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发芾
不平则鸣。鸣的方式有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哭爹喊娘,呼天抢地。所以说,哭,往往也是一种表达,一种抗议,一种控诉,一种维权。
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唐故事:天下有冤,许哭于太宗昭陵之下。”同样是宋朝赵与虤撰写的《娱书堂诗话》也说,唐制,有冤者哭昭陵下。并举出两联诗句以佐证,一联是李洞的“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痛哭一生休。”另一首是陆游的“积忿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哭昭陵。”其实,史上“哭昭陵”之类的诗句倒真的不少。
昭陵,就是唐太宗的陵墓。或许,人们去唐太宗的坟前放声大哭,就会有相干人士将此冤情向上转达汇报,能够盼到青天的出现;或许,当时的人们觉得英明公正的唐太宗,其在天之灵一定不忍看自己的子民蒙受无处申诉的冤苦,一定会在冥冥之中伸手相助;或许,人们,尤其遭受官府与贪官污吏欺压的人,去太宗坟墓前痛哭 ,实际上是给执政的统治者以压力,让他们好好反思,作为太宗的子孙,是不是对得起太宗在天之灵。
所以,即使什么问题也不解决,哭陵实际上是一种抗议,一种控诉,一种表达。
用哭的方式诉说冤苦,表达抗议,这种方式被后代继承下来,不过不是哭陵,而是哭庙。在明清时期,知识分子以哭庙的形式抗议不公,寻求救济和援助的事,屡有发生。当官府有不法之事不当之举时,士子们每每聚集文庙,向祖师爷孔圣人哭诉后,召集民众向上级官府申告。在明朝,人多势众的“哭庙”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视,抗议取得一定效果,但在清朝,却曾遭受严厉镇压。
黄宗羲在《陆周明墓志铭》中说,明末,浙江一个叫做陆周明的读书人,在上学的时候,他的老师被学生诉讼,不能得到公正的裁决,陆周明“诣文庙,伐鼓恸哭,卒直其师而后止”。学生通过哭庙而为老师争取到公正。明朝崇祯十五年,河南归德地方的势家奴仆和官府胥吏以势作威,横行乡里,而且偏偏与读书士子过不去。有次胥吏与学子打架斗殴,太守处理极为不公,结果“阖郡之士遂大哗,数十百人哭于庙。群奉先师之主号啕而置诸署,声彻数里……太守不得已大创其胥吏,乃得释”。学子们通过哭庙,迫使太守处理了胥吏,维持了公平。
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山东莱州府反地方官事变,“诸生哭于圣庙,声闻数里。黠者抱孔子主以出,诸教官大骇,罗跪俯伏不敢动,亦不敢夺。诸生遂拥之行,民亦多哭置主于署门,环对长号。守大窘,役皆走散”。学子们抱着孔子像出动,教官们吓得匍匐在地,太守吓得没有主张,而在官府服役的人则四散逃亡。声震雨天的集体之“哭”的威力显然不可等闲视之。
哭庙抗议,或者能够取得一定成果,即使没有什么成果,也往往形成舆论和声势,给当局处理纠纷、回应诉求以压力。但是,如果当局不吃你这一套,则可能面临极为严重的后果。金圣叹著名的哭庙案就是典型例子。
顺治十七年,苏州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一面以严刑催交赋税,杖毙一人,一面大举盗卖官米,中饱私囊,吴中百姓不堪其苦。以金圣叹为首的几个秀才,同情农民的遭遇,写揭帖控告县官,并写《哭庙文》,声言要“往文庙以哭之”。巡抚朱国治大为震怒,将哭庙文的起草人金圣叹作为首犯拘捕,以“摇动人心倡乱”的罪名, 判处金圣叹等十八人死刑,很快予以执行。此次严厉打击,使得哭庙抗议受到重大挫折。此后哭声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