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3-04-29 13:13:05谢燕黄晓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5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信息化高职

谢燕 黄晓燕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当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存在着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学生适应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职业学校应转变观念,改善硬件环境,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改善教学条件,为教学信息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改革;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26-02

所谓教学信息化,是指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完善四项基础,即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建设、教学组织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达到教学硬件环境、教学相关资源、教与学过程、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最核心的教学活动信息化[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但是,纵观目前职教课堂,被动学习的学生多,利用信息辅助教学的少;教学改革存在重申报、轻建设、弱应用的现象,如何推进职教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是每一个职教人应思考的问题。

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不仅是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传统课堂,更是需要上下联动的一项系统工程。职业教育信息化在推进过程中是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对数据库、网页制作等软件使用能力欠缺;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硬件设备配备不足;网络教学资源不足等[2]。

针对上述问题,职业院校应勇立潮头,因势利导,从制度建设、经费保障、考评推优、信息竞赛、职称评定等多方面加以推进,包括加强无线网络、多媒体和电子网络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等硬件环境建设。同时,提高职业院校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集“建、教、学、管”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系统。否则,教育信息化将是“无米之炊”。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加大硬件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谋求多方合作,整合多种资源,加强信息化教学建设保障。

作为职校教师,应加强学科数字资源和平台建设,如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库、电子教材、多媒体素材等,这些作为信息化建设的“软实力”,将成为考核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要方面。职业院校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优化师资结构,以“新”带“老”,提高任课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能有效支持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技术人员队伍,使技术人员与教师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设计课程。职校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四个基本特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创立观念现代化、教材多媒化、教学个性化、资源共享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教育终身化的信息化课堂[3]。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资源和环境的信息化,而在于如何在课堂内外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因此,加强师资培训,转变职校教师教学理念,构建、适应、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重新审视学生课堂管理要求,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

二、构建多样化课堂的几点建议

信息化教学不仅包括在教学中使用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更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课堂教学的重新设计和架构。它包含了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如何让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在“移动、开放、参与”的课堂内外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合作、沟通等核心能力。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近年来,“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在职教课堂中得到了应用,如何将这些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是职业院校教师的共同课题。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抽象性高的理论知识情境化,将知识点通过案例、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安排教学活动;改变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包括单项和综合应用项目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借助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在虚拟情境中完成完整的教学项目。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翻转课堂”、美国学者伯尼马奇提出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等数字化环境的教学模式,或者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网络化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源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形式可变得丰富多彩,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于信息技术产生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种,它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因此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由于有真实、有感染力的事件或问题,学生能更快的认识学习目标,从而在小组交流与合作时有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与探索,加深理解[4]。

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化的潮涌势不可挡。每一个职教人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并努力适应,以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体系,建立以实物、虚拟、演示、创新型的教学体系。遵循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分层次、模块化实施教学,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享受教育信息化带来的益处,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楼程富.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

[2]王洪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2).

[3]王毅,段安平,刘栋,王骞等.基于信息环境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

[4]杜远阳.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2,(6).

作者简介:谢燕,女,32岁,江苏常州人,现任江苏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药技术管理系副主任,执业药师,讲师,硕士,从事药学专业教学与研究;黄晓燕,女,42岁,江苏常州人,现任江苏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课程课程改革的管理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信息化高职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