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答案

2013-04-29 00:01庄秋水
醒狮国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梁启超成就儿女

庄秋水

1922年,梁启超应苏州学界之邀作一篇演讲。他向在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然后他又问:“你想学些什么?”回答则可谓人言人殊。任公说但凡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皆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要成一个人,总要具备三达德——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无论是教育家教育学生,还是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皆应以这三件为根本。

事实上,梁启超虽然疲于政治、忙于学术,还关爱着自己的九个儿女。他关心孩子的身体,关注他们的思想,留意他们的职业,更为他们筹划未来,奠定立身之本。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公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做甚?着急他做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那里是那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惟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生当现在的中国人,悲观的资料太多了。”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

梁启超堪称是一位极为负责任的父亲,他告诉他们生而为人的忧思与世界的混乱,要他们以德性涵养的功夫和理性的训练去行动。而且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能够获得内在的快乐。他像苏格拉底一样,训练年轻人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能力杰出或成为“成功者”,而是启发他们的尊崇和节制,学习和创造,同时又不乏生之乐趣。

这是一个元气淋漓的父亲,在给女儿思顺的信中,梁启超曾经谈到他对一个人“成功”的看法:“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他的九个孩子中,梁思成、梁思永1948年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届),45年后,梁思礼又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余六个孩子在各自的领域里也成绩斐然,个个都是第一等人物。儿女们的成就分明投射着父亲谆谆以求的影子。

余英时先生认为现代中国最流行的错误观念之一便是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政治变迁上——无论是革命式的或是改良式的。是该放下对行政(政治)力量无限信任的时候了。一方面要努力争进,争取更合理和文明的制度;一方面是退,退回到最小的单位——父母与子女。退而结网,自我教育和教育儿女,各自成为一种不惑不忧不惧的人。在时髦概念充斥的今天,这样一种朴素的观念,有可能是现在和未来的链接点之一。而从历史的观点看,这种退或许才是最大的进取。

编辑/独渚

猜你喜欢
梁启超成就儿女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了不起的成就
天山儿女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江湖儿女
家有儿女欢乐多
失恋“成就”的CEO
回顾五年成就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