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圣英
摘 要:本文介绍在安全生产类图书编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常见专业名词的区分,为正确选择相应词语的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生产 图书编辑 专业名词
安全生产领域涉及各行各业,但是又自成学科体系。在学科建设和不断发展中,专业名词与术语更新较快,这不但给广大科研工作者在图书编写中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对出版编辑工作者提出了专业上的考验。为此,笔者总结在安全生产图书编辑中常见的、容易产生编辑错误的专业名词、内涵与使用原则。
一、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活动。随着安全科学的发展,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跨行业性而又自成体系,因此现代人们普遍接受从系统安全工程的角度来考虑安全生产。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2002年11月1日起《安全生产法》施行之后,有关安全生产派生的许多专业名词逐渐被确立并被广泛使用,如“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教育”等。
“劳动保护”一词在我国最初来自前苏联,比“安全生产”使用更早并一直沿用至今。比较公认的定义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特殊人员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当前我国的劳动保护工作是从国家管理与群众监督的角度上,对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保护,其法规属于劳动法的系列,是指国家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包括劳动卫生规程、作息时间、休假制度,以及对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各种规章制度。应该说,我国现代劳动保护制度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补充与完善,是现代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和含义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相互联系,难以区分。可以这样理解:安全生产涉及面广,突出了从事故预防、事故处理和事故调查等整个过程的系统工程的理念,包括了对人、物、财产、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劳动保护更突出劳动条件,重视工作中以人的保护为目标,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条件设置以及防护用品的配备等。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安全生产工作一般被称为劳动保护,劳动保护管理与安全管理基本上是同义词。但是近年,“劳动保护”一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用在工会的群众安全监督系统、企业工时休假及女工保护等方面。因此,在图书编辑过程中要注意,除上述情况仍然可继续使用“劳动保护”之外,其他地方将其改为“安全生产”一般是较为恰当的,也是符合理论与技术发展需要的。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
“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的英文都为occupational health,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职业卫生旨在促进和维持所有职工在身体和精神幸福上的最高质量;防止在工人中发生由其工作环境所引起的各种有害于健康的情况;保护工人在就业期间免遭由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所产生的各种危险。有些国家将“职业卫生”或“职业健康”称之为“工业卫生”(industrial hygiene),有些国家称为“劳动卫生”(labor hygiene)。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卫生”“职业卫生”都有使用,国家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中明确指出,劳动卫生和职业卫生是同义词。2001年12月,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修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时,将“职业卫生”一词修订为“职业健康”。至此,在我国当前安全生产领域内,出现了“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并存,同时被广泛使用,二者内涵相同。《职业病防治法》中“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这两词都有使用,前者用了61次,后者用了21次。
在安全生产图书编辑过程中,经常遇到“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在相关书稿中反复而交叉出现的情况,很多作者因为二者内涵相同,而随意使用。编辑人员在审稿过程中,应根据文意或者使用环境对它们进行正确处理,以便于读者不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迷惑,甚至将二者刻意地区别理解而产生歧义。一般来说,在同一图书内尽量统一使用同一个词,或者在不同的章、节中尽量统一使用。但是,遇到特定的部门或组织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健康司”“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处”等,或已经发布的法规文件如《关于做好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必须遵照原名称或文件,不能为了简单统一而将其改为“职业卫生”或“职业健康”。
三、危险源、风险与事故隐患
“危险源”(hazard)是发生事故的根源(或者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如危险动作、有危险的习惯等)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很多人将其和“风险”或“事故隐患”同等考虑并使用。应该说:危险源包括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引起安全生产事故(急性)的因素或者危险源,有害因素是引起职业病(慢性)的因素或者危险源。因为急性和慢性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所以一般也不用区分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他们都是危险源。危险源的危险程度用风险(risk)来衡量,也就是说,“风险”一词常被用来说明危险源的性质,如该类危险源对周围人或物或环境的危害程度。
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简称),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在安全生产图书编辑中,经常会遇到作者将“危险源”“危险因素”“有害因素”“风险”或“事故隐患”等词混淆使用,由于这些词在内涵上非常接近而容易错误使用,所以需要准确把握、正确编辑修改。为了分清这几个词的涵义及其使用,举例如下:将一大桶未密封的汽油放在经常使用的房间里,这一大桶汽油就是一个“危险源”;汽油和其挥发的蒸汽遇到火源极容易爆炸或造成火灾事故,是具有“危险因素”的“危险源”;出入该房间的人员吸入大量汽油蒸汽,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长时间吸入会引起中毒性脑病,因此,这一大桶汽油又是具有“有害因素”的“危险源”;这一大桶汽油没有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安全隐患”,如果室内有人吸烟或动用明火,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更多。
在安全生产类图书编辑工作中,图书编辑、出版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常见的、容易混淆的专业名词的发展历程、内涵及其使用原则,为提高安全生产类图书的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