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摘 要: 桥头堡建设已成为云南省加强对外开放的重要发展战略,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和深入,社会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英语翻译人才队伍一定程度地阻碍了云南省的对外交流发展。本文根据此情况,分析提出云南省高校应结合区域发展特征和前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
关键词: 云南市场 区域性 复合型 英语翻译教学
一、云南对外交流发展前景及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
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云南时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的重要指示,这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对中国对外开放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桥头堡建设”,云南需要培养大批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交往合作需要的外语、外经、外贸专门人才,在政治、经济、语言、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在面对西南开放过程中抢得发展先机。[1]然而,云南省英语翻译人才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很好地适应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云南省英语翻译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英语翻译人才综合能力及水平有限。
目前云南翻译市场的从业人员中真正高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基础。部分英语翻译从业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翻译经验与技巧训练,专业术语和成语、谚语成为翻译的重大难题,容易出现误译、偏译甚至漏译等现象。
2.高水平英语翻译人才欠缺。
根据有关调查,云南省紧缺五类英语翻译人才: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文本翻译。云南是边疆地区,高等教育欠发达,翻译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需要。据了解,仅参加昆交会的国外高官和客商就有数万之众,云南急切需要大量高水平翻译人才。
3.翻译培训机构欠缺,专业领域英语翻译人才短缺。
全国有注册翻译公司约3000家,而云南估计只有40家,且经营规模不大,不少还停留在“小作坊”状态。专职人员很少,具有丰富经验的专职翻译更少。云南的翻译人才尤其是专业领域英语翻译人才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英语专业也有开设翻译课程,但大多注重翻译理论的教学,结合实际翻译项目的课程相对较少。
三、当前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每年仅需少量外语文学、语言学人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教、经贸、法律、新闻、工程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2]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翻译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大陆的翻译教学多以完成教学大纲的“忠实取向”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任课教师较少考虑课程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
2.翻译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
从事专职翻译的本科毕业生多数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普遍认为在学校翻译课上学的知识在实践中不够用,理论与实践有很大差距,翻译技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在实际工作中操作起来难度相当大,翻译工作常因各种原因而受阻或中断。[3]
3.传统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不重视翻译教学及学科发展。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实用翻译水平欠佳,不仅是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翻译教学内容长期以来被融入其他学科,尤其是语言学之中,阻碍了它的发展。[4]面对社会需求的变化,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应随之改革,翻译课程的重点应該转移到实用翻译方面。
四、培养区域性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的措施
复合型翻译人才是指我们培养的毕业生,进人各大公司企业以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需要,承担起专业、自动化办公、国际交流、管理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翻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英语翻译教学需要走出传统翻译教学的误区,创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教学、语言教学及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
1.转变教学理念,加大实务翻译练习量。
(1)调整教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社会现状安排和调整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比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的训练,把握好普通文体和特殊文体的训练比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
(2)编写适合区域性发展的实用翻译教材
当前,在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的研发方面,教育部鼓励各院校以各自专业特长为依托,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翻译教材。[5]针对此,云南省各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师应根据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出版具有区域特征的实用翻译教材,为学生的翻译实践提供实用性的指导。
2.通过翻译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提高翻译能力。
翻译实践是英语或翻译专业学生成为成功译者前不可缺少的环节。亲身实践不仅能积累经验,还能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加强职业道德,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校与翻译机构合作
学校可以与翻译机构合作,派师生去实习。这一过程可以加深师生对翻译行业的了解,让教师和学生有机会获得翻译实践的锻炼。同时,翻译机构也可以调派专职译员到院校上课,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师必将使翻译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并且促进学校翻译教学与市场紧密结合,同时翻译机构也可为未来的专职译员库选拔优秀人才,这是双赢的合作。
(2)学校自己成立翻译公司作为师生实习基地
翻译院系创办自己的翻译机构,不但可以为师生提供稳定可靠的实战平台,使他们有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译文质量也有保障,比一般的翻译公司更有竞争力。同时还可提高教师待遇和解决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使他们更安心于教学和学习。
(3)创设翻译应用与实践的网络平台
充分利用高校所具备的硬件设施,建立翻译实训室,为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翻译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同时利用网络搭建翻译资源中心与翻译公共服务平台(翻译网站),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适应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3.改革考试形式。
传统的翻译测试都是以闭卷为主,但往往达不到检验翻译水平的目的。改革后的翻译测试可以侧重平时表现,期末考核可以设为开卷考试,寓教于试,使考试既为检测手段,又为学习手段,以灵活互补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4.根据区域发展特殊境况调整英语翻译教学内容。
(1)培养职业化
云南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绝大部分高校属于区域性大学,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生源差,故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上,培养方式应趋向职业化,可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2)培养区域化
由于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等交流较多,这些地区的国家通用英语,因此云南省英语翻译译者经常要面对具有这些地区特色的英语文本。一方面,在英语翻译实践教学中可以讲授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英语地域变体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非标准英语,从而更好地胜任翻译一职。另一方面,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可适当增加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学的比例。
(3)培养地方化
基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可在翻译训练材料中加入实用文体翻译,如云南省及各地的外宣材料、经贸洽谈会相关资料、云南本土企业的法律文件、经贸合同等。
5.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云南地处边疆,汉语言教学水平普遍偏低,有必要首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水平。另外,翻译专业学生要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如中西方文化比较、政治、经济、商务、法律、大众传媒、计算机应用等,不断拓宽知识面,成为复合型的新型翻译人才。云南高校的大学英语或翻译专业的学生由于地域限制,在人际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还需大力提高。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口译,译者是否能够准确、有效地在源语和目的语使用者之间架起桥梁,将对双方的交流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五、结语
云南省“桥头堡”的建设将使我国进一步加强与印度洋周边地区的合作,是我国面向西南方向开辟出的一条传播和平与友谊、促进经贸往来的战略通道。云南省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不仅是英语或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而且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现实的教学实践基地。社会急需口、笔译复合型实践人才,因此云南省各类高校的外语院系应把握住这一契机,确定适合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形成鮮明的英语或翻译专业办学特色,为云南省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文静.围绕建设“桥头堡”培养云南外语外经外贸人才[J].经济问题探索,2010(5).
[2]周业峰.我国翻译人才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1).
[3]胡静芳.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以广西高校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5).
[4]王银泉.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外语界,2008(2).
[5]洪溪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