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珍
[摘 要]哑巴英语现象是指学生学习了多年英语知识之后,难以甚至无法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英语不能学以致用。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老师教学时偏重于英语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倾向于死记硬背语法、单词,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轻视甚至缺乏运用的环节。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哑巴英语 英语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6-0064-02
为了引起对哑巴英语现象的重视和寻求克服这种现象的途径,我们还有必要深层次地去剖析一下导致哑巴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其一,导致哑巴英语现象产生的教与学的方法都是违背矛盾论与实践论的哲学思想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抓住学以致用这个主要矛盾,教师为教学而教,学生为学习而学,以至在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轻视甚至勿视了实践过程。其二,教与学的立足点不对,错误地把英语的教与学当成一种纯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不是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进行教学和培训,过分地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实践。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学习到无涯的知识海洋中的最重要的东西并为自己所用呢?就英语的教与学来说,就是要处理好语言与交流的关系。语言知识是浩瀚无穷的,语言作为词汇表达的海洋,花一辈子时间去学也学不完,而人在交流中所使用的那部分,只是语言中的沧海一粟。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把大量教与学的时间沉浸于语言的海洋中,而不努力去从语言的海洋中舀起一瓢为我们所用之水,那就大错特错了。如今我国中学英语的教与学错就错在这里,导致产生了普遍的哑巴英语现象。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呢?
一、转变教学思想
在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上,教师往往偏重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运用语言的培训,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没有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和创设一个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必不可少的语言环境,致使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对话以及有关的英语音像资料,佷少甚至没有机会把学习过的英语知识加以运用,出现哑巴英语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众所周知,文盲以及学前的小孩,他们虽然没有从书本上学习过生字、词汇、文章,更没有学习过语法知识,但是,他们却能用语言与别人交流,为什么?因为他们出生之后就一直生活在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听别人交谈,逐步积累和不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知识,再通过与别人交谈,也就是通过语言实践,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就是一个语言感知、认知、实践、提高的过程。在我国,中学英语学习作为一个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阶段,把所学习的知识变为交流的工具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就中学英语教学思想而言,我们必须来一个大转变,把陈旧的“学习研究对象”的教学思想改变为崭新的“掌握运用工具”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指导我们去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及其方法,进而寻求到克服哑巴英语现象的有效途径。
二、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的选取及其安排要切合实际。所谓实际就是我国的国情、民情以及中学学生的生活。我们选取的教学内容无论是日常用语、日常礼仪,还是口语交际、故事文章等其内容都必须切合我国的国情、民情和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另外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还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忌生搬硬套外国的教材。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语言存在的意义是表情达意,相互交流,教学活动必须结合实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英语、用英语,边学习、边实践,学以致用,收效才大。例如,教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让学生对照各自带来的“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教人体部位的词汇时,让学生相互做“摸鼻子,摸眼睛”等游戏,一边活动,一边学讲英语;教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让学生用表示颜色的词汇谈论各自的服装、学习用具等物品的颜色;教表示食品、饮料、运动、课程、动物等词汇时,教师让学生运用这些词汇进行有关内容的对话。也就是说,教学必须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多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动口,敢于动口。在此基础上,教学还要进一步增强实践性。学习语言的重要目的就是交际,英语教学也必须强调在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词汇教学可以采用相关联想的办法,适当拓展,集中识记,或编拟话题,将具体情景、现实生活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连说带演,一边再现生活,一边学习语言,并在演练中学会用英语进行交际。如到亲友家做客、上公园游玩、去旅游景点观光、到超市购物的时候,应结合所处的情景练习对话,如果能加上适度的小品剧情节就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学生乐于动口、敢于动口了,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克服哑巴英语现象。
四、积极创设语言学习的大环境
那么,我们要克服哑巴英语现象,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语言环境。怎样创设学习英语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呢?其一,建立每天说一句漂亮英语的制度。一个漂亮的英语可以是谚语、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一句英语笑话或学生自定的精彩语言。每日一句英语,可以让学生抄写在教室或家庭的小黑板上,记在自己的小本子里,反复与同学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家里交流。而且还要做到每周、每月、每季复习一遍,到年终总复习一次。这样,一年下来就会讲两三百句英语了。其二,每周开展一次“口语角”活动。刚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指导,以课本内容为素材,表演小品、讲故事、说笑话,再慢慢放手由学生自己去编、去发现、去表演。其三,开展每周一歌活动,每周教会学生唱一首英语歌曲。先朗诵,后唱歌,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不但会唱很多英语歌,而且还会讲很英语。其四,开展阅读美文活动,让学生每周阅读、欣赏一篇文章,文章可能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选。其五,建立值日报告制度。每天课前几分钟,安排学生做值日报告,用英语说出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出勤情况,甚至重要简闻。其六,利用节假日活动及平时的集体活动进行英语交际,用英语讲节假日的故事,陈述集体活动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英语进行交流。
五、引导学生重视语言词汇的积累
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历来重视语法讲授,学生学完初中三年级课程就懂得了不少的英语语法知识,已经有了理解英语和使用英语造句的“拐杖”,这就差不多了。但是,不少人因过分强调对语法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这也是导致哑巴英语现象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英语词汇浩瀚,但最常用的词汇相对有限。中学英语学习是打基础阶段,学生掌握3000个左右基本英语词汇及1000个左右英语常用短语,并知道其中每个单词的最常用义,就算基本达到要求了。英语一词常多义及多搭配关系,包括短语,对于这些词要会念、会拼、会用。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却不重视语言词汇的积累,要他们掌握3000个单词就觉得不胜负担,这种想法是学好、用好英语的一大障碍。作为教师要认真开导学生,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讲不好英语的,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刻苦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和掌握丰富的词汇,为克服哑巴英语现象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六、帮助和引导学生改善学习英语的不良心态
为什么到目前还存在很多学生不敢讲英语的现象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除非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不然则羞于在别人面前展示。其实,越不说,就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不说,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说,即使讲得不好,也要讲。不仅跟自己说,还要跟别人说,有机会还要跟外国朋友说,抓住一切可以说的机会去练习。实践证明,学习英语口语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高声朗读和背诵课文。这种做法的目的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感,还可以熟记生字、词汇和句子。只有这样,才能在语言交流的时候,下意识地重复自己学过的语言。
七、改革英语考试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升学考试一般不考口语,即使考口语,也只局限于少数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口语成绩还只是参考分。特别是许多老师在“升学率”的逼压下,不得不面对现实,进行应试教学。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哑巴”才怪呢!其实,考试应将口试、笔试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以实用为主线,在教、学、考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思想指导下大力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借以促进教学改革,进而最大限度地全面地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是克服哑巴英语现象的一个重要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本句出自《庄子》内篇中的第三篇《庄子养生主》。
[2] 张诚.“哑巴英语”现象透析——兼论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吉林教育科学,2000,(3):72-74.
[3] 陆玲芳.试论“哑巴英语”现象的成因与矫正[J].江南论坛,2001,(12):32-33.
[4]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