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中人的政治公共性诉求及启示

2013-04-29 00:44董晓丽吴峰侯春丽
教育界·上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启示

董晓丽 吴峰 侯春丽

【摘 要】在本体论形而上学总体背景下,古希腊、古罗马人将城邦公共政治生活视为崇高的精神追求与自我实现的途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都为此而书写了精彩的篇章。古代人对政治公共性的诉求为当代人政治实践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启迪。

【关键词】古代哲学 政治公共性 启示

一、古希腊人的政治公共性诉求

古希腊本体论形而上学家致力于从众多事物中寻求它们背后共同的本原、始基,在从“多”到“一”“现象”到“理念”“个别”到“一般”关系的追问中形成了古典共和主义色彩的政治公共性诉求。

苏格拉底基于对智者派的批判实现了哲学由外在自然至人内在自身的转向。他基于对古希腊城邦命运的关心与社会正义的追寻提出了“知识就是美德”“无人有意作恶”的人性论断,他眼中的理性知识光芒对情感、意志等非理性要素的遮蔽使其遭致后人此起彼伏的批判,但他依凭为实现美好公共政治生活而付出生命的正直的人格力量而赢得后世的尊敬。

柏拉图以其经世致用的理论风格成为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以形而上学的理念论为基石设计的哲学家王统治的理想城邦正是他的政治公共性诉求的印证。在他看来,建立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至善是实现幸福的源泉,也是众人所拥有的抱负。由此“善”的知识问题成为通向实现所有人幸福的理想之国道路上最切实的本质问题。作为神和动物之间的存在者中最高存在者——爱智的哲人,正是在对真理的孜孜不倦地探索追寻中无限接近“善”的本真而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实体学说是其政治公共性诉求的本体论基石。在他看来,普遍的种和属差是先在的、决定的,个别的可感觉事物是其次的、没有证明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公共性诉求体现在他对城邦生活至上的解释中,他认定由家庭、村坊的依次发展而进化到高级的、完备的城邦是早期各级社会团体自身生长过程的完成及其自然本性的显明,它作为终点必然达到至善。城邦空间不是在无限的物理空间中的一个片段,而是一个规定、一个论说及人之为人理所渗透的居所。城邦国家的政治本性与人类的本性是内在契合的,“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城邦公共生活是美好的、崇高的,私人家庭生活是低下卑劣的,人类通过言说来澄明事物的利害和判断正义与否使得城邦团体异于蜂类或其他群居动物的结合体而能达致政治性。

二、古罗马人的政治公共性诉求

希腊晚期政局的混乱与社会道德的败坏使人们转向了异于公共理性的个人价值理性,斯多葛派与伊壁鸠鲁派的“按自己的本性和普遍的本性生活”是大众政治冷漠心理特点的映照。在古希腊人政治公共性诉求的影响下,出于对罗马共和国命运的关心,西塞罗在哲学与政治的反思中批驳“美德存在于真空”的荒谬而为政治生活实践辩护,“对美德的最好运用在于管理国家,并且是在实际上,而不是口头上,实现那些哲学家们在他们的角落里大声议论的东西。”最值得渴望的生活应是管理大事的经验与研究和掌握其他学术相合的即以哲学开阔其眼界的政治家的生活。“国家乃是人民的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权利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罗马公民通过参加公民大会进入国家政治公共领域,在其中行使制定法律、选举官吏和确定国策等方面的公民权力而获得作为共和国公民的荣耀与精神生活的满足。西塞罗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对人们关注国家命运的召唤正是对政治公共性的诉求,是真正的“共和国之子”。

三、对当代人的智慧启迪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确立了哲学史上的主体原则,实现了古代本体论向近代认识论的转向。主体性哲学高扬人的理性与自我意识,突出强调的人作为主体的价值与能动性。主体性哲学的过度弘扬带来了与古代整体观念相背离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人作为孤立的原子与他人、自然、社会碰撞着。个人本位对整体主义的冲击表现为实际政治生活中自由主义对社群主义的强势。当这种力量甚嚣尘上时,出现了社会整体的分裂与不和谐,政治生活中则表现为权力所有者只为一己之利与大众的政治冷漠症,古代人的国家至上、以政治公共生活为荣耀的整体性理念在当代社会中荡然无存。把对“私”的突显、个人的关注推向极致时引发了当代政治生活中种种矛盾和恶果,浮出水面的黑暗腐败与个性张扬下的人性丑恶让世人触目惊心。许多思想家从理论层面开始为现世社会寻求出路,包括阿伦特等众多哲学家主张关注古代人政治公共性诉求的智慧力量,由此出现了当代思想向古代公共性复归的倾向。

然随时空的流转,古代与当代由本质显露出来的现象已有很大不同,而我们将要去归寻的只能是古代人的精神、理念或一种纯朴的智慧。政治生活公共性诉求是古代人的伦理观念与道德追求,被认为是人本质自然而然的流露与显现,如今多元化异质趋势无法消解,我们只能思考的是如何在“多”中实现“一”,如何能做到“和而不同”,这其中重要的是包括法律、规章、纪律的文本制度的规范与践行,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上移为思想中对公共性的追认,增强启蒙公共文化、塑造公共精神与构建公共理性,重新寻回政治团结与公共认同,保证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3.

[2]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7.

[3]西塞罗,王焕生译.西塞罗文集(政治学卷)[M].北京:中央编译局,2010:5.

[4]西塞罗,王焕生译.西塞罗文集(政治学卷)[M].北京:中央编译局,2010:29.

猜你喜欢
启示
浅析中西方艺术的思想差异与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戏曲表演艺术给予我的启示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