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龄儿童阅读状况调查

2013-04-29 21:33:40王昆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图书室读书图书馆

王昆

200万,这是被称为全国四大民工潮源头之一的阜阳市,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数字,与之相对应的是数额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当父辈们在外创业时,他们的孩子只能与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为伴了,当农民们闲暇之余担心孩子们的成长问题时,孩子们正在为思念他们而黯然落泪,孤独、寂寞……不少留守孩子的处境让人担忧,他们身上暴露的问题令人深思,他们需要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关爱。

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研

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走访村民等形式,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从颍州区九龙镇中小学生统计表,可以侧面看出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小学生在校生的比例。

以上只是对在本地上学的在校生统计,还有一些随父母进城读书,加入了务工子女的行列;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即指智障或残疾儿童。

从颍泉区徐庄小学问卷调查表看孩子们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环境。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在阜阳市颍泉区徐庄小学举办了“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的活动,内容包括赠送书刊1500本,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召开老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我们在徐庄小学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的问卷表显示,在阅读倾向中,教学辅导、科技图书占70%,有的复选了二次,其次就是文学类和励志类;在读书来源上,90%的同学选择了学校图书室,只有4位选择了购买;80%的学生,个人藏书在20本以下,无一人藏书超过100本,对他们阅读影响最大的是老师及父母,在阅读障碍项,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没钱买书,没地方看书,看不到好书。

对几所中小学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有45%学习成绩较差,42%的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孩子成绩较好,只有3%的孩子成绩优秀。不仅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由于生活中缺乏亲情,不少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佳,个性特征发生异常,出现早恋,孤僻、易怒,甚至沾染上抽烟、酗酒、赌博等不良习气。

双休日留守孩子在干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走访了阜阳市宁老庄镇的部分行政村。宁老庄是我原来随家庭下放的地方,我当年的同学在农村落户,现在他们的子女都进城打工了,孙子们由他们看护,这些人条件算好的。在村里,我看到一个孩子身上背了几个宠物在玩耍,另一个孩子跟朋友们在玩“打马槌”(他祖辈们玩的游戏),不远处几个小孩围在一起,翻看着一本书,那书已经破得走形,我拿过来一看,竟是《鬼的故事》。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我的心里很为他们贫乏的精神生活担心。

调研引起的思考

基于上述的情况,“留守”儿童的问题开始凸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现在的孩子抓起,这是历史赋予公共图书馆——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应承载起的责任。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农民工放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试想把孩子们教育好了,他们长大以后就有别于父辈,就有可能站在一个很好的起点上,一个孩子成才了,一个家庭脱贫致富就有希望,一代人长大成才了,一个国家就有希望,所以,关爱“留守”儿童,要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这是关系到国家兴盛与否的大事。

孩子们阅读需求强烈,兴趣广泛。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偏低,课外学习几乎完全靠自己。他们需要学习辅导类图书,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隔代看护,生活孤独,他们需要文学类课外读物,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平时他们又是祖辈们生活的好帮手,家庭的主心骨,需要科技图书,实用技术类图书;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政法、勵志等方面的书。总之,无论是他们的主观愿望还是客观需求,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读书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农村孩子的阅读环境欠发展,作为主阵地的学校图书室,由于普九教育,要求每个学校必须配备图书室,但规模不同,而且藏书来源主要是社会捐赠,为了应付检查,突击购进一批书,内容繁杂,可读性太差,再加上管理不善,有限的“好书”很快就流失了;读书氛围、学习活动、文化服务体系,几乎是空白。双休日城里的孩子忙着补课,上兴趣班,而他们只有望洋兴叹,当然,新建的“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难缓解了一些压力。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及身上出现的一些“毛病”,主要是由于隔代的监护人年纪太大,且文化程度偏低,因此无法让孩子在学习上得到较为科学的辅导;此外随着父母外出打工,“读书无用论”观念开始抬头,不少人认为,孩子将来出去打工同样可以过得很好,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并不十分重视;再加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亲情,思想十分不稳定,产生厌学情绪;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用金钱弥补感情的缺失,认为多给钱,就是疼孩子,这就又陷入另一个误区。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贫困户还有一定的数量,再加上医疗条件落后,留守儿童中出现了一些残疾少年,他们有的缀学,有的根本没条件上学,更是让人心痛。他们空虚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大都强调对弱势群体进行经济支援,较少关注他们的知识文化及精神方面的需求。

对策与建议

营造学习型的社会氛围。在已有的各种文化设施中,如“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爱民书店”、学校图书室等,让他们建立互借关系,优化整合资源。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农村现在的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以“三农”为主体的特色服务。首先从提高农民的素质入手,通过实施创建学习型农村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中国农民队伍素质提高,以具有初、高中文化素质的农民为主体,以大、中专毕业的农民为先锋队,让一大批城乡结合型的中、高级人才活跃在农村大地,使每个农民都有的一技之长,不再为就业和物质生活所迫,文化生活将成为他们的基本追求。

城乡之间的技术学校,包括初、高中是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从父辈那里已经意识到要学一技之长。现在,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他们已经有能力选择阅读内容,

帮助改善人生,所以,职业学校图书室是服务留守儿童的又一工作重心。

加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好的精神食粮,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为此,基层公共图书馆一定要进行经常性的调研,坚持:了解读者阅读特征,并与分析个别读者的心理特点相结合;调查研究读者的阅读倾向,才能适合留守儿童的“口味”。建议配书紧扣“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这一主旨。摸准“口味”具体来讲就是,在品种上应体现多样性,广泛性,让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师生,都能看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在内容上,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形式上,应突出图文并茂,易学好懂。多选择健康向上,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优秀读物,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文化教育读物,以及启迪智慧,培养情操的科普读物,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读物,艺术类和教学参考书,以及教育工作者用书。

辅导读者,指导阅读。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孩子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藏,让他们主动地利用图书馆,从而使图书馆成为他们的又一课堂。除了一些传统的宣传、辅导方式以外,还可以在图书馆开设公益劳动课,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劳动和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从走进图书馆开始,就不断地了解图书馆,关心图书馆,并有效利用图书馆。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与图书零距离的接触,可以拓展阅读范围,养成爱护书、爱读书的好习惯,并有可能在读书内容方面,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举办一些诸如“读书伴我成长”、“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读书活动,也很有意义。

公共图书馆在做好普通读者服务的基础上,从经费安排、服务设施、服务方式等方面,应特别关注残疾儿童的服务工作,做到既为强者锦上添花,更为弱者雪中送炭。建立残疾儿童读者档案,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制订服务内容,进行特色跟踪服务。经常举办经济、法律、劳动保障、科普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和培训的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知识援助,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

猜你喜欢
图书室读书图书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时代人物(2019年24期)2019-08-29 08:35:44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飞跃图书馆
图书角和图书室的设计欣赏
早期教育(2016年5期)2016-08-23 12:04:52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