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少的病因学分析

2013-04-29 00:44:03李文霞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3年5期

李文霞

【摘 要】目的:分析羊水过少原因及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B超诊断羊水指数(AFI)和收集并估测羊水总量法确定的羊水过少的妊娠妇女,随机选择100例入观察组,随机选取羊水正常妇女100入对照组。结果:在妊娠高血压、过期妊娠、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新生儿窒息、生长受限、宫内呼吸窘迫、羊水粪染、脐带绕颈、死胎等指标上,两组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造成胎儿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伴有妊娠并发症会加重这一结局,建议加强产前监测,在处理羊水过少的孕妇时,应选择最佳分娩方式。

【关键词】羊水过少;围产期结局;围产儿;妊娠并发症

羊水过少是妇产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由于羊水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胎儿能否正常发育,所以羊水是否缺乏也是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妇产科医学的发展,羊水过少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羊水含量也已成为产前必须监测的重要内容。随着超声医学的进步和发展,羊水过少的诊断率逐渐上升,人们对于这一点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笔者对羊水过少的病因学因素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取为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分娩的住院产妇,总例数6473例,包括羊水过少246例,发生率为3.80%,产妇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为26.23岁,初产妇163例,经产妇83例,在此246例羊水过少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单因素对比,确保单胎足月妊娠,在年龄、产次、孕周以及体重指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以B超检查的羊水指数(AFI)为准,AFI在5~8cm以下则视为羊水偏少,AFI在5cm以下则视为羊水过少。另外在术中进行羊水收集作为核对,收集量低于300ml则视为羊水过少。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产前监护措施,包括羊水量检测及胎盘成熟度检测等,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及胎儿生命体征,详细记录产妇的羊水量、性质、胎儿体重及胎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用t检验,率对比用χ2检验,P<0.05视为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并发症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孕产妇的羊水过少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妊高症、过期妊娠以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而这三种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观察组孕妇,剖宫产59例,为59.0%;正常分娩23例,为23.0%;产钳助产18例,为18.0%。对照组中剖宫产27例,为27.0%;正常分娩71例,为71.0%;产钳助产2例,为2.0%。从分娩方式来看观察组难产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胎儿结局 从胎儿结局情况来看,观察组胎儿的新生儿窒息、生长受限、宫内呼吸窘迫、羊水污染以及脐带绕颈等情况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死胎发生率也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母体羊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围生儿的分娩结局,一旦羊水量不足,缓冲作用减弱,就会形成胎盘功能不良或宫内缺氧,影响到胎儿的迷走神经,造成肠蠕动亢进或肛门括约肌的松弛,这是形成羊水污染的主要因素[2]。从另一方面来看,当羊水过少时宫颈扩张作用减弱,宫缩出现节律不协调,对胎儿的压力增大,是形成新生儿窘迫和脐带绕颈的危险因素[3]。本研究观察组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0%,宫内呼吸窘迫为33%,死胎2%,充分显示出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不良结局的影响,而给予剖宫产可以改善不良预后。另外本次研究显示发生羊水过少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20%,妊娠高血压的状态下,胎盘功能减退,导致胎儿低氧,而羊水过少本身也会产生胎儿低氧的结局,所以说,羊水过少合并妊娠高血压是一个病情逐渐加重的慢性低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胎儿低氧产生的血流重新分布,会诱导肾血量降低,减少胎儿的尿量,反馈性地加剧了羊水减少[4]。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合并羊水过少是围产儿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建议加强产前监测,在处理羊水过少的孕妇时,应选择最佳分娩方式。

参考文献

[1]吴仕元,袁劲进,胡佳.晚发性羊水过少的临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 16(22):3483-3488.

[2]陈翠欣.41周妊娠并羊水过少126例临床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5): 820-821.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6.

[4]李媛.羊水过少的80例临床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2,23(12):1059-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