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图片在传播中的价值考量

2013-04-29 03:42:07曾亚军祝军曾益
编辑之友 2013年5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文字受众

曾亚军 祝军 曾益

摘要: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图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认知教育作用及艺术欣赏作用,但有些图片的传播会对网络媒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正确考量新闻图片在网络中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 新闻图片 传播 问题 解决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这个理论揭示出社会形态正在从以生产为中心的模式向以消费为中心的模式过渡,受此影响,视觉因素逐渐僭越其他传播因素,人们的阅读也习惯于从图像中接受信息。

一、网络新闻图片的优缺点

人类对图形和文字的反应与记忆是不同的,且差别很大,对图像信息的接受最为充分,且能长时间地保存在记忆当中,这是因为图像是最接近事件真相和事物真实的视觉符号,且图像当中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如果用文字去描述通常会显得比较“单薄”,而用图片去表现则会显得更加“充实”,更有视觉冲击力。首先,受众在浏览网络新闻时,会先关注图片,尤其是动态的新闻图片,然后才是文字,这说明图片对受众的诱惑力强于文字,图片能直接激发受众的感官体验和激活受众的视、知觉思维,提升受众的认知兴趣和参与评论的积极性。其次,新闻图片方便阅读,受众对网页中图片的阅读速度要远优于文字。因此,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充分发挥图片的优势,依托图片来描述事件的过程、刻画人物的特点,具有清晰鲜明的效果,并富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但应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文明历史大部分还是通过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图片如果要取代文字的地位,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新闻的深度和广度挖掘还需通过文字、思想来衬托,网络新闻图片还有待改进。

1. 图片权威性有待提高。网络新闻图片是新闻符号世界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相比于其他符号,它因具有与所表征事件“形似”的特点,更容易取信于人,从而躲过受众理性的质疑。种种事实表明,眼见并不一定为实,甚至与事实完全相反的例子比比皆是。随着图片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虚假图片层出不窮。因此,图片作为网络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权威性不高的问题,降低了受众对新闻的信任度。另外,因很多网络图片的发布者不是专业的摄影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因此拍摄出来的图片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能聚焦新闻事件的核心点、抓拍新闻事件发生的最关键瞬间的图片占比比较少,这对图片的权威性也有负面的影响。如曾在网络上流传的广东婴儿汤事件的相关“新闻图片”,事实上经官方调查早在几年前就已证实是谣传,且图片也有显示摆拍的痕迹。但就是这样一组照片,几年内反复被别有用心的媒体转载利用,在网上不断兴风作浪,引起无数网友的愤慨。[1]

2. 侵犯他人隐私,突破道德底线。窥私欲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个弱点,而网络图片的快捷传播为这种“爱好”提供了便利条件,窥视图片的原始发布者及后来的传播者实际上缺乏道德修养,也缺乏法律方面的认识。这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和惩罚,但网络所具有的共享和开放特性,使得受众不但习以为常,甚至还津津乐道,使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

3. 依赖图片,造成阅读水平低下,忽略事件的真相和细节。图像的突出特点是生动形象,受众只需被动接受即可,而面对文字新闻则需主动思考。因此,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容易降低受众的阅读能力,限制受众的想象思维。此外,直观的图片很容易引起受众的断章取义或是曲解事件发生的真相。因此,对于没有亲历现场的受众而言,要了解事件的全貌还需依靠文字的解说。[2]

二、图片在网络传播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1. 提升网络技术监管水平。目前网络控制最常见的技术手段是对内容进行过滤,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不能低估不良图片对他们的毒害。法国统计数据表明,在该国12岁至17岁青少年中网民占比为95%,由于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网站众多,约1/3的未成年人在网上浏览过不良图片,甚至受到一些不明身份者的骚扰和引诱,有些人还因此走上犯罪道路,所以提升技术监管水平十分迫切:(1)开发不良图片过滤软件。这类软件应分别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将含有色情、暴力、毒品等不良图片的网站及图片过滤掉,并可同时附加控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间的功能。如正在发展中的电子墙监控系统,这种系统可实时截取和监控网站和社区内所有的图片,监管团队能够在几十秒内完成发现、响应、处理的整个过程,保证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2)转“事后举报”为“事前监控”。即从不良图片的来源上进行监控,监控手段可采用技术筛选与人工审查相结合的办法,一旦图片被列入不良图片的范畴,即由后台人员进行人工审查。同时,可利用先进的图片识别技术,实时自动过滤和屏蔽不良图片内容。

2. 对网络图片设立分级制度。美国的分级制度是由MPAA来制定的,MPAA的全称为美国电影协会。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分级制度最初是针对电影工业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在不断扩张,包括家庭摄影及其他传送系统领域等。网络图片分级制可参考MPAA制度,根据网络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和构成进行分类,对含有暴力、血腥或色情等少儿不宜的图片要进行后期处理,将这类图片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控制到最低限度。另外,针对可能会引起受众不良反应的网络图片,网站应作出相关的提示,并对外开设服务热线,接待受众的投诉,如评估认定确属不良图片,则应及时删除,并将发布者的IP地址提交给相应的执法机构来处理。[3]

3. 加强网络图片库的建设。网络图片库的建投拓展了媒体采用图片的来源渠道。在建设正规的代理图片网站之时,需要图片的提供者与图片网站之间签订合法的协议或合同,确认双方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明确彼此间的权利和义务。另外,在图片网站内要建立图片的分类索引,并提供搜索服务,以便客户及时了解网站图片的更新情况,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图片。

4. 落实和执行实名制度。网站应要求申请邮箱的网民填写真实的客户资料,对BBS上发帖的用户亦应如此,否则只提供他们浏览网站的权利。网站对申请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进行核实,确认无误之后,才提供邮箱或账号。而对青少年用户提出的申请,网站则在获取他们的详细个人信息资料后,通过向手机发送密码的方式最终授权。网络实名制的实行,对企图通过网络从事不法活动的人来说是一种威慑,防止其利用虚假信息从事网络犯罪。对那些不适宜青少年浏览的图片网站,规定使用者浏览前须填写准确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将这些网站与未成年人隔离的作用。韩国对网络管理实施实名制,经实践检验效果显著。

5. 追究不良图片发布者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在互联网上曾有一篇虚构的名为《福建晋江万人殴打百名警察》的帖子,共有6张图片,并配有文章,一时引起网上的轰动,经公安部门调查,证实这个帖子的内容完全是不实的,始作俑者陈某最终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网上发表虚假图片同现实社会一样,也同样需要负法律责任,同时网站也要承担责任。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读图时代”的来临提供了技术保障,如今图片新闻已演变为单独的新闻报道形式,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文字报道更具传播优势, 比如在汶川和玉树地区大地震这样的分析性和解释性报道中,图片新闻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国内外的受众看到地震现场的真实图片之后,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并积极组织起来展开救援行动。但也不能否认图片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依然还存在问题,这些需要媒体工作者认真对待并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柴继军.图片报道: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 王正平.信息网络与文化传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3] 张英.网络娱乐新闻图片编辑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编辑之友,2010(10).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文字受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2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