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多数核试验基地都位于偏远而人迹罕至的地区,以避开外界视线。尽管每次进行核试验的时候这些基地都会出现在新闻头条,但对公众来说这些地方也只是个地名而已。每一个核国家都在寻找偏远地区进行核试验,不过有些国家在本国国土内找不到足够安全的地方。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么跟友邦借一个地方,要么就得不顾邻国反对,在与邻国交接的偏远地区进行核试验了。下面要介绍的就是世界十大核试验基地。
科-坎巴拉
巴基斯坦是除朝鲜外最近一个正式加入核俱乐部的成员,该国在发展出核武器之后很久才开始进行试验。尽管巴基斯坦早在1983年就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但直到1998年才开始进行核试验。早在1976年,Koh Kambaran就被选作核试验基地,该处的地质主要由花岗岩构成,为核实验提供了厚达一千米的天然岩石保护屏障,而且这个地区人口稀少,多为游牧民。上世纪70年代末,巴基斯坦政府就在该处地下挖掘了一条长达一公里的隧道,但碍于国内政治问题层出不穷,核试验迟迟未能进行。直到1998年5月28日的下午,这里的5处核设施才得以完成爆炸试验。该试验被命名为Chagai-I,是对早些时候印度进行的两次核试验的回应。据巴基斯坦报道,这5次试验中当量最大的一次相当于4万吨TNT。不过西方认为这些实验的最大当量不超过2万吨TNT。尽管在那之后巴基斯坦还在其他基地进行了多项核试验,但Koh Kambaran和Chagai-I在该国的核历史上却有着特殊的地位,而5月28日更被定为巴基斯坦的全国性节日——国家强盛日。
马拉林加
上世纪50年代初,当英国开始进行核武器试验时,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大不列颠岛上没有适合进行核试验的地方。幸运的是,当时日不落帝国还没有分崩离析(尽管也正在不断缩小)。英国人在多处建立了核试验基地,但是争议最大的是在澳大利亚境内进行的核试验。英国人说服澳大利亚政府,取得了在其南部的马拉林加和Emu Field进行核试验的许可。1953年,英国在Emu Field进行了2次核试验,之后便把实验基地永久性地搬到了马拉林加。当地土著居民的问题通过强制搬迁新居得到了解决,尽管这些土著人还是坚持时不时回故乡看看。1956到1957年间,英国在马拉林加行了两个核试验系列项目,其中之一便是英国皇家空军驾驶飞机向地面投掷核武器。在该地进行的核试验一直持续到1963年,尽管善后清理工作持续到了1967年,然而此地仍然存留有非常危险的放射性物质。到了上世纪80年代,曾经暴露在核辐射中的土著居民、澳大利亚人和英国军事人员开始出现与辐射相关的各种疾病和癌症特征,此后关于核试验基地的争议越发激烈。后来两个政府对该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洁工作,到2000年时,这里已经可以接待游客,但仍然不适合居住。英国和澳大利亚政府还被迫向受到辐射的军人和土著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赔偿。
波克兰
在1962年跟中国发生边境战争后,印度开始发展自己的核武器。上世纪60年代末,印度将位于拉贾斯坦邦的波克兰选为核试验基地。尽管印度政府宣称该地位于偏远地区,但事实上仍然离居住区很近。1974年,印度军方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波克兰1号试验的当量是8000吨TNT。直到1998年5月11日,印度才在该地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这次命名为波克兰2号的核试验共引爆了四个核设施,5月13日,又引爆了一枚热核武器。西方媒体称这些实验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印度也取消了进一步的核试验计划。目前,这一地区还在印度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任何外人都不得进入。有关波克兰居民是否受到核试验影响的报告也牢牢把持在印度政府的手中,旁人不得而知。
比基尼环礁
尽管美国在其他核试验基地进行的核试验比这里进行的要多得多,但是位于西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核试验基地仍然被许多人看做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核试验基地。这里之所以如此出名,大概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大量电影以此地为素材,而且在这里进行的许多核试验的照片也能够被公众看到;二是几乎就在这里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时,比基尼泳衣也恰恰问世。1945年底,比基尼环礁被选作核试验基地,接替新墨西哥州的Trinity基地,后者生产了投向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岛上的居民被迫搬迁到了附近的另一座岛上,得到的承诺是3个月后他们即可返回家园。1946年7月1日,在这里进行了二战后第一次核爆。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摧毁250艘报废的战舰和被俘舰艇。在第一次核爆中幸存的船只还将经历一个月后的第二次爆炸。1946到1954年间,这里进行了约20次核试验。1957年,美国政府宣布该岛已经安全,并允许一部分居民回迁到岛上,但是当一些岛上居民出现辐射病时,他们又都不得不搬了出来。今天,该岛虽然仍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已经成了试图搜寻沉没军舰遗骸的潜水爱好者们的天堂。然而,这里的辐射污染实在太严重,以至于附近水域打捞上来的鱼都不可以食用。2010年,比基尼环礁被批准为世界遗产。
基里巴斯
基里巴斯核试验基地之所以如此独特,是因为这是唯一一个被两个国家作为核试验基地的地方。这里曾经叫作圣诞岛,如今是基里巴斯共和国的一块环礁。该岛是世界上最偏远的岛屿之一,位于太平洋的中心地带。1957年,英国将该地选为氢弹试验基地。1958年,英国在这里进行了进一步的核试验,之后便放弃了这个基地。1962年,美国接手该岛,先后在此进行了22次核试验,最终也于1969年放弃了该基地。在两国的整个核试验期间,岛上的居民都未曾搬迁,之后他们便跟英国、新西兰和美国来此执行任务的军人一样大量患上了辐射病。不过在经历了这么多核试验之后,岛上的人口仍然呈上升趋势,而且岛上的动植物也依然在繁荣地生长和生活着。
罗布泊
1964年10月,中国在这个位于巴音郭楞内蒙古自治区的偏远地区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次名为596的核试验当量为2.2万吨。从那时起到1996年,中国先后进行了44次进一步的核试验,其中22次在空中进行,22次在地下进行,之后中国便终止了核试验。1967年中国在这里引爆了第一颗氢弹,从而正式踏入了核俱乐部的大门。中国从未公开核试验对当地居民和环境的影响,这里很有可能埋藏着大量的考古秘密,因为附近就是塔里木木乃伊出土的地方,也包含有能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的古代文化遗址。
穆鲁罗瓦
很多人认为法国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设立的这个基地是世界上最具争议的核实验基地。当初法国人决定在这个偏远的属地建立核试验基地时,跟其他大洋洲国家,尤其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产生了许多摩擦。尽管法国在几个不同的岛屿上都进行了核试验,但是人们最担心的还是穆鲁罗瓦环礁和附近的方加陶法环礁。
1966到1996年间,法国在这两座岛屿上进行了41次空中核试验和147次地下核试验。坚持无核化的新西兰对于法国的这些实验极为反感,甚至曾派遣了一支海军进行反抗。当研究表明地下核试验可能会破坏这片岛屿的珊瑚礁,并向太平洋渗出放射性物质时,人们对环境的担忧进一步加重。1985年,法国军方在奥克兰港击沉了绿色和平组织的一艘船只,造成一人死亡,这一事件使得法国和新西兰的外交关系跌入谷底。最终,在国际压力下,法国宣布不再在太平洋进行核试验。1996年,法国在此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随后这里的基地被废弃。尽管如此,观察员至今还能在此地发现危险的放射性物质,而法国设立的检测系统也不完善,因此这里仍然是一个敏感的核污染地区。
新地岛
1954到1990年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这块冰雪覆盖的偏远小岛上进行了224次核试验。1961年设计当量1亿吨TNT的“沙皇炸弹”让这个地方为世人所熟知,虽然后来这次核实验的当量被削减为5000万吨TNT,但其威力依旧震惊了世人。不过后来这个偏远的蛮荒之地由于后勤保障等问题跟不上,前苏联逐渐将实验地点转移到了哈萨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基地。
1990年,前苏联在新地岛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之后很快前苏联就解体了。但是新的俄罗斯联邦仍然在这里进行小规模的核实验。1954年从这个岛搬出的居民至今也未获准回到故乡。
塞米巴拉金斯克
这是前苏联最喜欢的核试验基地,这一基地带来的健康和环境问题已经给几代哈萨克斯坦人带来了影响。1949到1981年间,前苏联在此进行了465次核试验,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这个基地由斯大林时期古拉格集中营的劳改犯们修建,1949年前苏联的第一次核武器便是在这里试验成功。这里在过去一直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十分感兴趣的地点,美国曾经派出多架侦查机和间谍卫星监视这一地区。前苏联因此将多数试验设施搬到了地下以躲避空中侦查。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该基地被移交给哈萨克斯坦政府,而后者已经签订了《中亚地区无核化条约》,因此拒绝在此继续进行核试验。尽管如此,多达22万的当地居民已经出现了癌症高发的健康问题,这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困扰哈萨克斯坦政府。
内华达
欢迎来到世界上跟核武器打交道最多的地区。1951到1992年间,美国在拉斯维加斯北边107公里的内华达核试验基地进行了928次核试验,其中的800多次是地下核试验。现在,这一地区满目疮痍,遍布着核爆造成的沉降坑。最初,核试验甚至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个噱头,拉斯维加斯的赌场老板们为游客提供远观核爆炸的服务以吸引游客。以这里为题材的电影和照片不计其数,传遍全球。还有人在核爆炸腾起的烟雾中拍摄电影。
然而,随着核试验引发的安全问题跃然纸上,这里便不再接待游客,也成了美国政府的一块心病。数据显示,核试验基地周围人们患癌症的几率几乎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核试验开始后不久出现的儿童白血病患病率增加也十分显著。从1982年起,以内华达核试验引发健康问题起诉美国政府的案件屡见不鲜。美国政府迄今已经拿出了5亿美元作为赔偿金。据估计,这个数字最终将超过50亿美元。2009年,美国官方宣布内华达核试验基地是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后世界第二大放射性物质污染地区。人们相信,该基地某些地区的核辐射水平甚至超过了1945年的广岛和长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