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爱军
特色学校的特色绝不是靠几座高楼大厦等先进的校园硬件设施来支撑,而是凭长期积淀的内涵文化的精髓来彰显的。学校特色可以是体育活动上的特色,精神文化上的特色,制度建设上的特色,教育思想上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上的特色等等。而无论哪一方面的特色,都必须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大局中,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不竭的活力。以上种种,笔者想就校本课程开发谈一点浅见。
一、因校制宜,以校情为本,开发特色类课程
校本课程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自己的发展正确定位。学校应通过调查研究,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泰兴市大生镇中心小学是著名国家女足门将高红的母校,足球是该校的一项传统项目。学校因此树立“让孩子在踢足球中长智慧、扬个性、强身体、砺意志”的足球理念,以足球带动其他体艺项目的共同发展,彰显学校特色。他们把足球项目当作一门重要的校本课程,开发了校本教材《足球少年》,并聘请高红为名誉校长、终身教练,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卓有成效。校足球队多次代表泰州市参加省级比赛,取得好成绩。学校被命名为“泰州市足球训练基地”,先后为省内外足球俱乐部输送8名优秀队员。
校本课程要为学校的发展服务,要能帮助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洋思初中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几千人的寄宿生给常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洋思人根据本校实际问题,智慧地提出“生活也是课程”的观念,开发出洋思特色的校本培训教材——《“四会”读本》,在新生入学时开设“生活课程”,具体指导和训练学生如何吃饭、如何睡觉、如何洗衣、如何走路、如何整理宿舍内务、如何管理零花钱等等,使学生学会自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理财、学会关心、学会交往等,使学生从细节入手,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效果甚佳。到过洋思中学的老师无不赞叹那里的学生文明守纪、秩序井然、习惯优良。
新课改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扩大了学校在课程上的自主权,使学校可以因校制宜地创新性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培养目标与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来的特色类校本课程,也必然会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办学品位的提升。
二、因人制宜,以学生为本,开发兴趣类课程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课程管理就是要使学校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开发校本课程,把校本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首先要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应该广泛的进行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希望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渴望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到什么,掌握什么样的技能,等等。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庞大的课程资源库。学校还要让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的讨论,充分表达自身的期望、需求和兴趣;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参与校本课程的评价,提供有关的反馈信息。
校本课程要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充分发展,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发一些兴趣性活动课程,如科技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各学科兴趣活动,学科性专题研究,专题讲座,社会性问题的探讨等。通过这些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陶冶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体育,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的热情,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
三、因地制宜,以乡情为本,开发乡土类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乡土类课程是指基于浓郁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在进行这一类型的课程开发时,要以乡情为本,更多地关注学校外部的可用资源,顺应地域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地域资源优势和民俗风情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学校应该赢得所在地区行政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积极邀请社区的有关行业的管理者、从业者共同参与。至于开发的方向和内容,学校要广泛调研,科学论证,杜绝心血来潮和闭门造车。
乡土类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调查研究的积极性,要将课程的开发置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之中,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合作探究,善于实践,勇于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引导学生积累社会经验,转变学习方式,增强社会意识,强化热爱家乡、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