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让学生和尴尬说再见

2013-04-29 13:02崔延华
考试周刊 2013年57期
关键词:化难为易因势利导

崔延华

摘 要: 初中课堂往往会缺乏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不愿主动回答问题,害怕答错,特别是学生起来答问时“卡壳”,导致对课堂发言失去勇气和信心。因此,教师必须热情地、千方百计为学生排忧解困,多方启发,因势利导,使学生正确回答出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走向成功,获得成功感。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诱导启发 因势利导 化难为易

语文教学好比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很难把握自身作用的发挥,结果一堂课达不到预期效果。现在中学课堂的情况大致是学生学段越高,课堂气氛越沉闷。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学生年龄大了,自尊心、羞愧感强了,恐惧心压倒了发表欲,害怕说错了,批评、挖苦、哄笑一齐压来,无地自容。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对课堂发言失去了勇气和信心,说话结结巴巴,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即使有正确见解,也表达不清楚。

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除了与年龄特征有关外,主要与教师教学密切相关。平时教学缺乏民主的课堂气氛,特别是叫了学生起来答问,“卡壳”了,在这一关键时刻,老师缺乏热情的鼓励、和蔼的态度、机智的启发,而是生硬地否定,粗暴地指责,甚至嘲讽侮骂,在学生心里留下浓重阴影。这时,切忌“急”、“逼”、“替”。急,就是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使他们来不及思考和组织语言;逼,就是硬催死逼,不会换一个角度或者将问题浅化重新设问;替,就是一个接一个地换人,一下子叫起一大片学生,形同“变相体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产生不良后果。我们必须热情地、千方百计为学生排忧解困,多方启发,使学生能正确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一、搭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搭建的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引导学生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教师如何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高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就要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艺术与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自主获取知识。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密切联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及启发学生如何答问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分解难点,化难为易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走入了一些提问的误区。不是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就是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比较复杂,要用较多的话才能回答清楚。学生要概括地说,一时又抓不住要领,组织不好语言;要详细地说,又觉得啰唆。教师应该把这个过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再问,这样才不至于“卡壳”,难题就突破了。如《创造学思想录》有这样一段文字:

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如果提问学生:这一段写了什么?学生也许会对这样的问题无从下手,那么我们分开来问:本段三句话,各写了什么内容?(句1是讲人幼年时的想象力。句2是引用人们的话,从反面说。句3是引用名人名言,从正面说。)这样正反对比,说明了什么?(突出保持想象力的重要性。)这时,我们就明确了本段所写的内容,学生就能圆满作答。

三、转换角度,另辟蹊径

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不能解答,教师可以引导他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使他产生豁然开朗之感。譬如提问文章的思想内容,学生答不出,就转问结构,问思路,迂回地导出思想内容;解释词语答不出,就教学生找近义词或者反义词,还可以营造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揣摩词义。提问难句的含义如果学生答不上,则可以从语法上分析,还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加深理解。

如上面那段文字,要求学生理解毕加索的那句名言,也许学生能理解,却一下子难以表述,我们不妨转换角度,提问“灵性”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成年后想象力会逐步丧失?“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为什么后来有的人没能保持艺术家的灵性?“长大成人”是不是就一定会丧失想象力?这样一步一步回答,最后组织语言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出于他们的好奇心,长大后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就要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像孩子一样想”。当然,情况不同,采用的方法就不同,这需要教师准确把握。

四、类比启发,触类旁通

有时学生对所提的问题一时无法解答,教师可退一步从已学的知识中找出同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迁移,通过类比解决新问题。

如教《紫藤萝瀑布》时,遇到“这里除了光彩,还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一句,我问学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时答不上,于是,我转问:“《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我曾经在讲修辞时着重讲过)学生通过对两处的类比,就明白了这叫通感,是把一种感官所得到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因此,遇到难题时可以这样旁敲侧击,达到较好的效果。

五、肯定成绩,步步引导

学生回答问题,有时说了几句,但不准确,这时教师不能否定他,中止他,而要肯定他回答中正确的部分,哪怕是很细小的成绩也要肯定,并逐步引导他。

如在教《藤野先生》时,我问:“为什么文章要先写作者在东京的事,这与藤野先生有关吗?”学生说:作者是先抑后扬。这样的回答是不理想的,于是我开始引导他,并且不忘时时给予鼓励与肯定:

师:是的,作者是想赞扬藤野先生,你再想想,作者在东京看到了“清国留学生”的哪些事?

生:白天赏樱花,晚上学跳舞。

师:很好。那么作者对此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生:失望、厌恶。

师:你说得很正确。你再思考:作者对东京失望之后,他又有了怎样的想法?

生:他决定“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

师:对。于是他选择了去仙台,这是他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在仙台,他有机会遇到了藤野先生,那么,写在东京的经历,对下文写藤野先生有什么作用?

生:做铺垫。

师:非常好,你把刚才说的归纳一下,表述出来就很完整了。

总之,只要是请学生回答问题,就不应轻率地使学生难堪,而要让想方设法让学生说话,正确解答。这样,既使学生得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敢于在课堂上发表意见。

猜你喜欢
化难为易因势利导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语文教学
怎样与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过招”
多路径:让课堂教学更直观
小学口语交际与习作创新教学摭谈
一课为例,浅谈多媒体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