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摘要】作为老师,除了传到授业解惑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情育”、“美育”的培养教育。因为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本身都渗透着“情”和“美”,语文教师的功能在于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美的教学语言,在“润物细无声”中感知、动情、移性,进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情育和美育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育;美育
【背景】学校的教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教改所推行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主动权交回给学生,无疑是正确的思路和方向。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参与者甚至是组织者后,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因为给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就变得十分有限了,所以课改后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多是落实课文内容和解题方法等,而对学生的“情育”、“美育”却较少甚至没有涉及了。
作为母语教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渗透着“情”和“美”,西方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要是着眼于语言的简便性,那么他就是一种事物的抽象替代符号,而如果着眼于其无穷魅力的话,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和热情的象征”,一语道破语文教师的功能决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词义、语义,更要让学生通过抽象语义提供的特定的审美意象的有关信息,去把握形象画面、文章情节的内在含义,使之步入由语言创造的情的世界,大量情的感受,又使学生产生向往情、追求情的心理倾向和以自己的情去表达歌颂美的愿望。
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在应试教育陈旧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老师把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所谓知识点的挖掘上,其结果就是学生尚未有暇领悟,教学已结束。缺少具体感知和想象的闲暇,只一味的理性分析,学生只能是望“文”而叹了。
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主张文道统一,要求学习者读书做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通过后天的“习染”修身养志,以至“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克已”,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屈原注重“内美”,司马迁讲“忍性”,诸葛亮“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等等,他们莫不是通过读书学习,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这些美育思想,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把读书与美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情感的陶冶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学要注重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美育和情育是互不分离的语文教学因素,美是诱发情感活动的主要因素,情是欣赏美寻找美的源泉。
可见,语文教学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美。
一、以美妙的形式诱导高尚的情操,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一)美的教学语言,在“润物细无声”中感知、动情、移性。
注意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这不是一个新观点。教师合乎规范的、生动幽默的、优美的语言在教学中往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的作用。同时也可看作是美育的途径之一。学生在课堂中(以及课外)感受教师的语言美,使他们不仅领会并受到感染,发生情感上的交融,学生自身因此产生对语言美的追求。因此学习的榜样就在讲台上。
无论在课内不是课外,都要非常注意在学生面前谴词造句,美化语言,以此感染学生,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互动和美育效果。具体做法可以是:
1、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置身其中,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效果。或以良好的音质、恰当的语速、富于变化的语调、适中音量的语言、美丽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以及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美的熏陶。或者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的句型、语调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领略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悦目的《荷塘月色》,在涵咏中,领略知识分子在黑暗的年代所保持的高风亮节,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中的“穿”、“拍”、“卷”,用语雄劲凌利,表现出冲破一切阻力不可扼止的伟丽,让人隐约可见当年赤壁大战的激越雄壮,在豪壮中学习一代文豪在困境中突围的旷达情怀。
2、在作文指导课中,当对作文新知识的讲授以后进行练习时,可以这样激励激励学生:“拿出你生花的妙笔,插上你想象的翅膀,任自己在一方格子里翱翔。”
3、上课伊始,有时学生的心绪不够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为把学生的注意力真正转移到课堂上来,我会吟一首词作为课堂的开始,比如:“曾记昨天,上课非常投入,兴尽课堂中,进入思想深处。何故何故?今天失常无数。”
4、单元检测、期中考试成绩比以往稍好,可告诫学生不要骄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成绩不好时,可以这样鼓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等等。
5、我常这样鼓励学生:如果你做不了太阳,那你就做一颗星星,发出的是自己的光;如果你做不了雄鹰,那你就做一只笨鸟,但你必须先飞,才能赶上人家。
教师语言的美必须外在体现,具有韵律美、意境美、哲理美,这样才能深入学生心中,产生美育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三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二)美的音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它能很好地激发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想象力。托尔斯泰曾说过:“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选取与教材的语言风格、艺术意境相吻合的音乐、歌曲,把它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就能很好地创造出美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愉悦,取得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例如讲授《春江花月夜》一课,我就恰当运用了音乐手段,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我选取了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一边播放乐曲,一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成功营造了一种与诗歌相应的氛围。朗诵一停,学生便情不自禁地鼓掌,纷纷要求再听一遍。这时,我便顺势让学生划分诗歌的停顿节奏,指导朗读,并让他们在乐曲声中练习朗诵。学生们都朗读得很有感情,很投入。正是这种美的情境的感染,学生由讨厌背诵,变为爱诗乐背。
在美妙的音乐中,搭起联想、想象的桥梁。使文学,这种语言艺术以形象性描写诉诸学生,在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了美的享受。
我们说,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美的教学语言、美的音乐来营造美的课堂氛围,渗透美育,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观,提高审美品位
在当今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快餐文化、网络文化以及外国动漫的盛行,年轻一代的文化品位逐渐下降,许多学生对于高雅的语言艺术已经产生距离,甚至认为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作为国语教学者,不但传授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蔡元培先生曾非常明确地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语文的文化功能正是具备了这两种不可或缺的要素。学习语文的同时学生多在直觉形象中感知、体会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各种道德修养的美。针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教师应早未雨绸缪,用文化教育去培养一代具有健康心态的个体,在促进学生个体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审美能力的发展,使之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思维方式,以适应日益物化、科技化、理性化的环境。让学生从有限的物质世界里超越出来,摆脱单纯的物欲、情欲,脱离低级趣味,在审美的世界里获得无限的心灵自由,这大概比教几个字词更为重要。
语文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诗话的哲理,是在生动的直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尽管一些语文作品是虚构的,但它往往能深深地打动人心,而且往往能深刻的揭示人生哲理和历史真理。像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那样对许多哲理的揭示,对人间万象的描述,其真实性和深刻性是当时许多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凭借逻辑思维所无法达到的。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创新能力决不是单纯的理性创造能力所能包括的,语文的感性也是一种重要的创新能力。对于一门与人的成长有着最紧密关系的母语教学,如何利用自己占据的特殊位置,在教学中以艺术的手法加以“情”教育、“美”教育,放飞学生心灵的自由,以“情”“美”熏陶近异化的学生的灵魂,使之充满生活活力,让素质不成为“素”质!这是现阶段摆在我们语文教学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甲辰,《论审美素质在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选自《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2]王悦,《学校教师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赵淑华,《美育基础》(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