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折纸活动策略初探

2013-04-29 18:30王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幼儿

王菊

摘要:折纸活动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发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本文运用陶行知教育指导思想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题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等多种途径,让孩子在折纸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幼儿;折纸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21-03

折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孩子们喜欢的手工游戏。它通过折、叠、剪、翻、拉、绘画等多种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益活动。幼儿期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时期,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折纸活动正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发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那么,如何引领幼儿自主地融入到奇妙的折纸世界中,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并保持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乐于学习、积极创造的动力。培养孩子对折纸的兴趣,并让孩子对折纸始终保持兴趣是折纸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

1.创造美的环境,激发创作兴趣。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审美情操,注重室内外环境的装饰与布置,为幼儿营造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去欣赏、去理解、去感受、去发现。如,为了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在活动室悬挂一串串彩色的千纸鹤,在“娃娃家”的花瓶中插入一朵朵鲜花,在种植区用一个个心形剪纸装点花盆,我还把活动室的墙面布置成树林场景,上面黏贴折纸作品小鸟、小兔、松鼠、蘑菇、花朵等。我还专门开辟了纸艺展示区,其中包括范例欣赏、折纸示意图展示、幼儿作品展览等,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加强了幼儿对美的视觉感受,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2.营造自由、愉快的创作空间,增强创作兴趣。陶行知指出:“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基础。”让孩子有动手的机会,他们的好奇心才能得到满足,孩子只有在动手中才能获得成功,成功后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的热情,使其创造力得以更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为儿童提供动手操作的环境与物质材料。在我班的活动室中,设置了专门的折纸区域,其中投放了各种形状的彩纸,以及学过的、没学过的折纸示意图等。在餐前饭后,幼儿可以聚集在折纸区专心的折纸,使孩子有机会进行自我管理,得到自我锻炼。在折纸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困难,《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通过多方面努力解决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活动和结果。”因此我积极鼓励幼儿与同伴或老师共同探讨问题,正如陶行知所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如,在折蝴蝶时,幼儿在翻转这一步遇到了困难,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研究示意图,并引导幼儿自己试着折折看。当有孩子折成功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让已经学会折纸的幼儿做小老师,增强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激发其他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而且也使幼儿增强了自信。当孩子们看见自己的一件件作品诞生、展示时,都会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允许孩子经常性地折纸,让孩子自由发挥、自主创作,营造宽松的氛围是有效开展折纸活动的重要手段。

二、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题材,生成适合的操作内容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因而在教学中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以及日常生活有联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可以让孩子产生表现的欲望,使他们能在创作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1.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激发创作欲望。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折纸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手工游戏,一张轻轻薄薄的小纸片,通过折、叠、剪、翻、拉、绘画等多种手段,可以变幻出各种生动可爱、富有情趣的物体造型。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折纸作品作为教学内容能激发其好奇心、主动尝试的愿望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折裤子”这一教学活动时,幼儿学会了裤子的折叠方法。在自由摆弄裤子时,我发现有一位孩子把两个裤脚撑开,手指伸在裤腰处,把裤子变成了一只尖尖的大嘴巴,他兴奋地向同伴展示:“你看,我把裤子变成嘴巴了。”听了他的话,其他孩子也跟着他学。我用惊奇的口吻说:“哇,原来我们折的裤子还可以变成其他的东西啊?”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一件件富有创意的折纸作品呈现在我的眼前,有小丑帽、小船、飞机、房子等等。孩子们在纸的世界里寻找着自己的快乐。

2.选择幼儿身边的题材,拓展创作素材。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这就是说要以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教育。为此,我们着力捕捉传统节庆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素材,将折纸与节日文化完美整合,赋予折纸更多的内涵。农历二月十二,是我国民间所说的花神节,是百花的生日。这一天也叫花朝节,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纲要》中指出:选择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而插花工艺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亲近所形成的艺术,于是我设计了《制作花篮》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学习用纸折出迎春花、兰花、荷花,用吸管当花茎,制作出立体的花卉,并尝试把自己制作的花卉插进花篮,体验到了插花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到了插花艺术带来的美感。又如在春节、国庆节、中秋节等孩子们折出各种美丽的花朵、爱心、小鸟等点缀环境,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孩子在折纸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气息,在节日氛围中潜心折纸创作。

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陶行知曾经指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基本方法是“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因此,我为幼儿的折纸活动创设了多种途径,让孩子多动手、多动脑,在操作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1.折纸与故事有效结合,挖掘创作元素。幼儿时期,故事能激发幼儿兴趣,发挥幼儿想象。而且《纲要》中也指出要各领域互相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开展折纸活动时,我们选择经典的童话故事,从中挖掘折纸元素来开展教学活动。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故事背景下,幼儿用彩纸折出青蛙、金鱼、螃蟹等故事形象,并添画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背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每一张作品组合装订成一本图画书。在创作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中角色的理解为折纸作品增添不同的配饰,如,给青蛙妈妈画上花头巾,给鸡妈妈画上围裙,给金鱼画上鳞片,给乌龟的壳上画上花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情节生动、有趣。由此可见,故事教学在幼儿折纸活动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利用多元创作手法,延续创作热情。①丰富操作材料。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形形色色的材料,不同材料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通过操作不同的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更多的快乐。如,在开展《向日葵门帘》这一活动时,我给幼儿提供透明塑料杯、钓鱼线、彩纸等操作材料,让幼儿学习折向日葵,并将折好的向日葵粘贴在透明塑料杯上,最后用钓鱼线将杯子串连起来,挂在娃娃家,美化娃娃家环境。在制作过程中,幼儿根据纸张的色彩特点,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不同风格的搭配。此次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又鼓励了幼儿的大胆创造,利于艺术思维的发挥。②丰富表现形式。利用折纸作品进行平面粘贴,画面会呈现半立体状,再添画一些适合的背景就会呈现出一幅漂亮的美术作品。一开始幼儿只是折一些简单的作品,以绘画为主,如,折一条小鱼,添画气泡、水纹和水草等。到后来,幼儿学会的折纸作品渐渐增多,我们就让幼儿尝试将折纸作品进行组合,适当添画背景完成作品。如,在开展《美丽的森林》这一活动时,幼儿将学过的树叶、小花、蘑菇、小鸟、蝴蝶、房子等有选择性地粘贴在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手工作品,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是那么丰富,那么有趣。

实践证明,运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指导幼儿折纸活动,能让我们的孩子爱上折纸,同时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当代幼儿的实际灵活运用。我愿在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继续积极探索,积极维护孩子的创作萌芽,使我们的孩子在奇妙的折纸乐园中快乐徜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胡晓峰,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廖义军.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浅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

[4]诸琴芳.让孩子“爱”上折纸[DB/OL].(2010-11-22).

http://www.xzjy.com.cn/ReadNews.asp?NewsID=5242.

猜你喜欢
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