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小说《沙堡》中“隐性师者”形象与道德主题的阐释

2013-04-29 19:06张晓敏王旭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沙堡艾丽丝默多克

张晓敏 王旭

摘 要:“善”是艾丽丝·默多克始终追求的终极光源,也是默多克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人会陷入各种迷惑和臆想以至过分沉溺于自我而迷失方向。默多克通過她的作品揭示了:只有走出“迷惑”,经历适度的“关注”,最终才有可能走向“善的真实”。《沙堡》中的布勒德亚德作为一个“隐性师者”形象出现,有他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如何理解布勒德亚德的“隐性师者”形象,师者这种“隐性”的存在以怎样的方式引导着小说中的其他迷惑者走出迷惑、走向善的真实以及由此揭示出默多克本人关于道德的思考将成为本文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艾丽丝·默多克 《沙堡》 隐性师者 善 道德

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哲学家。作为一名当代女性小说家,默多克的关注视角和写作领域没有受性别的局限而沉浸在女性的身份认同和自我书写中,而是更多地关注对全人类全社会都至关重要的道德问题。在探讨默多克到底是一名小说家还是哲学家的问题上,可谓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研究默多克的小说和论著都不能避开道德哲学的观点。柏拉图善的理念在默多克的作品中得到了展现。“默多克道德哲学的中心就是对善的定义以及如何用善的光芒来指导和提升生活。”{1}本文在阐释默多克善的道德主题的同时引入一个在默多克小说中普遍存在但常被忽视和讥笑的人物形象——“隐性师者”。他们本身不是“善”,而是能找到接近“善”的方向并能坚持不懈地走向“善”。

《沙堡》以威廉·莫尔和南夫妇二人平凡乏味的家庭生活开始。莫尔是学校的一名艺术教师,没有宗教信仰,但心中却保留着一个永恒信念,即人一定要讲真话。在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这一信念却被无情颠覆。南是一个典型的悍妇,脾气乖张,刁蛮跋扈。二人单调乏味的生活随着蕾恩·卡特的突然闯入而改变,莫尔与蕾恩的“所谓爱情”把故事推向高潮。在爱情面前,莫尔无法自拔并近乎疯狂,但软弱无能、胆小逃避的个性却也展露无遗。小说中每个人都纵容莫尔和蕾恩的关系,尽管这种关系是具有破坏性的。但在布勒德亚德的眼中,这种关系却是自私不道德的。布勒德亚德这个不起眼的次要角色,是小说中难得一见的善人,在求善的道路上远远地走在其他人前面。“善”作为一种品质本身是抽象的,只有将“善”的形式以其他某种实体展现出来才可让人理解“善”并释放出原本属于“善”的强烈光芒。

默多克在解释“善”时借助了对她来说意义非同寻常的柏拉图的“洞喻”,并在原有“洞喻”的基础上重写“洞喻”,把囚徒的阳光之旅称作求善的道德朝圣之旅。洞穴里面向墙壁的囚徒看到身后火焰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本能地陷入臆想。后来终于有人集中精力,经历关注后,发现影子不过是虚幻的存在,真正散发出光芒的是那灵动闪烁的火焰,于是开始荒唐地膜拜火焰,以为那投射出影子的火焰就是“真实”,火焰有太阳的某些特质,是发光发热体。这些人虽然经历了关注,但仍然沉浸在主观的“臆想”中,因此他们依然无法见到“真实”的真面目。而最终冲破黑暗的洞穴,从自我建构的对影子和火焰的膜拜中挣脱出来来到洞口,见到刺眼的阳光,能够坦然无畏地接受现实并追寻着太阳的方向走下去的才是唯一走上求善之路的人。默多克通过柏拉图这个比喻来表明,在可知的世界中最后看到的,而且需要花很大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它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2}

默多克说:“善人出现时总是显得很笨拙,只是因为他并不想利用任何机会把自己装扮得时髦漂亮。比起形式,他更在乎真实,因此,他不会总在外表上下功夫。”{3}小说《沙堡》中,艺术教师布勒德亚德是一个不修边幅、不在意别人讥讽和嘲笑的人。他不是小说的中心人物或权力人物,在情节上可以忽略不计,但在道德维度上却不能被超越;在形象上被歧视,但在求善之旅中对善的理解和追求却不容小视。他是一个“隐性师者”。

在词典中可以查考:“隐性”指性质或性状不表现在外的。“隐性师者”即掩盖自我,卑微低下,不善于表现自我特征的师者形象。但师者绝不指向职业,而是道德层面的向善之人。布勒德亚德是一位“古怪的”、“隐匿的”、“卑微的”人。“古怪”需和他的相貌联系在一起;“头颅硕大,黑发笔直,圆脸宽额,脖子短粗,动物般的眼睛大而明亮,鼻子粗糙,嘴唇无形而且微张,走路或谈话时,头前后颤动。”{4}说到“隐匿”,一是他在小说中的角色之隐;二是他的自我隐藏,亦或是自我泯灭。“卑微”则是指向别人眼中的他:形象丑陋,有语言障碍。但就是这个次要的、难以琢磨的角色,让人联系起了默多克关于善的真实的概念。默多克通过笔下的难得一见的善人告诉我们:一个人追求善就是为了善本身,而不是为了“善”以外的任何目的。“善与目的毫无关系,达到善的唯一真正的途径就是‘不为什么而追求善。”{5}

默多克笔下的善要以一种特殊的感官即“道德感官”来感觉其存在,道德源于内心的真实,真实才能向善。从莫尔和蕾恩第一次冒失地闯入布勒德亚德的顶楼小房间开始,布勒德亚德的“隐性师者”形象已经浮出水面,布勒德亚德的房间可以用一个“空”字来形容,是去除自我之后的纯净的“空”,空得让人意外却很舒服。“空”与此时两人心中的复杂感情形成鲜明对比。布勒德亚德在这一情节中没有与莫尔和蕾恩正面交汇,只是一个身影在楼下转了一圈又离开。他未曾开口,也未曾教诲,但“善的真实”却以“空房间”的形式得以呈现。“真实”也会以其他形式展现出来,关键看你是否能冲破臆想,全心关注。

布勒德亚德作为“隐性师者”在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出场都是围绕着身处迷惑中的莫尔和蕾恩展开的:从第三章以空房间的方式启示莫尔和蕾恩到第九章以眼神、微笑和动作来警醒,再到第十三章与莫尔的正面交锋。仿若布勒德亚德可有可无,但他的每次出现都不是徒劳。这个深切关注他人的人,几乎对于每件事都是坦诚己见。他的言论尽管有时让蕾恩和莫尔都很不自在,甚至让莫尔恼怒,但他们却不得不由衷地接受并感念,而蕾恩更是最终认识到了布勒德亚德的权威。

通往光明的灵魂之旅是一个不断抛弃虚假意象的过程,这些意象有时会变换姿势迷惑世人。布勒德亚德不是操纵者,而是旁观者和局外人,一个透过迷雾想还原事物真实的向善之人。布勒德亚德不轻易开口,一旦开口,每句话都述说着真实和道德,他更像是“默多克的哲学代言人”。只有布勒德亚德敢于站在非道德的对立面与之抗衡并不计后果和得失。默多克曾批评现代人的自私本性,尤其在追求“自由”方面。对布勒德亚德来说,只有完全排除自私自利的想法或行为,个人与他人的自由才有可能实现。

在对“善”的理解中,默多克把善比喻成像磁石一样来自遥远的、非个人的、强大有磁性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力量。柏拉图“洞喻”最完美的意义正是向人们揭示了善的理念这一强大光源。迷失的人若想在道德维度上得到提升,他们需要转身寻求出路,能冲破臆想拥抱太阳的人才有可能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6}“善”是超验而不可界定的,又是无边的现实存在,因而人永远无法完全地把握“善”。仿若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太阳下生存,也能在太阳的照耀下看到外界事物的存在,但我们却无法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看到太阳下的全世界。但是“善”是一股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师者正朝那股力量迈进,也试图带动那依然沉浸在洞穴中臆想的人们走向“善”。默多克通过布勒德亚德这个“隐性师者”形象地告诉我们善人出现时不会乔装打扮自己,比起形式,他更在乎真实。所以说,从布勒德亚德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大放光彩的真实。

{1} George Steiner, “Foreword” in Peter Conradied, Existentialists and Mystic: Writings o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M].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97:xi.

{2} 柏拉图.理想国[M]. 郭斌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72-276.

{3} 范岭梅.善之路:爱丽丝·默多克小说的伦理学阐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91.

{4} Murdoch, Iris. The Sandcastle [Z]. Middlesex: Penguin Group, 1957:71.

{5} Iris Murdoch: “On ‘God and ‘Good,” in The Sovere-ignty of Good,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0:71.

{6} David Tracy, “The Many Faces of Platonism,” in Maria Antonaccia and William Schweikered, Iris Murdoch and the Search for Human Goodness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56.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176号)

作 者:张晓敏,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大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王旭,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沙堡艾丽丝默多克
默多克和杰莉·霍尔
寄居蟹的快乐生活
堆沙堡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哥特元素探析
燕南飞
堆沙堡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默多克老当益壮的最佳诠释
默多克的十个重要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