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摘要】名著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下,中学生的名著阅读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和危机。为此,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为精神补钙。
【关键词】名著 阅读 教学 策略 精神
散文大家刘白羽曾说:“名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的确,文学名著是人类历史上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闪耀的光芒穿越历史时空,经过尘世的磨练、岁月的洗刷,被一代代的读者奉为经典,具有不朽的价值。它体现了深邃的人类睿智,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底蕴。阅读名著如同与名人交心,与大师共携手共游。它可以健全我们的人格,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增长我们的见识,启迪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正在初步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青少年来讲,文学名著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阅读名著,一定会从中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自然与精神的种种知识,从中涉取人类文化丰富的养料,为今后成材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既然名著阅读对青少年来说如此重要,那么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到底如何呢?我对初中500名学生作了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1、90%以上的同学认为缺少时间阅读,没有固定的时间阅读名著。
2、80%以上的同学认为读名著可以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阅读与写作的水平,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学生在课余时间首先选择了看名著,而网络小说、科幻小说、漫画书等这些“快餐文学”却是大多数同学在课余时间的首选。
3、约20%的同学几乎不读课外书籍,30%的同学阅读目的不明确,只是为了娱乐消遣。
4、读完整本原著的同学只占20%,80%的同学更喜欢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
5、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对学生读名著的支持率呈下降趋势。
6、平时语文老师对名著阅读的指导、相关的读书活动的开展较少。
7、大多数同学藏书量相对较少,70%的同学藏书量在10本以下。
由调查结果可知,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的确令人担心,这与《语文新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规定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要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教师对学生的名著阅读缺少必要的关怀与指导;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学生受兴趣支配;家庭经济因素的限制,以及家长思想意识的淡薄等等。针对上述原因,结合我校和学生的实际,我们应采取一些恰当的措施来引导学生热爱名著、阅读名著,改变名著备受冷落的现状。
1、开发利用资源,瀚海拾贝
我校教育经费短缺,学校图书室图书资源陈旧匮乏,让学校投入资金购置大量图书勉为其难。为弥补图书不足的问题,在班级内设置图书角也不失为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平台,本人在任教的年级组开展了“每人献出五本书,人人读好十本书”的活动。每学期开始,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本学期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推荐优秀的文学经典作品,让学生分组购买其中的一至两本捐献给班级图书角,学期结束时再将这些图书归还给学生,这些举措也能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定期开展图书借阅,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2、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声势
兴趣是干好一件事的动力,只有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名著阅读中去。培养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多样:(1)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名著的乐趣。我曾在所任教的班级开展过一些活动,如开展与课文有关的名著收集活动,在教学老舍的《茶馆》前,我让学生收集并阅读他的《骆驼祥子》、《济南的冬天》等,课内与课外加以比较,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动课内,相得益彰,使学生加深了对老舍及其作品的认识。此外还分阶段举行了名著精彩篇章(片断)朗诵会、名著阅读心得交流会、故事大王赛、手抄报赛、黑板报、名著故事大赛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2)树立榜样激发兴趣。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笔者所教的九一班有一个叫蓝冬的同学,她不但书读得多,而且文章写得好,曾获得过韶关市教育局主办的“语文周报杯”作文比赛二等奖。她写的文章,知识面非常广泛,许多名人、名言她是信手拈来。我经常把她的文章当范文读,在班中起到激励作用,其他学生逐渐认识到多读名著能从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多读名著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加强阅读指导,渲染氛围
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同时,还得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现在许多学生的阅读方法很不得当,表现为随意性,无目的、无计划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强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我们应该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初中生年纪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差,而如今的课外读物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中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读物。在读物推荐时,要力求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富有教育意义:推荐的名著要能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迪,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2)对学生有积极影响:推荐的名著必须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识,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不但能让学生了解中国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种状况以及不同阶层人们的精神世界,还为学生提高写作技巧提供了范本。小说中作者驾驭文字的方式,谋篇布局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段等无不为学生树立了写作的榜样。(3)浅显性原则:中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人生阅历有限,我们应尽量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适合他们阅读的名著,没必要让他们去读深奥的令人费解的缺乏趣味的名著。否则,会打消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我们应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或者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介绍,或设置一些題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名著。我在布置学生读《骆驼祥子》前,先简单给学生介绍老舍先生写这部著作的一些背景,然后让学生到书中去寻找造成祥子悲惨结局的原因。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来了,他们便会主动地去看。
4、开展多种活动,遍地开花
内容包括名著研讨会,文学名著语段诵读、文学名著读后感展评、文学名著课本剧表演等,为同学们搭建读书心得和读书成果的交流平台。以展、赛、评促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活动的开展。
5、落实检查,把根留住
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还未产生、方法还未掌握之前,老师的检查督促显得尤为重要。最初,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会感到困难重重,面对厚厚的经典,他们很容易退缩。这时候,老师必须制定出一套检查措施,督促学生坚持阅读下去,直到他们产生阅读的热情,并自觉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为此,我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查措施:(1)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安排学生讲述自己阅读名著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而且被安排讲述的学生名单是按照学号随意抽取的。此举一举三得,不但能督促学生阅读,而且能矫正学生阅读中的错误,还能开拓其他学生的视野。(2)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检查方法是:每周一上交检查一次读书笔记,并进行讲评,奖勤罚懒。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使名著阅读能持之以恒地有效地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尽管我校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令人不容乐观,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教学,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认识水平的提高,只要“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对策,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名著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对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督促,纠正各种不良的阅读动机,尽可能地挤出时间阅读,实效、高效地阅读,从而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文学名著就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农村初中学生的欢迎,我们语文教师理所应当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带领学生满怀激情地走进名著广阔天地之中,让书香浸润每个学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