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视阈下高校专业认知教育探析

2013-04-29 21:36:08孙翔洲陈铁军黄营满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校

孙翔洲 陈铁军 黄营满

[摘要]现代教育视阈下,通识教育的提出并没有改变,反而加强了专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文章提出了专业认知教育概念,并从教育的必要性、性质和目标、内容和要求、实现途径、实施保障等方面,对专业认知教育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现代教育视阈 高校 专业认知教育

[作者简介]孙翔洲(1976- ),男,甘肃定西人,长安大学,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陈铁军(1969- ),男,陕西渭南人,长安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西安 710064)黄营满(1972- ),男,湖南东安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永州 42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R09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67-02

一、引言

现代大学教育旨在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培养既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的人才,包括优秀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为了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我国高等院校日益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创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基于反向推动原理,通识教育的提出和倡导并非削弱专业教育,反而强化了我国高校以专业教育为重的传统。在现代教育视阈下,学校办学特色体现为学科专业建设,高考填报志愿纠结于专业选择,单位选聘人才侧重对专业能力的考察。对于具有特殊成长背景的新一代大学生而言,顺利度过大学生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专业教育是关键。基于现代教育视阈下专业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专业认知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二、专业认知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阶段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理解和思考较少,可能只对一些基础专业、传统学科有所了解。报考志愿一般由教师或家长指导,往往受社会上关于冷热门专业观念的影响和误导。现在社会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导致其来源的不可靠性,从而导致盲目的选择或抵触,有的学生还被调剂了专业或者学校。许多学生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是“被选择”的结果。因此,他们进入高等学校后,对所在专业通常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甚至对专业产生困惑或抵触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新生对专业的认识大多是从学长的咨询中开始的,而上一级学长对专业的认识不见得全面、系统、客观、深入,或许也是一知半解,可能还会让新生对专业产生怀疑或否定情绪。盲目的转专业趋势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转专业制度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革新和进步,而且更加尊重了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的体现。但学生只是以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所学专业的课业压力、所学专业的是否冷门及其就业前景等作为主要标准,并没有准确理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能综合分析、全面评价各种因素对专业的选择,因此专业意识淡薄的新生难以做到理性地面对转专业的发展机会。

专业认知教育是专业教育对于心理学的应用,处于学业发展的基础位置。但在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却是空白,因此学生步入大学后,急需补上这一课,才能发展学业,并为将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专业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对专业的认知、热爱和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就业能力。如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专业,树立肯定、积极、清晰和系统的专业思想,热爱专业学习;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并克服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矢志学好专业,终生忠诚并献身于所学专业,专业认知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势在必行。

三、专业认知教育的性质和目标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专业认知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先导和基础,旨在认识专业。狭义上的专业是指高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所开设的学科门类和专业;广义上的专业是指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岗位。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规律,但对千差万别的专业进行认知的规律却是相同的。专业认知教育是专业教育对于心理学的应用,从心理学角度强调学生对专业的态度、思想和情绪,是决定专业学习努力程度、方向和学习效果,以及确定职业目标和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专业认知教育是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学习的入门教育,是帮助学生开启学术殿堂的金钥匙,需要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专业认知教育旨在唤醒学生的专业意识,培育学生的专业思想,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逐渐产生浓厚兴趣,教育学生忠诚于所学专业,为所学的专业倾注全身心的热情和毕生精力,并对将来从事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产生强烈的向往和认同。

通过深入系统的学科专业及与之相关的职业认知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并从前辈突出人才的经历、贡献中生发专业自豪感、满足感、追求感,进而稳定专业思想;让大学生适时调整自己,将自身追求转化为苦学专业的实际行动,打好专业基础,为将来就业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专业认知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专业认知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认同感和忠诚度,及时化解因遇到专业学习困难等情况而产生的厌学情绪。专业认知教育要符合以下教育规律的要求。

1.要有重点,主要针对大学新生。高校要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堂课,对新生进行系统的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展望,使其对所学专业充满信心、产生兴趣,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美好憧憬。在新生入学时,要进行专业满意度调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报考专业的动机、原因及对所在专业的满意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专业认知教育方案。

2.要循序渐进。高校要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入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分阶段、分步骤、由浅入深地进行。新生刚入学时,还没有接触到专业,并不了解所学专业属性,盲目地接受外界影响,对专业做出偏颇或者错误的判断,对此学校要及时进行干预,将专业认知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本阶段重点。随着专业学习和实践的推进,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在实践中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可能会使其从开始对专业的无所谓、不确定态度,逐渐产生消极否定的厌学思想,此时专业认知教育能够帮助其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目标。

3.不可孤立进行。高校要将专业认知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就业指导课与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专业认知与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行业(企业)认知、岗位认知等相互统一、彼此促进。

五、专业认知教育的实现途径

1.学务指导。借鉴国外新型的“一站式”学业指导和服务模式,聘请专业教师组成学务指导组,每组不少于三位教师,组长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共同指导若干名学生。学务指导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课业指导、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不断探求未知领域的意志品质。学务指导的起点在新生入学教育,由承担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经验丰富的学务指导专家,开启专业认知教育之门。通过系统的学务指导,把来自当代特殊成长背景的新生,快速带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2.课程建设。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增设或完善专业导论类课程。课程安排尽量前置,排在专业基础课前,最好从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要组织本专业的专家教授编写相关讲义和教材并主讲。尤其要重视新设专业及所谓“冷门”专业的专业导论课程建设。依托专业导论类课程,可以唤醒大学新生的专业认知,疏导其不良情绪,是专业认知教育的有效途径。

3.专业介绍。系主任是专业培养的负责人,必然是专业认知教育的导师。新生一入学就要详细介绍专业的培养方向,介绍专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走出迷茫。还要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段性需要,每学期给学生按年级至少各作一次专业介绍,讲授有关专业学习问题、专业前沿动态、就业前景等,并答疑解惑,不断启发学生钻研专业的探索精神。

4.院长讲座。院长要充分发挥其学术上的引领和凝聚作用,每学年面向全院学生至少作一次有关专业认知的学术讲座报告。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通俗易懂的讲座报告,带领学生步入神圣的学术殿堂,强化学生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专业思想不断加深,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清晰,对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5.专家励学。要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通过大家名师讲述其在专业领域长期探索中获取真知的鲜活案例,激励学生立志学好专业,使学生在前辈突出的成就面前真切感受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6.个性辅导。新生一进校每个班配备一位专业导师,给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定期安排教授接待日活动,并将有关教授研究方向、专长及接待时间、地点等信息提前在校园网上公布,以便学生有选择性地得到教授面对面的指导和点拨;开展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活动,融专业认知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解决学习问题与解决思想态度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专业学习,树立“学生应以学习为本”的思想,使其端正态度,充满信心,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专业学习中。

7.学长传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将学生中的优势资源引入专业认知教育。新生一入校,组织本专业高年级优秀学长或研究生传授专业学习感受、心得和经验,使学生将其对学长的“崇拜”转化为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积极推进高低年级学生专业交流进课堂活动,每学期每个专业至少举办一次,由高年级的学生向低年级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并就有关专业学习问题展开讨论。

8.专业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要突出专业实践在专业认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等教学培养计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的育人作用。将专业实践与“挑战杯”竞赛、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相结合,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扩展延伸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

六、专业认知教育的实施保障

在学校层面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纳入教学改革计划,纳入整个专业培养计划,成立专业认知教育指导委员会,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教务处、学工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院(系)院长(主任)担任委员。专业认知教育由教务处负责协调,学生工作部门积极配合,各学院(系)负责实施,承担学校基础课程教学的院(系)负责全校公共基础课的学务指导教育。尤其要重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方案,给予相应的学时和学分,并在学生成绩单中以不同形式体现出来。

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专业认知教育将会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纳,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发挥重要的导引作用。

[参考文献]

[1]汪育文.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亟待加强[J].文教资料,2010(12).

[2]蔡笑,常婧莹.基于高职生专业认知教育的重要性及其起步最佳时机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9(10).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2:37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8:56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2:12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6:22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9:43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6:34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