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健,曹东敏,张桂芬
【摘 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利凡诺引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站近两年对因各种原因自愿终止妊娠的、孕13周后到不足16周、B超提示羊水平段大于2.5cm可以行羊膜腔注射引产的128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加用利多卡因宫颈注射,一组不注射利多卡因,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胎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采取再次利凡诺注射以及使用钳刮术病例明显减少。结论: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引产中应用确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子宫颈;利凡诺引产;利多卡因
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广泛应用于妊娠14周后到不足28周的,因各种原因自愿终止妊娠的育龄妇女[ 1 ]。临床上有些13周后的患者,如果B超提示羊水平段大于2.5cm,也可以采取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但是相当部分不满16周的妊娠妇女因妊娠周数小,子宫颈成熟度差、引产过程中宫颈管消失缓慢、宫颈口扩张缓慢,导致产程较长,部分患者要采取多次羊膜腔注射甚至要采取钳刮术排出胎儿,非常痛苦。我中心在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同时采取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缩短产程、减少钳刮术、减少患者痛苦等方面效果明显,且简单易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站对近两年所接诊的因各种原因自愿终止妊娠的,妊娠13周后到不足16周、B超提示羊水平段大于2.5cm没有利凡诺引产禁忌症的、可以行利凡诺引产的128例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产次等差异无显著性。注射利多卡因的我们称治疗组,没有注射利多卡因的我们称对照组。
1.2 方法 孕妇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后,当出现规律性宫缩时,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以窥阴器暴露宫颈,钳夹宫颈,以碘伏消毒宫颈及穹窿部,用7号针头分别于宫颈3、6、9、12处进针1cm左右,每处注射1%~2%利多卡因1~2ml。再观察产程进展。
1.3 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的项目主要包括产妇疼痛状况、规律宫缩后到胎儿排出的时间长短、第一次引产失败采取第二次补救措施的病例数、以及需要行钳刮术排出胎儿的病例数。
2 结果
2.1 疼痛情况对比 按照WHO规定疼痛分为以下四级。0级(无痛):腰腹酸胀轻微不适;I级(轻痛):腰酸腹胀可忍受,微汗;II级(中痛)明显腰胀腹痛,汗出;III级(重痛):强烈腰酸腹痛,喊叫。II级以内的疼痛在引产中是常见的,我们评价是否有效主要看III级疼痛产妇的数量。治疗组64人中只有2例重痛,对照组有8例重痛。
2.2 胎儿娩出时间对比 我们统计的是一次引产成功的产妇,从规律宫缩到胎儿自然娩出的时间,剔除多次注射利凡诺或者加用米菲司酮引产的对象,也不包含行钳刮术对象。治疗组平均时间是11h左右;而对照组平均时间是14h左右。
2.3 是否采取补救措施的对比 因为引产对象孕周较小,部分对象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后24~48h后出现了宫缩,但因子宫口不扩张,后来慢慢疼痛减弱,引产失败,通常采取的办法是72h后再次行利凡诺羊膜腔注射,或者联合应用予米非司酮及其它措施方能成功。治疗组64例中采取补救措施的有6例;而对照组64例中有15例。
2.4 是否用钳刮术终止妊娠 部分产妇因宫口扩张慢,胎儿长时间不娩出,出血较多时必须采取钳刮术终止产程以止血,产妇非常痛苦,也可能出现损伤。治疗组中行钳刮术6例;对照组12例。两组我们所观察的项目上存在明显差异,列表如下:
3 讨论
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起效快、穿透性强、对主要脏器功能无损伤的特点。宫旁注射能阻断宫颈及宫体感觉神经末梢冲动的产生和传出,同时利多卡因通过宫颈粘膜的吸收,可以减少迷走神经的兴奋,减少产妇对宫颈疼痛的反映[2],从而能够加快子宫口的扩张速度,并且利多卡因不会影响子宫的收缩,经济适用。
目前对于妊娠14周左右孕妇,终止妊娠的方式没有绝对的最佳方案,米非司酮引产周数过大,利凡诺引产周数偏小。采用钳刮术可能因胎儿过大,骨骼形成,而子宫颈成熟度不够,宫口扩张不够,造成宫颈裂伤、子宫穿孔、出血多、甚至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3]。我们对这类产妇采取羊膜腔利凡诺注射引产同时行宫颈利多卡因注射,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妇的疼痛感,缩短产程,减少钳刮术的使用,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操作简单,安全适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划生委科学技术司编.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2003:22-28。
[2]张巾英.宫颈利多卡因注射在人流中的应用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12(14):1932。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