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友
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命活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学生是主体,而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初中数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实现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当前,如何把握新教材,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材改革的完美统一?成了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探究的课题。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新教材的特点,我认为在实施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有如下教学理念。
一、树立新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推行新课程改革本身是一场教学“革命”,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树立自身改革精神,创新精神,勇于改变传统成旧的教学模式和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潮流,创新教学方法。
1.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有效的条件,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平生、和谐、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要求教师克服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一种思想:凡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一定有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从生活、活动和交流中学习,多给学生思考、探索、实践的空间。
2.正确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学风。同时教师也要更新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观念,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突出其数学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以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精心设计问题,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教师充分当好导演,学生充分做好演员,挖掘学生最大潜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激发生命的活力。
二、树立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下,教无定法,但教有优法,我认为下面一些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1.开放式教学
“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开放学习模式,开放教学手段。教师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使得教学情趣盈然、形式多样,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坚持自己的引导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任,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
运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模式很多,不过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成承认学生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分层设计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又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的机会,并体验成功的感觉。
三、树立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要求老师帮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尤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学习很轻松,学习成绩很好,有些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成绩还是不理想。很多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智力问题。其实不尽然,普遍学生的智商都差不多,很多是因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问题。
具体的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状态确立合理的目标,科学调节学习的强度、分配学习的时间。其次要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错,切不可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有长处,都有自己能解决的题目,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少批评,多鼓励,让学生在心灵上能愉快地接受学习,从而自主有效地投入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无定法,教有优法。新课程改革后,只要教师善于转变观念,迅速接受新思想,学习探索新方法,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灵活的组织教育教学,就一定会在教学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