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大为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是长春市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城区。多年来,在朝阳区委、朝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区域雄厚的经济与文化优势,朝阳教育以尊重生命本质、提升生命质量为根本,以实现区域教育均衡优质为目标,以保障教育民生为主线,以构建完善的教育工作机制为策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使区域教育工作得到持续、内涵发展。
一、以人为本,确立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战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国家为每一个适龄儿童提供公平、公正的优质化的教育资源,使每个儿童都有良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的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也成为朝阳教育亟待破解的命题。
(一)深刻领会生命教育思想,规划朝阳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过程中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于人。一切教育改革与发展都要充分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使教育真正惠及生命,服务全社会。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道路,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朝阳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以均衡优质为主题,致力于区域内涵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充分把握义务教育的发展走向,提出了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升队伍专业素质等政策措施,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得到共同的发展,为辖区内每一个适龄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将朝阳区打造成“学前教育资源富集区、义务教育均衡样板区、素质教育示范区”。
朝阳教育追求均衡优质,就是要探索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即在加强教育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注重软件建设,更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内在文化的培育,更注重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提升,核心宗旨就是要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因此,走均衡优质教育发展道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正是我们践行生命教育的具体行动。
二、关注生命发展,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进程
教育始于生命,又在塑造生命,关注生命发展,就是致力于为每个生命创造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此,朝阳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进程。
(一)以科研引领为立足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朝阳区始终推行全员型科研策略。形成了一把局长亲自主持,分管副局长全力推进,科室负责人具体实践的科研工作格局,构建了以区域主导课题为统领,以学校主导课题为支撑,以教师校本课题研究为基础的多位一体科研工作模式,“十二五”期间,朝阳区确立了《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对策研究》的区域主导课题,在办学体制、资源分配、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朝阳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工作思路,总结了可行性实践经验,先后出版了《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朝阳区名校长治校方略》、《朝阳区名教师新课改教学策略集萃》等,使朝阳教育思想更为丰富和深刻。
(二) 以构建生命课堂为根本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坚持把课堂作为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主阵地,以《构建温暖活跃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载体,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各学科课程之中,积极构建富有活力的“生命课堂”,出台了《深化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朝阳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学校教学开放、学区片研讨,组织“阳光杯”课堂教学大赛,承办省、市教学成果展示现场会等活动,在全区各校掀起了广域覆盖、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高潮,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此外,为切实减轻学生压力,我区在全市首创了释压活动课,规定学校每周五为“释压”日,最后一节为释压课,让学生在愉悦中掌握特长,在活动中展示才华,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
(三)以加强德育建设为着重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坚持德育为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形成了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理想健康教育为辅佐、文化艺术教育为陶冶、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制度规范管理为保证”的德育工作格局。
我们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推进体育、艺术“2+1”工程,全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超过省定标准。长期开展“磨练教育小目标自我管理”的德育训练,在学生中形成了自主教育、个性培养、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
我们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在全区建立德育工作多元评价机制,2009年开始,建立了“星级班主任奖励基金”,每年拨款100万元,对全区班主任进行分级奖励。
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朝阳区教育局专门成立了德育与心理工作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开通心理热线,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服务。自2010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目前,已走进5街道的30个社区,惠及家长和学生近千人,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本点,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优秀的教师队伍决定着教育质量。我们建立健全教师培养、进修、轮岗等学习制度,坚持高起点、专业化对全区校长和教师进行全局统训与学校“轮庄”并行的培训。定期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讲学,为校长和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每年设立350万元专项培训基金,使全区校长和教师走进教育发地城区开阔眼界;我区连续进行了八届“名教师”评选,在区属中小学成立了全省首批4个名师工作室,发挥了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我们发挥区位优势,与辖区内中、省、市直属优质学校建立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实现全区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为缩小校际、城乡间师资水平差异,我区按照“优质向薄弱、城区向农村”的流动原则,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制度,大大提升了农村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通过公开招聘和“绿色通道”等形式,先后引进优秀师范毕业大学生120人,大部分充实到乡镇等薄弱校,保持了教师队伍的活力。
同时,我们还通过校长公推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成长空间。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实行“校长职级制”,鼓励学校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实现自主发展。
(五)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核心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教育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等于办学水平的同步和整齐划一。学校作为一个个体,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只有在发挥个性基础上才能达到均衡优质发展。同时,素质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特色教育给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此,我们鼓励学校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等途径,办出自己的办学品牌。目前,朝阳区教育形成了“学校文化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点”的发展格局。
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和安达小学作为全省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研究的学校,将生命教育理念贯穿学校整体工作中,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解放大路小学总结学校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经验,结合陶行知“六个解放”思想,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解放教育”,使学校办学理念更加清晰,办学行为更加理性、科学和规范;明德小学作为传统名校,从传承和丰实学校文化的角度谋划学校内涵发展,打造书香文化,“书香启智”已经成为明德小学的品牌和特色;朝阳实验小学是建校仅20年的年轻学校,学校一直坚持以体育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发学生潜能,使全校每个学生通过校内学习至少掌握了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富锦小学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特色课程,通过常识培训、实践体验、主题活动等,让小学生从小树立了交通安全意识,并且把交通安全常识和安全意识带入家庭,影响着全社会。
(六)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着眼点,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我区实施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出台了《朝阳区联盟校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城区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行强弱学校“捆绑式”办学,通过共同管理、共同培训、共同教研、共享资源,实现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制定《朝阳区农村教师义务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将北安小学等11所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确定为“义培基地”,通过专家引领式、校际联动式、网络互动式等多种培训形式,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水平。
通过完善城乡学校手拉手合作交流制度、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城区后备干部到农村挂职制度,近几年间,已经派出7批140名优秀教师和后备干部深入到农村教育一线,通过全线对接,纵深交流,使乡镇学校发展内涵得到了提升。
(七)以关注弱势儿童为侧重点,保障所有儿童受教育权利
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保证每一个孩子“有书读”是实现教育均衡优质的基本前提。为此,我们将贫困家庭子女以及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当做保民生的根本来抓,成立了“教育系统困难学生救助中心”,健全了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通过实施“进城助学”计划和推行“阳光教育券”制度等形式,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子女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从根本上消除了因贫辍学问题。
2012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南湖小学打造成长春市唯一一所“普教与特教双轨并行”、体现“全纳教育”思想的义务教育学校,让智障儿童和健康的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我们的这种办学模式吸引了外国友人,他们将孩子送到南湖小学学习,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够学会关心他人,懂得感恩。
(八)以生命安全教育为保障点,促进生命和谐发展
生命教育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涵盖了人的精神生命和自然生命两个层面,安全教育成为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省级课题《区域中小幼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为载体,形成了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局强力推动、各中小学校全面落实的工作局面。
我们制定了《朝阳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制度汇编》、《朝阳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实现了安全工作创建和教育工作同步推进。区政府和教育局每年投入专项资金40万元,加强学校警务室建设,实现专业保安上岗;投入43万元建立了“校安通”网络指挥平台,实现了全区各中小学校监控的全覆盖;每年专项投入311.7万元,实现了农村学校校车的全部开通,解决了农村学生交通安全难题。我区上报的政务信息《农村校车运行良好》,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示。
為保障安全工作的落实,驻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将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中,通过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定期举行应急演练,许多学校把“安全自护”教育纳入到课程中,使安全教育常态化。
朝阳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校是全区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场所。我们与长春市禁毒办联合成立了吉林省首家“禁毒教育基地”,深入持久地开展禁毒预防教育活动;2011年,基地校新建吉林省首个“防震减灾教育体验馆”;2012年5月,基地校建成了“吉林省青少年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中心”。通过基地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对生命安全的认识,遇险自救、互助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三、科学调控,保障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我们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工作机制,努力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有序地推进区域教育发展。
(一)进一步规范办学体制,惠教于民
2008年,朝阳区按照省、市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经过认真研究,做出了清理改制校、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策。68中学、解放大路小学等改制学校全部退回公办,将优质教育资源还给了全区百姓,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这一举措,为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构建均衡发展运行机制,突出政府职能
区委、区政府把推进教育发展纳入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意见》,对教育地位、教育领导、教育经费、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并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府各部门的任务,确立了以教育局为主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责任机制,形成了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合力。
(三)构建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解后顾之忧
朝阳区坚持做到“三个优先”、“三个增长”。财政投入优先考虑教育,财政拨款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建立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经费保障制度。近几年,朝阳区投入资金5亿元,对区内校舍、供暖设备、教育装备进行了彻底改造,完成了永春镇九年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硬件保障。
(四)建立均衡优质发展考核机制,推进区域教育有序发展
我们建立朝阳区教育“高位均衡、内涵自主、特色品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办学规划、课程改革、师资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多位一体的评估,评出等级予以奖励。实践证明,自主发展性评价制度充分尊重了学校的自主发展愿望,对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坚持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一体化的“走动式”管理模式,加强对基层学校的常规检查和指导,建立了学生学业发展“多元监测”评价机制,采用基础监测、抽样监测、推荐监测等多样化评价手段,客观反应学生发展状况和学校教学水平,成为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样板区。
四、反思提升,加快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几年来,我区在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吉林省课程改革实验区,是吉林省唯一的教育科研示范区,吉林省唯一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目前,全區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校际间的差距,改进了区域性整体办学状况,初步实现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切实感受到:
1.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因其是最基本、最广泛的民生需求而成为最大民生工程。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寄托,能够让孩子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是百姓的头等大事。
2. 政府支持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作为树人工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与财力支持,这是保障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
3. 以科研推进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最佳策略。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必须以科学完善的论证为基础,科研的引领是教育改革的源泉,也是教育发展的推进剂。
4. 教育要以开放的胸怀合作发展。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均衡,是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动态均衡,是需要区域内外协作发展的优质与均衡,只有合作与共进,才能推进更大区域性的均衡优质发展,才能真正让优质教育惠及全体百姓,服务全社会。
目前,朝阳区实现了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 未来,我们将围绕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深化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探索和实践,构建更加科学的生命教育体系,让每一个孩子在在生命教育的培育下,灵动活泼,个性鲜明,生命激昂,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