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芳
【摘 要】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体会,就如何上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计算机
当今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提高中小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并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然而,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又有极大的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要想教好这门课不是件容易事,这里,我把自己的一点看法撰写成文,和广大读者进行交流。
一、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安排的内容顺序,从总体上体现了由基础到应用、由易到难的思路。但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并不像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一样,知识点的衔接紧密,结构严谨、紧凑。而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一般呈模块化、条块化分布,很多内容尤其是其中介绍具体应用软件的内容,其位置的前后顺序可调整的灵活性就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视情况而定,以使内容的安排、讲解操作顺序更有利于教学实际。
就拿初中学生使用的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为例,安排的是两个学年度的内容,共七个单元,前半部分基本上是理论,初中学生对此兴趣不浓厚,觉得枯燥,缺乏形象性和可操作性。如果教师一味按照教材内容顺序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学生缺乏上机操作的时间,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影响以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可以把一些理论知识夹杂在上机操作过程中予以解决,比如在开机之前认识一下计算机的组成;在文字训练时,输入一段介绍信息技术的文章……总之,完全可以把理论知识分成若干小块,逐渐消化掉,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和完美结合。另外,章节之间的顺序也可进行调整以利于教学。如:第三单元“因特网”,课本上是先安排“收藏网站”,再安排“上网查找信息”等内容,我认为不太合理,讲解时就调整为先学习“查找信息”,再把自己找到的好网站进行收藏。
二、讲解点到为止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束缚学生的想象,扼杀学生创新的火花,而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失败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招致学生的反感。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顾问的角色出现,真诚对待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的空间,在引领学生自己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又不因有教师的引导而使思维受到束缚,学生除了主动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探究,还可以发现一些课堂教学中被教师忽略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三、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教好信息技术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起学生的兴趣。我总结为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引导法。指运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学生学习电脑积极性的方法。教师利用自己对电脑的丰富知识去引导学生打开电脑这个神秘的殿堂。例如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插入许多正在流行的信息动态,让学生对电脑产生神秘感,讲一些有关电脑的奇闻怪事,如电脑黑客(黑客破解Vista系统)、网上病毒(熊猫烧香、灰鸽子)、数字英雄(微软全球副总裁、“谷歌”亚洲区总裁——李开复)等等,把电脑能说得多神奇就说多神奇,把学生带入那神秘的殿堂,再打开它。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对电脑操作熟练的优势来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初中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爱玩游戏,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如何使用鼠标”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导入的方法,教师运用网络教室软件来控制学生机,然后玩一局“打蚊子”或“捕蝴蝶”等小游戏,学生来了兴趣,热情都很高,接着让学生自己操作,不知不觉中,学生对鼠标的操作变得敏捷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结合教学目标,讲解一下鼠标操作的要点,这样,经过一、二节课的练习,学生在操作鼠标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了。通过这个办法,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就完全被调动起来了。
二是比喻法。所谓比喻法就是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来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上网查找资料”这节内容时,我把“关键词”法比喻为“大海捞针”;把“分类目录”法比喻为“剥玉米皮”。又例如:在讲授“收藏夹”时,我把收藏夹比喻为是电脑为我们准备的一个口袋。这样把理论知识同生活中常用的物体联系起来,以加强无意识中的记忆的一种教学法。
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网的教学中,我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订阅电子杂志、加入邮件讨论组等子任务。
五、实现课堂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
例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后,我让学生每人制作一份电子板报,对主题内容提出合理要求,限定为“诗歌”“英语学习”“奥运会”等,学生上因特网查找信息的同时,不仅巩固了信息技术课的相关知识,更巩固了“语文”“英语”“体育”“政治”等科目的知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组织教学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不能只把“创新教学”“新课改”等新名词放在嘴皮子上,应该深入下去多研究,多设计,多谋划,课前准备多花时间多用心,真正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这片天空下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发挥,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