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与育人的关系

2013-04-29 00:40:13王芳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常识教材内容政治课

王芳

教书育人是政治教师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在多年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坚持寓德于教,做到自觉渗透,有机结合。为此,我作了以下尝试:

首先,从教材内容中把握德育的立足点。

我认真分析高中政治课教材,在弄清教材内容认知价值的同时,又深刻地挖掘出知识的德育价值,并以此为教学的立足点,因势利导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我利用《政治常识》中的“国家”、“民主制度”、“政党制度”和“宗教”,《经济常识》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建立社会主上市场经济体制”,《哲学常识》中的“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居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各课的教学,阐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又如,运用政治常识中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哲学常识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经济常识中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等知识的教学,论证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政治观点。再如,利用政治常识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和“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以及哲学常识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立足国情;运用经济常识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等内容,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及“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这样,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育具有更强的渗透性和说服力。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此不作一一列举。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住具体的立足点,方可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从教材内容与时政热点的联系中寻求教育的结合点。

为了更好地达到德育目的,教师应当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时政热点,正是理论与实际的交结点。例如,我们讲“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时,可以联系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务必带头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严以律己,防微杜渐”;“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等讲话,再结合李登辉要搞‘台独等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展开“我不讲政治、不警惕、不斗争行不行”的讨论,使他们在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的思想教育。再如,我们讲“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切实改善党的领导”时,可以联系中央对王宝森犯罪案件和陈希同严重错误的处理,联系孔繁森、李润伍的事迹以及国务院反腐败工作会议等时政热点,学生在这些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就会明白:尽管我党存在着贪污受贿,个人特权等腐败现象,但不能由此说“中国共产党已经腐败”。

第三,在了解教育对象时,捕捉德育的共鸣点。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与情感活动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晓之以理”,更需“动之以情”。在“培养崇高理想”的教学时,由于“理想”常被人视为“高而空”的“大道理”,讲不好会变成高深莫测的纯理论说教而“空对空”。为使“理想”这朵蓝天上的五彩云落到学生思想实际的焦土上,我首先作了一次微型思想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都写出自己的理想。从查醒中我发觉学生受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所以我就精选古今中外新颖别致、鲜为人知的感人事例,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强光辐射,(诸如毛泽东对少年时代投身革命留给父亲的那首诗;贺龙拒绝国民党的高官厚禄,于1927年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在党旗下举起手臂;叶挺出狱后的第一件事是“请求恢复我为共产党员”;杨靖宇烈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在冰雪地里与日军斗争了5个月之久……尤其是我在讲杨公烈士押赴刑场的情景(杨公高呼“共产党万岁!”敌人将他的舌头割掉,他对敌人嗤之以鼻;敌人又将他的鼻子割掉,他用双眼怒视敌人;敌人又挖掉了他的双眼,他挥舞着双手指向敌人;敌人又砍掉了他的双手,他用身子摇动表示愤怒……)时,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仿佛课堂就是刑场,而自己就是杨公,悲愤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我“进入角色”,用自己情感的巨浪去冲决学生情感的堤壩,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然后趁热转入抒情,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没有理想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追求的青春是没有光彩的青春。正是他用满腔的热血点燃的理想的火把,才照亮了这个天空,照亮了这片热土,拯救了这个民族!”在此基础上,教师“晓之以理”,就能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第四,从教师的表率中,注重德育的关键点。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言传不可缺少,其身教也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更应始终把“育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思想政治课视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皇冠”。教师思想端正,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猜你喜欢
常识教材内容政治课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 21:25:40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靠不住的常识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06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8
回归常识
河南电力(2015年5期)2015-06-08 06:01:56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