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应面向社会生活

2013-04-29 18:56韩志成
考试周刊 2013年50期
关键词:生活教学学生

韩志成

摘 要: 地理新课标准明确提出地理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生活化。如何使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实践表明: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教学延伸

一、教学目标渗透社会观

这里所谓的社会观,即指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观念和思想意识。在地理教学目标中渗透正确的社会观,对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起积极作用。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认识领域渗透,主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首先,教师要从教材中把握社会纵向变迁与横向联系的知识点,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有关生活常识;其次,教师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补充有关社会新信息,渗透商品、效率、改革、竞争、合作、自主等现代社会意识,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活常识;最后,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经验的作用,处理好旧知与新知的关系,促使学生不断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社会。

2.从情感领域渗透,主要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法制观念等。道德情感与法制观念对人的社会行为起导向作用,道德品质不良,法制观念淡薄的人,必然是社会的不适应者。因此,教师应着眼于社会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3.从技能领域渗透,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生活常识、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学中,首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其次要组织各种活动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社会交往技能、独立完成某一任务实现社会效能的技能、在社会活动中自我情感调控的能力等。

二、教学延伸促进社会化

为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小天地,而应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外实践作为地理教学的扩展与延伸。

1.开展课外实习活动。通过课外实习活动,比如在教学“天气和气候”时,我要求学生关注每天的天气和漳州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并做好天气日志的记录工作,细心观察天气和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并算出每个月的平均气温,作为总结当地气候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同时我还让学生开展调查活动,要求学生观察冬天里大棚蔬菜的生长情况,到大棚内现场了解大棚内蔬菜生长的温度、湿度,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可以改变局部的小气候,可以利用局部气候为人类造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组织及教学设计提出了明确的指向性要求,必将对未来的基础地理教育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使地理成为一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利的学科。

2.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实际生活技能。如在炎热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我国寒冷的北方人们喜欢穿深色的皮毛制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青藏高原,牧民们往往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从饮食上来说,我国历来有“北面南米”之说,这与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有关;从住房上来看,我国内蒙古草原牧民多住蒙古包,黄土高原的居民住窑洞,北方居民房屋内有土炕,南方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以竹楼为主。这与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有关。人们出门远行我国沙漠地区的居民用骆驼,冰天雪地的高寒地区用狗爬犁也与地理环境有关,等等。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学应拓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不应脱离生活,而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

3.创设实践体验情境。现行课堂教学知识获得和运用的方式都不直接接触客观实际,只直接接触经过抽象加工整理而成的文字、图形、表格等“书面材料”,缺少直接经验的过程和真正的体验。学生在亲自操作中体会到该“如何做”,自己亲自核实一下,并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这要比在现成的著作中或在一本教科书中搜寻答案更有意义。这种“真正的体验活动”是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宗旨。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得到提高。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实践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4.体验社会行为。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死背硬记,缺乏深层次的疑问,如用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众多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定律、法则或理论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是什么?这些知识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而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因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具有社会影响性的活动。如“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宣传。这样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能,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12.

[2]毕淑芝等.当今世界教育思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8.

[3]王民.国外地理教育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7.

[4]王树声.王树生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9.

猜你喜欢
生活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漫生活?阅快乐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生活感悟
学生写的话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