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部外毛跟鞘癌并发巨大皮角一例

2013-04-29 00:44李岩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额部毛根角化

李岩等

外毛根鞘癌(trichilemmal 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毛源性皮肤附属器肿瘤。皮角(cutaneous horns)指锥形突出的角化性结节,类似于动物角,系角质异常增生所致。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于易摩擦部位。面部皮角临床少见,额部外毛跟鞘癌并发巨大皮角,则未见报道,现将笔者遇见的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某女,93岁,因“额部皮肤肿物20年,快速生长4月余”为主诉收入我科。患者20年前发现额部皮肤有一小包块,黄豆大小,无不适,生长缓慢。4个月前,已经生长为约核桃大小,无明显诱因,出现快速生长,结痂,成角状,在当地医院行穿刺细胞学检查,见细胞轻度异型性,不排除鳞状细胞癌,后就诊我科。查体:老年女性,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额部正中可见皮肤肿物,色灰黑,呈圆柱角状,基底直径约4cm,凸出皮肤约7cm,表面粗糙,中部有弯,触之较硬、不痛,基底活动度差,周围稍红肿(如图1~2)。完善术前检查,在全麻下行额部皮肤肿物扩大切除自体皮移植术。沿着肿物周边0.5cm切除,基底达骨膜层,术中快速冰冻,提示外毛根根鞘癌,周边切缘及基底未见癌细胞。于左上臂内侧切取全厚皮,移植于创面,打包包扎。1周后打开敷料见皮片成活可(如图3),冰冻返石蜡病理确诊:外包根鞘癌(如图4)。2周拆线治愈出院。6个月后随访局部无复发,因年老或其它疾病在家中死亡。

2 讨论

外毛根鞘癌是一种少见的毛源性皮肤附属器恶性肿瘤,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临床上难以作出准确诊断,常误诊为角化性磷癌、基底细胞癌等。瘤组织主要向外毛根鞘方向分化,发病相对缓慢,很少转移,但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是一种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不一致的低度恶性肿瘤[1]。组织病理常见表皮增生、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瘤细胞部分呈鳞状或透明样,明显异型,大小不一,排列紊乱,胞核较大、深染、有明显的核仁,核分裂像易见。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预后好,不易复发。

皮角作为一种医学疾病首先由伦敦的外科医生Everard Home在18世纪末详细描述[2]。其并非组织病理学诊断,而是大体标本形态学诊断,多继发于其他皮肤病,如寻常疣、脂溢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且多生长于暴露及易受摩擦的部位。手术切除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切除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非常必要。本例患者是笔者所见报道病例中年龄最大者,而肿瘤表面过度角化而合并产生皮角的,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

[参考文献]

[1]Swanson PE,Marrogi AJ,Williams DJ,et al.Trichilemmal carcinoma:clinicopathologyic study of 10 cases[J].J Cutan Pathol,1992,19(2):100-109.

[2]Bondeson J.Everard Home,John Hunter,and cutaneous horns:a historical review[J].Am J Dermatopathol,2001,23(4):362-369.

[收稿日期]2012-09-25

编辑/何志斌

猜你喜欢
额部毛根角化
改良发际内切口在额部脂肪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自体脂肪填充额部术后是否间断冰敷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冥婚
毛根创意编织篮
冥婚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A型肉毒毒素联合Lux1540-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额部皱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