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京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和新教材的改编,过去英语教学中一味地重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文化的需要,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阻碍。注重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发现,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中投射出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精神修养。这是英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人文性 中外文化 英语教学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单词,学会了多少语法,最终看考试究竟能得多少分,这都是急功近利的知识本位教学思想,只重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社会功能,关注其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
中外文化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文化起源于两希文化,两希指的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西方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自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仁(建立在亲疏等级基础上的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文字表达了不同的文本涵义。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上,更体现在思想上,思想正是由语言文字输入和表达的。
因为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等级制度,所以在中文中较多地出现长幼有序,尊卑观念,强调了“德”。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这样的故事广为流传,主要原因就是宣扬文中四岁的孩子孔融懂得谦让的美德,希望人们明白谦让的重要性,凸显了较强的说教意味和道德规范。
强调自由的西方文化更多地在文字中表达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探索,更强调人人平等。比如出现在译林《英语》7B Unit 6 Reading部分的经典英语故事Alice in Wonderland(爱丽丝漫游仙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跟随一只会说话的兔子掉进一个兔子洞后的奇遇。吸引人们阅读这个故事的原因是好奇,到底小女孩后面还会遇到什么样离奇的事情呢?当我们带领学生读完全文,如果仅仅是讲解通篇的语法,就算全部翻译成中文,恐怕也不能使学生明白这个故事的内涵,更不能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是在枯燥的练习和记忆中学纸面上的英语。但是,如果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这个带着典型西方文化烙印的女孩子怎样追寻属于自己的自由,以及她勇敢、冒险、好奇的特性,学生就一定会对这样的作品有新的认识,从而更有兴趣了解西方文化,掌握更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
陈琳老师和王蔷老师在讲解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之课程性质时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二者不可偏废,强调英语教学必须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师应通过《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辩证统一的
工具性着眼于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运用,以体现能力为主。英语是公共交流工具、学习工具、思维工具,由个人掌握,可以共同使用。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着重英语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英语课程中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心智发展,人格升华,体现德育为先。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是重视人的文化。可以说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与途径,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载体与灵魂。只有明确了“双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才会淡化知识本位的教学,走向或者是用心思考“双性”并举的重要性;才不会过于强调单词、短语、句型一类的纯知识技能操练,即强调其“工具性”;不会片面强调“人文性”,即过于关注文化差异、挖掘文本思想教育等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染熏陶;在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积淀人生阅历,丰厚文化底蕴,端正价值观与世界观,又注意到必要的知识技能(听说读写)学习,使二者合一,高度统一。
二、提高人文素养,凸显“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取向
学生是人,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等。教师应把学生当做一个个鲜活的、具有极强可塑性的人对待,既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工具性要求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理念),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经师”。人文性要求英语教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参与体验、感悟积淀、实践创新等能力与感恩、爱人等思想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与处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引导者”。新版课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对英语教师的身份进行了重新定位:不仅是用英语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老师,而且是用英语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老师,引领学生在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来源于教师的人文底蕴的丰厚。英语教师要在不断进行专业充电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大量的阅读中汲取滋养心灵、性情等营养元素,获得打开眼界、视角与突破固定思维模式的启迪。所培养的学生不再是仅会考试的机器,追求分数的优秀,高分低能,冷漠无情,没有理想,缺乏大志,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而是具有“综合人文素养”,心理健康阳光,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新课标提出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本意或许就体现于此。
三、挖掘隐形资源,生成“双性”精彩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教材中显性资源的使用,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形成必要的技能,又要正确而适度地把握、挖掘文本中隐藏的、积极的思想内涵,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畅游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体会感受文本的内涵与价值;更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运用文本,拓展文本,创新文本,实现自我升华、自我超越。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以文“化”人、使人“文”化的境界。
教师带领学生畅游文本时,只是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生生观点的撞碰中感受、理解、领悟文本的内涵与价值还不够,还必须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创新文本。例如在7B教授有关宠物的一课时,课本中学习了许多有关动物的名词,许多学生都喜欢看《动物世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其中的一句话是“They are our friends.”,学生学习知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怎样避免出现灭绝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濒危动物,从而达到促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的目的。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英语教学就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同时也要完成社会给予我们的“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社会,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