现场传回第一手的新闻稿,使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两会报道或者在一些大型活动的直播中,很多记者都是在现场用笔记本电脑将稿子很快地打出来,并在第一时间将其发送回台里或发布在互联网上。
在数字化生存成为必然,新闻接收者对于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一专多能才是未来记者行业的最终发展之路。
关于“专”,可以从几个角度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做到极致;关于“能”,则看自己兴趣,做到敢为人先。这样,记者才能成为适合现代传媒发展的多面手。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