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娟
【摘 要】目的:探讨黄体酮剂量与早孕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保胎治疗的早孕(6~12周)先兆流产的患者120例(均为自然受孕,首次妊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40例,每例患者治疗前均做B超证实为“早孕活胎”,并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孕酮(P)水平和血清β-HCG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黄体酮2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停药;B组:黄体酮4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后减量为20mg/日肌注,一周后停药;C组:黄体酮6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后减量为40mg/日,一周后减为20mg/日肌注一周停药。三组患者停药后再次出现流产征兆者仍应用原方案治疗。结果:①三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性。②黄体酮所导致的副作用以C组最高,A组最低。③三组保胎成功者均已顺利生产,其新生儿均未见明显畸形。④C组保胎失败的患者中,稽留流产的发生率最高。结论:早孕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结局与黄体酮的使用剂量无直接相关性,而大剂量黄体酮使用后稽留流产发生率增高。
【关键词】黄体酮;早孕;先兆流产
近几年,早孕先兆流产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但发病原因很难定论,其中大部分流产原因为胚胎发育异常所致,但也有母体内环境因素等,还有一部分患者为抗磷脂抗体阳性。因此临床上对于早孕先兆流产的黄体酮支持治疗效果并不满意,常规治疗方法为黄体酮肌注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而黄体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现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多种,治疗效果尚无报道[ 1 ]。本研究选取了在我院住院保胎治疗的早孕(6~12周)先兆流产的患者120例,通过对比不同剂量黄体酮保胎治疗的效果,探讨黄体酮剂量与保胎治疗结局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保胎治疗的早孕(6~12周)先兆流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三组各40例,每例患者治疗前均做B超证实为“早孕活胎”[2],并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孕酮(P)水平和血清β-HCG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年龄19~32岁,既往月经周期规律,无子宫畸形,均为自然受孕,且为第一次妊娠,既往体健,否认有心、肝、肾疾病史及传染病史,妇科检查无阴道炎症及宫颈急性炎症或宫颈息肉,120例先兆流产患者症状:阴道流血者77例,下腹痛28例,腹痛伴阴道流血15例。
1.2 方法 A组:黄体酮2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停药;B组:黄体酮4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后减量为20mg/日肌注,一周后停药;C组:黄体酮6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后减量为40mg/日,一周后减为20mg/日肌注一周停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趋势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血清孕酮、血清β-HCG水平以及临床特征比较临床特征包括年龄、孕周,各组间经t检验显示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三组治疗后结果比较
①继续妊娠至足月例数,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产生黄体酮副作用:如恶心、头晕及头痛、倦怠感、荨麻疹、乳房肿胀,B组及C组副反应发生率高(各2例),A组1例有副反应发生,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致畸率均为0(国外报道孕早期大量使用黄体酮使胎儿脊柱、肛门、四肢等部位发生畸形的危险增加);④稽留流产,A组1例,B组3例,C组6例,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趋势χ2 检验提示A、B、C三组间随着黄体酮使用剂量加大,稽留流产发生率显著增加(P<0.0001),完全流产A组2例,B组3例,C组2例, 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ABC三组稽留流产率进行两两比较A-B χ2=1.04,P>0.05, A-Cχ2=15.12,P<0.0001, B-C χ2=10.19,P<0.005,对ABC三组进行趋势卡方检验χ2=21.51,P<0.0001,三组治疗后稽留流产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早期流产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自然流产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80%以上为早期流产。流产的原因有胚胎因素、母体因素、环境因素。其中早期妊娠流产胚胎检查发现50%~60%有染色体异常。因妊娠期黄体酮(也叫孕酮)分泌不足引起的流产患者约占流产孕妇的15%左右[3]。
孕酮和HCG在胚胎发育和着床中发挥重要作用[4-5]。正常月经周期中血孕酮含量在卵泡期极低,排卵后由于卵巢黄体产生大量孕酮,水平迅速上升,在中期LH峰后的6~8日达高峰,月经前4日逐渐下降至卵泡期水平。妊娠时血浆孕酮水平随时间增加而稳定上升,妊娠早期主要来自卵巢黄体,妊娠中晚期,则主要由胎盘分泌。血浆中的孕酮通过肝代谢,最后形成孕二醇,其80%由尿液及粪便排出。孕酮的作用主要是进一步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和腺体增生,利于胚胎着床;降低母体免疫排斥反应;防止子宫收缩,使子宫在分娩前处于静止状态;同时孕酮还有促进乳腺腺泡导管发育,为泌乳做准备工作。孕酮缺乏时可引起早期妊娠流产。一般来讲停经后若孕酮水平>25ng/ml,基本可排除异位妊娠,若单次血清孕酮小于或等于5ng/ml,提示死胎。先兆流产时,孕酮若有下降趋势,有发生流产的可能[6]。HCG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受孕后滋养细胞分泌,主要作用是刺激卵巢黄体转变为妊娠黄体以分泌大量的孕酮维持妊娠, 同时还能将血中的孕烯醇酮或胆固醇转变为孕酮。HCG含有a链和β链,其中β链决定HCG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引起的生物效应。足够量的HCG可使妊娠黄体不退化, 维持胚囊发育, 反之将影响胚胎发育或着床[7]。
目前,对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临床上通常是选择天然的黄体酮制剂来进行保胎治疗。天然的黄体酮是从孕马的血清中提取的孕激素类物质,一般比较安全[8-9]。用天然黄体酮进行保胎治疗的具体方法是:每天或隔天给先兆流产的孕妇肌肉注射1次,每次注射20毫克,通常需连续使用至胎儿的胎盘形成。因为胎盘形成后,可接替卵巢黄体分泌足量的黄体酮,所以此时可停用黄体酮,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2周。黄体酮适用于因黄体酮不足引起的流产患者,而那些因不良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母体疾病等导致的胎儿发育不良或异常,用黄体酮保胎治疗无效[10]。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孕酮和HCG都在正常范围内的先兆流产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得到不同剂量的黄体酮在妊娠至足月率效果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且高浓度的黄体酮产生了更高的稽留流产率。而这一点与国内外报道一致 [11-12]。研究显示:流产是机体排除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过量使用黄体酮,不但不能改善胚胎的发育,反而会对子宫产生抑制作用,使子宫的收缩功能减弱,从而降低子宫排除异物的能力,进而导致稽留流产,发生死胎综合征而危及孕妇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危险,且国外有报道指出早孕早期大量使用黄体酮使胎儿脊柱、肛门、四肢等部位发生畸形的危险增加。这些都提示我们,作为能够作用于胚胎发育与着床的关键要务,它的作用不是万能;在治疗对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时,不能偏执地使用黄体酮,应明确检测孕妇发病原因,做详细的诊断,避免黄体酮的滥用给孕妇和胎儿带来生命危险。
参考文献
[1]范江涛,龙凤宜,徐红等. 血清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 17(6):343-345.
[2]何志莲.临床观察早期先兆流产的处理方法及预后分析[J].中外医疗,2010,(23):31-32.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1-32.
[4]钟颖,周俊.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测定在异常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白求恩军医学院报, 2007,5 (3):152-153.
[5]刘宁.血清β-HCG 和孕酮检测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 22(5):685-686.
[6]陈国英.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65例[J].中国药业,2010,19 (21):76-77.
[7]徐波,罗来敏,刘新春等. 早期联合生化检测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现代妇产科进展[J],2007,16(9) :693-694.
[8]王榕娟,徐颖,余燕等.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J].2012,2(12):53-55.
[9]柯国女,张娜,林维等.地屈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61-62.
[10]汪俊敏.妊娠期孕酮疗法导致胎儿畸形的危险性[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1987, 14(3): 87.
[11]刘鹤玲. 从孕早期服用紧急避孕药致胎儿畸形案例再谈避孕药对胎儿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6):1315.
[12]赵淑勤,王金梅,罗成.保胎药物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