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乱世佳人》和《小妇人》两部经典之叙事策略

2013-04-29 10:03吴冰李业煊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反讽视角女性主义

吴冰 李业煊

摘要 以美国南北战争为时代背景,以女性视角描写并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当属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和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了。重温经典比较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题意识及叙事风格。

关键词:女性主义 叙事话语 视角 反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前期,当传统的女性观越来越束缚女性生活的时候,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开始兴起。1868年,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发表了她的《小妇人》,这是一部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传统道德观念下萌芽的女权主义思想。1936年,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乱世佳人》问世。这部绝世畅销书的写作背景仍然是美国内战,它以女主人公斯佳丽的爱情和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描绘得生动自然且活灵活现。比较两位作家,虽身处不同年代,但两部小说都是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同样的时代背景,刻画了不同成长环境下主人公栩栩如生的生活经历。她们个性化的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对爱情婚姻的态度,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着各自的独到之处。两位女作家对女性意识的表达及叙事话语的不同特色使两部作品独具匠心,艺术效果各领风采。

一 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元素对比

所谓女性主义是指文学作品中努力追寻女性意识,对男性中心主义提出挑战,探究女性独特的书写方式,挖掘在文学文本中女性视觉的写作姿态。

《乱世佳人》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性格及为重振家园而表现的生存斗争意识、生命的竞争观念,凸显了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展现了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从而也决定了作品的审美功能与文学价值。斯佳丽——“性格丰富、充满生气”、“身上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那种百折不挠、勇于进取、敢于开拓的美国精神,她是一个善于在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自己新生活的女英雄!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更迭中的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所刻画的女主人公斯佳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突出的自我意识,她追求独立自由的个性解放。为了爱情和婚姻的幸福,斯佳丽展现了其个性的叛逆以及对旧习俗旧理道的挑战。斯佳丽性格上顽强独立的特征、对传统思想礼教的反叛与挑战意识、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执着的追求与向往、坚韧不拔敢于面对的生活态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勇敢顽强地在逆境中挣扎的任性与固执等各个角度的叙事都为构建一个女性主义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人格独立、个性突出、信念十足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精心设计、人物气质和性格上的逼真塑造,淋漓尽致地抒发出女性精神,深刻表达了作者女性主义的进步思想。

《小妇人》的出版早于《乱世佳人》,对女性意识的描写和认识还处在萌芽时期。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马奇先生在前线,妻子和女儿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与窘迫,相依相守,互相支持。马奇太太教育四个女儿要自强不息、勤奋刻苦、克服各自的缺点,不断自我完善。四个女孩子中乔是性格最为突出的一个。她不拘小节,像男孩子一样奔跑跳跃,不喜欢淑女形象,不讲究穿着打扮,为了帮助家人甚至卖掉了自己美丽的秀发。她性格直爽,有反抗精神,不拘泥于传统,对物质财富不屑一顾,拒绝了富有劳里的求婚,嫁给了支持她写作的教授。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练了自己,完善了自己,充分彰显了女性意识。

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无论是爱情观或是价值观,她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标准。从不向任何传统势力和道德观低头。她任性而狂热地追求着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艾希礼,她无视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舆论的谴责。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缺点要去改正。在她向艾希礼表白遭到拒绝之后的一段对话里,斯佳丽简直像个小泼妇,她的语言尖酸刻薄甚至有些粗俗,她称媚兰是“愚蠢的小傻瓜”会养出“一群像她那样百依百顺的小崽子”。她骂艾希礼是“胆小鬼、混蛋”……活脱脱一副蛮横、霸道、反叛的人物形象跃然面前。所有这些都是她任性、顽皮、漠视社会传统习俗的叛逆精神和行为的生动体现。

在遭受颠沛流离之苦和家破人亡之痛的情况下,她说“我要活下去,让上帝为我作证,北佬不会把我击垮”。她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力量和勇敢乐观的生活姿态向所有人证明了她的努力和奋斗是成功的。她以顽强的勇气和决心诠释了她强有力的女性意识。

《小妇人》中的乔也有对传统理念的逆反,如不注重淑女形象,容易发脾气,说话口无遮拦等。第一章中有一段对她的描述:她恨整天关在屋子里做女工的自己“像个死气沉沉的老太太”!她大声地叫嚷,她拉掉发网让头发散落开来。她不爱长大去做一个淑女,要假装正经。她喜欢像男孩子那样可以自由游戏,可以当兵参加战斗。

在《小妇人》中,虽然乔勇于冲破社会习俗的束缚与牵绊,走与传统女性相悖的个性化道路,保持着自尊和自立,但同时也叙述了她能够接受社会传统道德准则对女性的要求,做一位称职的太太。她有独立的人格意识,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是既对家庭又对社会有用的人。她不断改正缺点,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力求做一个完美的新女性。斯佳丽却从不愿意履行妻子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我行我素。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则更加鲜明,女权思想也更加突出。

二 各具风采的叙事话语

经典叙事学通过对作品抽象的叙事结构分析,研究小说文本的艺术特点,重在对具体文本中的文字表达及叙事技巧的探究。热奈特指出,“在故事中,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因此故事的时间可以是多维的。但在叙事中,叙述者不得不打破这些事件的‘自然顺序,把它们有先有后地排列起来,因此叙事的时间是线性的。故事与叙事在表现时间上的不同特点为改变时间顺序达到某种美学目的开创了多种可能性。”

《小妇人》在叙事话语方面最为突出的特征是采用故事性的叙事结构构建文本体系。叙述过程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进行,故事情节的纵向发展又是按姐妹们性格演变过程和心里及个性成长等叙事轨迹展开的。两条主线贯穿整部作品,把马齐家四姐妹追求独立自强的生活,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相互关爱刻画得生动感人、栩栩如生。通篇层次分明,和缓有序。故事创意,人物刻画,都获得了应有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在文本话语层面上,作者运用第三人称语式叙述,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可以更好地展开文章的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时巧妙地插入作者的看法,不做作,不矫情;更加突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产生共鸣。这种如涓涓溪流般涌入读者心脾的细腻叙事话语使故事更加优美耐读。

另外,作者还利用心理分析和话语对答来丰富叙述方式。对女性心中微妙的思想和感情的分析与演示达到了惟妙惟肖的效果。

在第三十五章中的一段描述里,劳里因乔拒绝了他的爱,痛苦之下欲离家远行。劳里不想放弃,继续恳求“哦,乔,难道你不能?”“特迪,亲爱的,我真希望能。”劳里既有说服力又打动人的恳求使得乔感到自己好像戳了最亲爱的朋友一刀。而当他离开她不再回头看时,她知道男孩子劳里是不会再回来了。此处虽没有浓墨重彩但简单的话语对答和微妙的心里却给人深刻的印象。

对比《小妇人》,《乱世佳人》同样在叙事话语上具备了女性特有的审美方式和细腻的心里分析,使篇章的建构达到了有效的叙事效果。米切尔同样是以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叙述,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动荡,斯佳丽家庭生活的变迁,以及爱情生活的波折做线索。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节奏感很强。

作者以语言对话形式这些有形的声音元素结合无声的心理分析视角来共同搭建对人物及事件的深刻描述。所以,女性主义文艺理论家珀西·埃德温·惠普尔在研究19世纪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创作中的“女性特征”时指出:“最高贵,最完美的女性人物是由男作家刻画出来的,但女性心中微妙的思想和情感是任何男人都无法描写的,而女作家在无意识中却时有表达。”下面的一段叙述正是作者以女性的心里透视视角配合话语声音的技巧对两个人物特点的完美诠释。

斯佳丽为挽回瑞特的爱万分焦急地请求瑞特给自己留下点什么,而瑞特回答,只有怜悯和慈悲这两样让她最憎恨的东西。当怀有这两种情感时必然有轻视与之相连。她宁愿被他冷酷地嘲讽而不愿被轻视,明明看出他表情中的轻视仍然固执得像个孩子似的道“可我还爱你呢!”“那就是你的不幸了。”

正是这种细腻并哀婉的叙述风格使得《乱世佳人》收获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读者群体,这是米切尔精妙的语言文字表达所传输的叙事效应。

克洛迪亚指出:“《乱世佳人》本是一名无名之辈的处女作,但其销售量超过了有些文坛大师一生的发行总额,其成功秘诀在于它的可读性。”是的,《乱世佳人》独特的叙事视角给作品带来了巨大收获。它凭借女性特殊敏锐的观察力和细微的心里洞察力使小说的每个人物鲜活如生活中的自己,使读者随叙述者勾画的轨迹起伏跌宕,悲喜交加。在扑朔迷离,悬念重生,悲欢离合,爱恨交织的戏剧化情节中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作者还在多处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下面一段就是“反讽”所产生的艺术效应。书中第六章介绍斯佳丽在书房向艾希礼倾诉真情,在遭到艾希礼拒绝后:

斯佳丽怒不可遏,抓起一个瓷钵,狠狠地朝屋子尽头的壁炉砸去,这时忽然冒出一个声音来“这,太过分了吧”。一直天不怕、地不畏的斯佳丽此时也大惊失色,她万万没想到还有第三者在场。瑞特从他一直躺着的沙发上站起来,以夸大的、彬彬有礼的态度向她鞠了个躬说道:“午休被这样一场我被迫听到的谈话吵醒己是够糟糕的了,可是为什么还要我的生命受到威胁呢?”……“先生,你应该让人知道这儿有人。”……“真的吗?要是这样,你还能倾诉衷肠吗?”……“偷听者!你不是绅士”。不曾想对方却针锋相对“观察正确,而你,小姐,也不是个淑女。没有人在说过和做过我刚刚无意听到的事情后还能保持淑女的美名。不过淑女们很少对我有吸引力,我知道她们在想什么,可她们永远没有勇气或缺乏教养说出她们所想的东西。因此,总有一天会让人厌烦。可是你,亲爱的奥哈拉小姐,是个具有难能可贵的精神的姑娘,非常让人钦佩的精神,我向你脱帽致敬。”

这一段是斯佳丽和瑞特第一次相逢时的对话。这是一场唇枪舌战。一个强词夺理,一个恶语相讥。完美恰当地刻画出斯佳丽泼辣好胜的性格,以及瑞特诙谐调侃,爱作弄人的特点。“反讽话语对读者产生的心理效应显然比以直露方式表达的非反讽话语大得多,就功能而言,反讽以其含蓄性和理解的多重性而具有一种诗意的效果,并且语气更强烈、生动。”

除此之外,米切尔还运用了各种比喻,增添了小说叙事话语的声音效果和多重视角,使叙事话语更具深意,耐人寻味。例如,标题“gone with the wind”,以“风”比喻“战争”,棉花、奴隶和傲慢的南方奢华,过去的生活和人都随风而逝。另有,斯佳丽回家参加父亲的葬礼时,芳汀祖母对她打的比喻:“我们不是小麦,而是荞麦。当暴风雨来临时,小麦就会被吹倒,因为它太干燥,无法随风势而弯曲。可成熟的荞麦杆里有水分,可以弯曲。所以,暴风雨一过,它又会像从前一样挺拔、强壮。”

文学经典的成功在于,“已有作品的价值应当视其对读者、评论者以及其他作者影响力的持久程度而定。任何一部作品,只要它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欣赏,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评论者揭示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并不断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作者。就永远不会失传。”

参考文献:

[1] 周明燕:《一曲无尽的挽歌——评美国小说〈飘〉》,《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 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 涂靖:《〈名利场〉语用解读——文学语用学探索之一》,《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5] Emory Elliott.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Columbia U,P.1988.

作者简介:

吴冰,女,1968—,黑龙江鸡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工作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李业煊,女,1973—,吉林辽源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文,工作单位:辽源市第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反讽视角女性主义
狂欢背后权力“颠倒”的闹剧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论电影中角色参与的心理快感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