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群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彰显出人文性,形成了课堂民主、生动的格局。但是,只有同时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才能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的魅力,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性 存在问题 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的出台,使语文老师更加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一观念的转变带动了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转变。语文课堂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输灌的过程,而是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阵地。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其情感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张扬。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课堂更加民主、生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由于太过追求新颖,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急需大家反思与解决。
一、语文课堂彰显人文性存在的问题
1.为了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了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一方面表演时不时被带进课堂;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也时常关顾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更是课堂的常态。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退避三舍,谨慎小心,不多言语。有些教师甚至过于依赖课件、一节课从开课到结课始终都在使用课件,课堂充斥五光十色的画面,整堂课成了课件的演示课:课件包办了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也占用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将学生包围,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学生眼花缭乱。于是,学生无暇思考诸如“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学生的思维却是静止的,表面上课堂传递了丰富的知识,实际上学生收获的知识却是“单薄”的。
2.为了学生的“人文感悟”,忽视了工具性的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为了突出这个功能,有些老师抛开语言文字本体,架空人文性。为了实现“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解读,有的教师过多地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维和多元解决,以致有的学生的思考偏离文本的实际内容甚至违背常理。这样做无疑是舍本求末,势必造成语文工具性的缺失、人文感悟的偏差,落得两败俱伤。
3.为了学生的“个性张扬”,虚化了教师的课堂评价。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改变了自己,不再独霸讲堂,而是把每个学生都视为独特的具有个性的个体。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语文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表达学习的机会逐渐替代接受学习的机会。课堂呈现合作、自主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想问就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回答,往往顺其自然,不置可否,有时连错误的东西也不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们经常听到:“你太棒了!”“你真了不起!”“你说得真好!”这样空泛而放之四海皆准的赞歌式评价。教师一味地呵护,无原则地赞美,久而久之,不仅使评价显得苍白无力,毫无价值,更麻痹学生,误导学生,劳而无功。
二、语文课堂彰显人文性的有效途径
1.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俯视学生,而是与学生平等相待,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教师指令,而是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的体现,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但是,如果认为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就是忽视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就是对学生的约束,就会抑制学生的个性,难免走向另一个极端。提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改革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应给予高度重视,对学生的预习应做具体的要求,不放松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愿望,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又要符合文本的特点。课堂上不要动辄就讨论,为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浪费学生个体自主读书的宝贵时间和静思默想的难得机会;当发现学生学习遇到疑难时,教师应及时点拨,给学生化解困惑的钥匙;当感觉到学生学习浮于表面时,教师应适当提示,让学生沉入思考以提升认识;必要时,教师应做适度的分析、讲解,给学生有益的启迪,从而突破难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正确认识和定位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要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的便利和优势再多再好,也不能代替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语文学科的本质是语言文字,不是图画或音乐欣赏课,课件的制作必须围绕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为更好地把握形象,领会情感服务。课件的播放时间不要占用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思考时间。同时,注意根据学习活动的进程和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播放速度,或暂停播放留时间给学生提问、做笔记、反思,在教师的主导中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
总之,教师的引导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只有使“导”与“放”相融合,让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才能打造出彰显人文性的精彩课堂。
2.人文素养与文本阅读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统一”一词,明确告诉我们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语文的人文性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负载在语文的工具性之上的。因此,要彰显语文的人文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熟读文本。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量涵盖了诸如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饱含人文精神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挖掘这些人文性元素,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语文学科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挖掘文本,不是挖掘文本的内容,而是扎扎实实地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反复玩味、咀嚼、揣摩、理解、积累和运用,引导学生品味、体验,在文本和学生心灵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到工具性上,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可以说,没有了工具性的人文性就像海市蜃楼那样看似绚丽实则虚无;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也会因失去灵魂而暗淡无光。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把人文素养与文本阅读相结合。
3.尊重学生个性与科学的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激励性评价,希望通过这种评价“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正视评价,发挥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1)评价内容的导向性。评价是“欣赏”,是“激励”,更是“导向”。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表现和语言之中挖掘评价的因素,若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独到的,就理直气壮地给予表扬;若学生的见解是不够完整的,就不厌其烦地进行补充;若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就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如:“你的见解正确独到,而且佐证充分,无可辩驳。真棒!”“你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再深入一点找出依据会更令人信服。建议从……入手进一步考虑。”“你有思想,可惜出发点游离文本了。赶紧回到文本重新思考。”教师在评价中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发展。”
(2)评价语言要有个性。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学生是个体,他们的理解和心理承受力各不相同。因此,为了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扼杀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评价语言应因人而异。对自信心强或超强的学生可以适当降降温,甚至泼泼冷水;对较自卑或内向的学生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肯定。
(3)评价方式多元化。目前,课堂评价的方式较单一,往往是老师评学生。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课堂评价应是多元互动的。除了老师评学生外,还可以学生评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评老师等。当然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从吐字是否清晰、音量是否适当、表达是否通顺,变为从使其他学生的收获多了、补充完善了思考的内容等角度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是反思学习过程的得失;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可以从知识的收获、方法的引导或思想的启迪着手。这样,学生在多元式评价中,认识水平不断提升,学习情绪更好,学习积极性更高,激励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认识到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如果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彰显语文的人文性,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对语文课堂彰显人文性的思考就是为了体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