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2013-04-29 21:33:40刘莹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信仰精神政治

刘莹

作为一个人来说,人类的构成不单单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不单单要在物质世界上完善自己,在精神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完善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需要在这精神世界中实现人生的主要意义,生命要有信仰的指导。所以对于作为新一代接班人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在精神空虚、崇拜金钱等价值观偏差的指导下,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而努力。

青年大学生信仰迷失的探究

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思维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学生信仰迷失的今天,出现这种迷失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在其中有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有在社会因素下,大学生受各种外界的影响也使得大学生的信仰迷失。

大学生的自身的局限性。现在的大学生虽说在生理上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但在精神和思想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在没有真切的接触过社会的大学生,其自身就缺乏对社会最真切的认识和对生活最直观的了解,以至于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偏差。要想使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既发展其个性的独立认识,又将集体思维真正的融入脑海,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现实中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想让大学生在以后的发展能够真正走的又稳又好就必须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上,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模式的建立,信仰思维的建立更是精神思维的明灯。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弊端。在教育方面来说,信仰教育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主题,在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有着许多的弊端存在,信仰问题的突出就是最大表现,这也在很大的层面上削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一方面看来,高校的大学生在接触信仰问题的前提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所以在这里,由于課程的设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过于理想化,这种倾向使得思想政治课程较为理论、脱离现实。所以在现实压力过于迫切的现在,学生们更关切的是现实生活在周边的事项,使得有些学生不仅在思想政治课里产生了反感,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都产生了怀疑,这点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惑,这也是在现在大学生中信仰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在另一方面来说看,在现在的教育制度来说,课堂教育一般都是间接性教育,在课堂上更多的是一种教师的主观性教学,而学生的是被动的接受、被灌输,在教师的教育中没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在这种思想教育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排斥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马克思理论的信仰正轨。这种以实用化的教学体系也使得教育的功利化越来越明显,功利化的必然结果也导致了学生的物质化的想法与需求越来越明显和迫切,这样的循环往复,会让人迷失在功利歧途上。

西方唯利主义与现在功利思想的双重压力。在现在世界一体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下,追逐功利、追逐金钱在现在大学生的思想生活中已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物质生活的沉溺也让现在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未来生活的迫切。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只能说这些学生比较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主题。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当现在大学生以为追求名利的同时精神生活的匮乏是现在大学生未来的发展的主要障碍。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与精神保证,这种基础还是十分脆弱的,在现在的大学生身上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去向一直是现在教师以及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所以若要矫正现在大学生所存在的思想扭曲,就必须从大学生发生扭曲的根本抓起,在物欲横流的现在,我们必须坚定自身的价值以及思想走向,在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下,我们必须以信仰为前提,积极加强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的建设,在这种背离精神本质的社会中,真正的要对所缺失的精神信仰问题进行修复,真正的在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精神为题上对所缺乏的信仰问题进行挽回。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的意识形态演变并没有消退,而在以另一种方式正悄悄潜入我们现在大学生的精神思想之中,这种具有隐蔽性的行为相对于以前赤裸裸的方式更加有效,在文化中也在以一种巧妙地方式“提醒”着我们,我们要认清这些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加强自己坚定地决心,在信仰中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无论是怎样的侵入,在对于未来栋梁的大学生来说,未来是路,而信仰是这条路上永不消灭的明灯。

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的对策

在现在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根据现在学生思想的走向进行因材施教。在思政教育中教师们也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信仰教育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切教育事物的主旨和精髓,所以在现在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坚定现在的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理想。

建设有说服力的信仰教育,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思想政治不仅仅要以马克思理论为主要教授,更需要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情或者甚至于学生周边事物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教会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强调的重点,更是能够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真正的认识到马克思基本原理的重要性与指导性,这样不仅在全球化、网络化的现在真切的能坚定自身的思想立场,而且在信仰教育中能够联系经济全球化的思潮、网络信息和我国社会发展出现的“多元化”进行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要层次化,增强信仰的包容性。在信仰教育中,我们不能一股脑的灌输信仰的重要性以及信仰对于现在生活的积极作用,其实任何一种教育的实施都是有步骤、有过程的。在信仰教育中我们可以发展,在根据信仰的发展规律来说,信仰在层次上一般第一层就是生活信仰,认为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来说,人类的首要就是生活,大学生亦不例外,所以在第一层是生活信仰。摆在第二层的就是道德信仰与法纪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道德是人类发展最初级的法律,没有道德感的人类社会是可怕的,所以它们被摆在了信仰的第二层。在最后一层,也是最高一层的是政治信仰,话说谁的生活都离不开政治,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不体现着政治的存在,所以在最高一层就是政治信仰。不难发现,信仰教育的分层也应对着人

类发展的轨迹,所以在政治教育中也要遵循人类发展的轨迹这样不仅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而且在信仰的确立上也会层层深入,坚定不移。

增强信仰教育的渗透性,增强信仰教育的人文性。信仰教育是有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集中提出的,其实信仰是每个人具有的自身的精神思想特点的一项反应,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这项反映的归纳与总结。所以在现在新的教学理论的提出时,作为教职员工更要改变原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而更多地是在教育教学中改变和创新出自己的方法,使得教育更能贴近于学生、贴近于生活。在教育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是实现信仰教育的有利途径,只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与他人的互动性,这样的引导现在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现实,真正的摆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开展在学生们的精神思想领域,才能真正的针对学生们的信仰迷失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所以说针对大学生信仰迷失的问题,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信仰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复,信仰教育不单单可以在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一样的作用,也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实现社会和谐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在现在信仰教育中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理想是人生的追求,而信仰是人生的方向,只有在生活中坚定前进的方向才能真正的向理想进发。在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问题上,我们也不要单单责怪任何一方的缺失与不负责任,我们更要从自身出发,从根本上找原因,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科他们更多牵扯到生活周边的事物而这些更值得我们去深思。

猜你喜欢
信仰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与信仰同行
黄河之声(2021年19期)2021-02-24 03:27:46
信仰之光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信仰
心声歌刊(2019年1期)2019-05-09 03:21:26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论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