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自主性的空间和德的培养

2013-04-29 13:48张迎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自主性

摘要:我国目前外语教育中提倡学习自主性,这个概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之一。自主学习是从西方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为基础的一种学习理论,是对知识建构过程中权力的再分配和学习过程中参与角色的再定位,其核心是让学生能发挥思考能力,知道如何学习。而在中国教育历史发展和当代背景下,外语教学就是在语音、词、句、语篇等语言要素内容寻找“语言知识点”,并围绕它们指定大纲、编写教材、设定考试题目,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自主学习实际上就是就是在这些知识空间里展开的流于形式的口号。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诗歌教育汲取营养,诗歌的理解并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诗不同于书本知识和理性的思考,学生在理解诗歌的过程中,体验到诗歌中作者的情感,爱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正是这种诠释的空间能给学生带来自主学习的空间。

关键词:外语教学;自主性;传统诗歌;德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09-02

近年来,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全新学习理论,是对知识建构过程中权力的再分配和学习过程中参与角色的再定位,其核心是让学生能发挥思考能力,知道如何学习。但是现在对“自主学习”的内涵缺乏理解。笔者认为自主学习的问题应该在自主学习的内容上,我们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和空间,学生才能在这个空间里发挥。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本质和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Holec对“自主学习”做了如下界定:学习者自主就是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Dickinson(1987)提出有不同形式的学习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习者自我决定,完全没有老师参与,就是完全自主学习,如果有教师不同程度的参与,即可成为指导性自主。Little(1990)说自主学习是最根本的关于学习者心理结构与学习内容、过程的问题。Benson(1996)把学习自主性分成个人、社会、心理和政治四个不同层次。而蔡基刚(2011)则指出在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上对自主学习理解的偏差。他认为2004年后教材的编排方式是在一页中,课文占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是对当行生词的释义、难句的解释甚至当句的翻译,也就是说学生遇到生词或语言难点根本无需从上下文猜测,根本无需动脑筋,旁边一看注释就一目了然。肖礼全(2005)认为教学内容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语言的本质属性不是交际,而是思维。思维才是语言学习的真正动能和自然机制。

二、外语教学语言观和价值观的发展

外语教学的发展变化是和语言观和外语教育的价值观发展变化离不开的。外语教学的语言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构主义语言观时期。结构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是由语音、语法、词汇等层面构成的结构体系,分别掌握了各个层面的语言成分也就意味着掌握了语言。因此,外语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不同层面的孤立离散成分,如读音、拼写、词组类型、句型结构等。第二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存在于整体的、在一定语境中的语篇中。外语教育的目标不再满足于仅仅让学习者掌握不同语言层面上的孤立离散成分,而是要求他们能够将语言作为存在于不同语境中的语篇来理解和运用。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语言观促使外语教育的目标转向了培养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吴宗杰(2009)从话语认识型的角度考察了外语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过程。他认为今天的外语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认知对象是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发生的三次话语突变中产生,即外语作为西学、文学和语言基本功。这些突变导致外语教育逐渐失去其中国文化身份,割断了语言与思想、价值判断和文化归属的联系。当今的外语教学就是在语音、词、句、语篇等语言要素内容寻找“语言知识点”,并围绕它们指定大纲、编写教材、设定考试题目,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三、中国传统诗歌教育

诗歌的可诠释性、诗歌的互文性。诗是天才的产品,是美的,充满了哲理。诗歌的象征性和隐喻性无疑蕴含着无穷的诠释的空间,诗人把蕴含丰富内容的沉默放在具有召唤性质的文本框架中,这一无言的框架在诗歌中极为重要,正是凭借直接呈现出来的文字框架,未曾说出来的东西才显得无比重要。正如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的著名诗句——“听得见的乐曲是悦耳的,而那些听不见的乐曲则更加悦耳”——可以被视为说出了同样的诗学原理。(张隆溪2006)

诗的这些特点正是现在语言教育中所缺乏的。也许在小学中学,学生对诗歌还是充满激情,有想象力是一种开放的态度。而到了大学里,他们的激情都被工具理性“修理”了,失去了对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感应。正是这种诠释的空间能给学生带来自主学习的空间。诗歌的理解并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诗不同于书本知识和理性的思考,诗是一种诗性或诗意的东西,是需要读诗者参悟的。学生在理解诗歌的过程中,体验到诗歌中作者的情感,爱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中国古典传统诗歌中充满了典故,在每一个文本中都藏有丰富的故事,这和西方学者所说的互文性的概念相近。所谓“互文”指的是存在于其他语篇中的语篇。互文性是不同语篇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一个语篇必然涉及到对其它语篇的理解。中国古典诗歌是互文的典范,即使是给幼儿启蒙的读本,如声律启蒙、三字经、幼学琼林里的一字一句都可以追溯来源和历史,充满了做人的道理。然而在中国教育西化过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以胡适、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评论家,几乎都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如胡适认为“神州文学久枯馁”,封建文学只是一种“艰深的、晦涩的、贵族的、骈俪的文学”;鲁迅认为“新文学方面是在外国文学潮流的推动下发生的,从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有摄取”。1912年设计的中国现代大学方案中把中国古典文明教育的内容全部砍掉,从此,20世纪以后的中国高等教育就把中国古典文明教育的以“封建”、“反动”的名义全部清除出去了。这种反传统的心态在中国教育制度里的体现,乃从根本上造成了我们今天普遍感到文化底气不足的原因(甘阳2007)。此外,诗歌被认为是天才的无意识的创作,由于人类思维和语言的表达永远不可能达到一致性,从而导致了诗歌理解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给我们的阐释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空间。对文本的阐释是需要一种开放的、多元化的姿态的,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作者和文本三者进行对话,都以自己的要求和方式影响着意义的形成。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只能来自所有这些要求的综合、所有这些力量的暂时的平衡和协调一致,来自从视野融合的瞬间产生出来的学识和教养。(张隆溪2006)

我想引用诗人北岛在一本书的序言来结尾:“诗歌在词与世界之间。诗歌是用语言的钥匙,打开处于遮蔽状态的世界。如今,我们正在退入人类文明的最后防线——这是一个毫无精神向度的时代,一个丧失文化价值与理想的时代,一个充斥语言垃圾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行话中:学者的行话、商人的行话、政客的行话,等等;另一方面,最为通行的是娱乐语言、网络语言和新媒体语言,在所谓全球化的网络时代,这种雅和俗的结合构成了最大公约数,简化语言的表现力。诗歌何为?这古老的命题,在当今有着特殊的意义。”“我认为诗歌不仅没有边缘化,反而要占领中心,与上述的两类语言开战。尽管众声喧哗,但其实我们正处在全球化时代的“失语”状态,只有诗歌,才能让我们的舌头得救。

参考文献:

[1]彭雪华.认知视野下的自主学习[J].教育学术月刊,2011(6):102.

[2]肖礼全.走出中国英语教育的历史误区——外语教学的哲学思考[J].外语教育,2003(1):68.

[3]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84.

[4]吴宗杰.外语学科知识谱系学考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4):64.

[5]Thomas S.Popkewitz:Cosmopolitanism and the Age of School Reform[M].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New York,London 2008

[6]甘阳.通三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34-35.

[7]张隆溪.道与逻各斯[M].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2006: 237,256

[8]邹心胜.论外语教育的教育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51.

[9]吴本虎.以发展综合认知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育评价[J].外语界,2009(6):37.

作者简介:张迎春: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跨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自主性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微媒介在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展性教育督导与学校办学自主性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