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自觉锻造爱学生的能力

2013-04-29 16:54陈德福
考试周刊 2013年53期

陈德福

摘 要: 针对报道的教师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失范行为导致学生伤害的事件,舆论无一例外地指向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丧失人伦,无不诛之而后快,呼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作者认为,教师的失范行为固然可恨,必须坚决杜绝,然而不帮助教师形成“爱学生的能力”,仅靠师德师风教育,绝不能从根本上清除诟病。

关键词: “爱的能力” 教师失范行为 师德师风教育

爱学生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广为认可和接受的教育铁律。其实,没有哪位教师真正讨厌学生、憎恨学生。之所以会做出违反师德要求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失范行为,是因为希望学生好——行为好、学习好,是对学生的过错行为的矫正,只不过采用了错误的方法改变学生的错误行为。这样的教师失范行为往往被学生、家长及舆论定性为丧失教师职业道德的恶劣行为,当事人往往觉得十分委屈:“我的确是为学生好啊!”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必定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这是必需的,可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除了极个别恶性摧残学生的案件外,常见的教师失范行为更多的并不是他缺乏爱心,而是面对学生屡屡犯错、屡教不改的偏差行为感到“黔驴技穷”,一时冲动采取了极端手段和方法。没有爱心当然不行,可光有爱心却缺乏爱的能力也不行。因此,笔者认为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提高教师“爱学生的能力”,教师只能在拥有“爱的能力”后,才能以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笔者认为,教师应自觉培养以下六种“爱的能力”。

一、读懂学生的能力。任何一个学生做出偏差行为,一定有其原因,哪怕是看似“无厘头”的行为。比如,同样表现出攻击他人的行为,促使他这么做的原因却可能差别很大。有的是因为平时同学们不理他,不喜欢跟他一起玩,他攻击别人只为有人“理”他了,而这个“理他”又可能是因反感而反应为更重的伤害行为;有的是因为老师或是同学对自己不公正对待而做出的报复行为,以此发泄不满引起广泛关注;有的是对旁人受到在他看来过多的关爱、关注而产生嫉妒心理,对其进行攻击……如果看到学生攻击别人就简单认为他思想品德败坏,以故意伤害同学取乐,那么很可能误解他,接下来的教育行为就难以进行,不能取得效果。

二、洞察学生的能力。教育无小事,且生活中无时无刻存在教育契机。课堂上学生细微的神情、细小的动作透露出或是疑惑、或是释然、或是质疑,甚至身体不适,如果老师能在瞬息间发现它们,又十分愿意了解它们,进而表达对学生的等待、关注、询问、关爱……那么,学生还能不对老师尊敬、佩服、爱戴?教育教学效果还会不好吗?

三、理解学生的能力。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同理心”,简单说就是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其此时此刻的心情、情绪、感受,然后如实表达出来。当然不一定是赞同他。如果真能做到,那么学生会从内心由衷感到老师真“理解我”,老师“懂我”,才会把老师当做可以信赖的人,从而愿意跟你谈心。否则,老师是很难打开学生的心扉的。学生年龄越大越是表现突出。

四、宽容学生的能力。学生天生禀赋各异,接受知识有快慢差别,努力程度不同,学习结果必然存在先后不一。对于行为习惯不良、违反纪律、消極懈怠等的反复,也是必定存在的。这正是老师实施教育的关键所在。老师需学会宽容学生,允许反复,要锻炼自己的耐性,等待学生成长。

五、顺畅谈话的能力。儿童教育专家宋承昊老师说过: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笔者曾对初中学生亲子关系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于父母长辈絮絮叨叨的叮嘱、提醒、说教、警告无不厌烦,甚至抵触。可是他们全都明白父母长辈是希望自己好,也都能接受那些道理。那么为什么父母长辈“好心没好报”呢?就是因为他们在不恰当的时间以不恰当的表达方式讲那些“正确的道理”,结果事与愿违。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一位老师对作业没有完成的学生说:“为什么不完成我的作业?”姑且不说这位老师没有询问该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这个大忌,作业怎么是老师的(“我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本该做的呢?

六、善于学习的能力。当今,终身学习观念深入人心,强制推进的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也是如火如荼进行着。可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师的教育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呢?笔者认为核心在于:只看到名家、名师是怎么做的,而没搞明白这些名家、名师为什么可以做成及他们成名前是怎么做的。也就是说之所以那么做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包括学生、自己、家庭的)。教育工作机械照搬的结果必然是“南橘北枳”。我们常说要学会在实际工作和读书中善于感悟、反思、总结、交流。如何“善于”不弄明白,那么他山之石则未必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