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黎黎
摘 要:创办15年来,《海峡军事漫谈》始终把握舆论导向,讲究宣传策略,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贴近岛内现实,紧紧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局,采用“三维立体”式多视角评论,多次开展重大对台宣传活动,取得突破性成果,产生较大影响。新形势下《海峡军事漫谈》继续发挥广播入岛落地直接、便捷、稳定的传播优势,结合台网融合的新途径,围绕对台大政方针政策,循循善诱,攻心说理,争取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的认同。
关键词:台湾 军事 广播 坚守 导向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D
2013年3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海峡军事漫谈》栏目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秘书长郑剑,中央电台副台长赵铁骑,国台办新闻局宣传处处长周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秘书长张莉、副秘书长赵德全,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光谦,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中央电台广播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振英、秘书长李宏等出席研讨会。会议由中央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主任、中广协会军事广播委员会会长李真主持。与会专家对《海峡军事漫谈》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就栏目的创作背景、栏目宗旨、策划经验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栏目品质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精准定位 屡获大奖
《海峡军事漫谈》创办于1998年7月31日,是一档对台湾地区播出的军事评论类栏目,每周五、周日18:10~19:00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播出。李真介绍说,栏目宗旨是宣传我国政府“和平统一”大政方针,评述海峡军事热点,观察台海和平安全,分析台湾军队问题,并以军人的视角论说两岸关系及台湾岛内的重点热点问题,团结争取岛内军心民心。设有“专家访谈”“两岸军队纵横谈”“岛内观察”“官兵评说”“互动时间”“说古道今”“文章选萃”“媒体链接”等不定期子专栏,采用访谈、电话连线、座谈讨论、分析述评、网友互动等多种方式说理,与听众平等交流观点。
15年来,《海峡军事漫谈》共有“开启海峡两岸和平之门”“我眼中的中国军队”“从隔海喊话到面对面交流”等近20个播出节目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国家大奖,另获20多项全国全军对台广播优秀节目特等奖、特别奖、一等奖。自2008年以来,栏目连续5年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佳栏目,并获“2009~2010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和“第2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
对于《海峡军事漫谈》栏目在解读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争取台湾岛内军心民心的舆论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赵铁骑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作为全军在中央媒体能够直接入岛落地的唯一一块言论阵地,《海峡军事漫谈》始终把握舆论导向,讲究宣传策略,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贴近岛内现实,探索“入岛、入户、入脑”的有效方法,逐渐形成栏目风格。对台特色突出,选题策划紧紧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局;军事特色独到,从“台海安全与两岸和平”的独特视角观察两岸政治、军事重要事件;新闻现场鲜活,关注两岸及岛内最前沿的新闻进展;评论样式生动,采用“三维立体”式多视角评论,如新闻现场评论式报道、访谈式专家分析、海内外媒体观点集萃、网友观点选播等。15年来,《海峡军事漫谈》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两岸关系风云变幻中紧跟中央对台战略部署,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多次开展重大对台宣传活动,取得突破性成果,产生较大影响,受到军委总部及国台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受到业内专家及岛内听众的好评。
如今两岸已经进入大交流、大发展的时期,两岸关系的新变化既给广播入岛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赵铁骑强调,在新形势下《海峡军事漫谈》应继续发挥广播入岛落地直接、便捷、稳定的传播优势,结合台网融合的新途径,在团结争取岛内军心、民心的舆论斗争中把握主导,争取主动,围绕对台大政方针政策,循循善诱,攻心说理,争取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在宣传过程中,既要宣示立场,又不能咄咄逼人;既要展示我军风采,又不能给人感觉是炫耀武力;既要真情表达,又要保持距离;既要促进交流,还要保持压力,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极作为。
历经变革 始终坚守
《海峡军事漫谈》栏目创办至今,历经了两岸关系的风云变幻和广播媒体的深刻变革。在这变幻和变革中,栏目始终坚守着团结台湾军心、民心的职能使命,始终用心钻研、努力开拓,在对台舆论宣传中既坚持以我为主,又尊重受众在传播中的主体地位,使对台军事宣传收到很好的成效。作为《海峡军事漫谈》栏目主创团队的带头人,何端端从“谁在说、谁在听、说给谁、听谁说、说什么、怎么说”几个方面展示了广播人的坚守和思索。
谁在说?首先要明确栏目在本质上是要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说话,要配合党中央的对台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发表言论,决不能凭个人好恶自由表达观点。因此栏目的主创人员认真学习我党对台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政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谁在听?何端端介绍,在2000年之前,台湾的“中央广播电台”一直在记录和收集大陆播出的节目内容,这曾经是对岸了解大陆资讯的重要渠道。同样,《海峡军事漫谈》的受众是和我们血脉相连、曾经势不两立、如今逐步和平发展并共创双赢的特殊群体。所以,办好栏目要注重研究这些受众的特殊性。
说给谁?强调每一档节目所侧重的对象感,《海峡军事漫谈》是有目的的传播活动,栏目对象是台军官兵、岛内的百姓。因此必须要用国家统一的思想、民族凝聚的精神对目标听众实施心理影响,从而团结“统派”,打击“独派”,争取中间势力。
听谁说?目标听众有选择收听的自主权,传播目的能否达成还取决于受众的接受程度。这是办好栏目必须认真思考和始终重视的问题。
说什么?即解读我党对台方针政策,评述海峡军事热点、观察台海和平安全、分析台湾军队的问题,并且以军人的视角论说两岸关系,以及台湾岛内的重点、热点问题。做好这样的栏目既重要,又有难度。
怎么说?何端端强调,对台湾节目尤其是军事节目,要想把它做得好听,做得有人听,真正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中央的声音传递到目标听众的心里,并且有效地实施影响,除了要遵循大众传播的规律,一定要采用台湾听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在栏目的整体策划上,首先要积极设置议题,把握舆论的主动。其次要追踪新闻热点,抢占舆论先机。第三,精选题材切入,变换观察视角,找好切入点,选好展现价值的视角。
研讨会现场,何端端播放了几期节目片段,每期都抓住重大的历史事件展开评述,感染人更感动人。比如,为了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而特别策划的节目“开启海峡两岸和平之门”,以厦门金门从对峙到对开的历史变迁为切入点,具有鲜明的军事特征。片头部分从元旦钟声——仿佛敲开了炮声飘逝的新纪元,到小三通的船笛——犹如鸣响两岸交流的号角,用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音响点缀出一幅两岸关系沧海桑田的有声历史画卷,透视两岸关系30年和平发展的历史跨越。在交流观点的时候,不是居高临下地强硬灌输,而是讲究交流的平等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听众有参与感,有兴趣听。
严把导向 注重创新
对台军事广播是中央电台对台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60年来,两岸关系从军事对峙开始,走着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至今仍然没有完全结束敌对状态。但无论海峡军事如何变化,对台军事节目的设置如何调整和改革,对台军事广播的职能和使命始终没有变,严把导向、注重创新是《海峡军事漫谈》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
辛旗高度赞扬了《海峡军事漫谈》栏目和创作团队的坚守和创新精神。他说,一个栏目能够在媒体变革巨大的情况之下持续15年名声不改,依靠的正是历届领导的支持和几代人对事业、对家国情怀的坚守。15年来,社会风气、思潮日益多元化,出现“低俗、媚俗、庸俗”现象,同时在对台方面也出现了一部分对台湾民意逢迎的现象。但《海峡军事漫谈》始终宣传大政方针,介绍祖国大陆的发展成就;注重两岸同胞的亲情感召;保持我们的军事压力;备战准备当中的策反攻心;呼吁“三通”和促进交流;批驳“台独”,正本清源;弘扬中华文化;展示大陆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促进两岸和谐发展,社会融合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他也对《海峡军事漫谈》的创新突破意识予以了肯定。他说,栏目尊重受众的主体性、主体意识,同时又富有个性化,强调传播的故事性。能把新闻和言论很好地契合起来,是这档栏目最大的特色,也是它屡屡获奖的根本所在。
在谈到宣传导向问题时,辛旗认为,《海峡军事漫谈》栏目的导向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导向宣传。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编辑记者自身要抓紧理论学习,进行理论武装,尤其是在对台舆论斗争中,一定要增强这种意识。二是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导向。现在两岸关系的主题是和平发展,主线是争取民心,但目前岛内“和平分离、和平分裂、长期维持现状”的心态还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特别要认清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之间的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和平统一。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导向,也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要把整个台湾社会进步、追求公正和我们的“中国梦”融合在一起,变成两岸人民的“复兴梦”。
此外,辛旗强调军事宣传应融汇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五位一体、三个自信”重要内容,在对台湾军民的宣传中灌输几种意识。一是宣传中国军队的强大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只有军队的强大、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华民族的利益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障。二是要抓军事软实力和硬实力宣传的统一。硬实力是守土的保证,包括军队的军事演习、武器装备的发展、军力的增长以及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所必须采取的行动。软实力主要是收心,包括亲情的宣传、中华文化的融合以及两岸未来发展的共同利益。三要加强两岸涉军敏感问题的引导,及时跟上两岸关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捕捉焦点,制造议题。要用好专家队伍。
台网一体 增强互动
近年来,《海峡军事漫谈》将新媒体理念运用到广播中,依托“你好台湾网”论坛探索出对台广播台网互动的一整套成功模式,部分节目文字在“中国广播网”和“你好台湾网”刊载后,被海内外媒体大量转载,扩大了社会影响。栏目设置的互动话题帖经常吸引上千次点击量、上百条网友留言,多次被论坛标记为“火爆帖”,频频登上论坛“十大热门话题排行榜”首位,并且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固定网友群,大大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会上,栏目组与大家一同分享了对台军事宣传台网互动的经验和成效。
2004年,为配合台湾年底“立委”选举期间的反“台独”舆论斗争,针对台湾选举折射出的社会乱象,《海峡军事漫谈》及时推出了大型系列言论节目“台湾的命运谁来掌控——两岸专家透析台湾民主”,13集系列节目在“你好台湾网”上刊出,三个多月点击量达数百万,台湾网友约占30%多。台湾网民韩先生在收听了第一集《谁来制衡陈水扁?》后发表评论,“我们不能随阿扁起舞,台湾现在厌恶阿扁的人越来越多,阿扁的勾当不会得逞”。台湾网民“中正A-1”在收听了第五集《选战尘埃此落彼起》后评论,“现在遏制‘台独是重点,毕竟我们都是真正爱中国的,所谓‘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嘛”。
2009年在台湾遭受“八八水灾”重创时,栏目邀请两岸专家共同探讨建立互信、共同应对天灾的话题。一位署名“小汉”的台湾网友从政治角度把美国直升机赴台救援宣扬成所谓的“美台盟友”效应,诋毁大陆对台湾的援助。经过诸位网友几个回合的讨论,“小汉”再次发帖,认同“救人第一”,向所有网友道歉。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期间,台湾网友“航天者”说,“目前世界的基调就是和平,只有和平,人类才会幸福和有所发展。中国也是这样,中国要发展、崛起,就必须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和平完成统一大业”。
栏目经常设置有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议题,汇聚两岸网友智慧。如“两岸同心发力,共筑中国梦”“两岸关系应如何继往开来?”“两岸间‘和平协议如何启动?”“两岸政治军事问题:回避还是面对?”“少猜疑、多信任,两岸一致对外”“冷静思考,我为两岸联合保钓支个招”“民进党想和大陆交流,必先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交流要大声说出来”等话题,都引发了两岸网友热烈讨论,为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在讨论“两岸将军以书画代刀剑”的话题时,台湾网友“林笑牙”说:“两岸老将军写下的都是中国字,止戈为武,才是真武士。将军最大的本事是制止暴力、维护和平,这样才能使两岸民众获得最大的利益。”
《海峡军事漫谈》创办15年来,始终伴随台湾岛内听众。但因为和台湾听众的互动有很多困难,以往台湾听众都是通过来信、来电参与节目讨论,表达对播出话题的思考,交流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台网一体、台网互动的发展在便于台湾受众与栏目交流互动的同时更大大提升了栏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总结经验 再创佳绩
其他与会专家也纷纷对《海峡军事漫谈》的栏目定位、风格特点、创作方式、策划经验、传播影响、创优成果等给予了肯定,并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对台军事宣传发表了真知灼见。
郑剑认为,《海峡军事漫谈》栏目对于重大主题宣传抓得准,对于两岸关系中的重大敏感热点问题及岛内关心的问题都提早筹划、精心准备、严密组织,宣传报道成系列、亮点多、有声势、效果好。栏目对台军官兵有吸引力,“岛内观察”“专家访谈”“官兵评说”“两岸军队纵横谈”等专栏抓住了台湾军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访谈、评论、听友互动等交流活动吸引了台湾军民的参与。栏目军事特色鲜明。栏目设计上,很多是从军人视角去观察分析台海和平与安全,比较容易引起台军官兵的共鸣;内容上利用了军队资源开展宣传,用大量的事实向对岸的军队宣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栏目,郑剑建议:一要始终瞄准台军官兵这样一个群体,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和接受特点,点滴渗透、耐心引导,宣传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展现我军官兵优良素质、过硬作风和特有风采。二要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要善于引导新闻和舆论的热点。四是注重节目创新,增加服务性、互动性、故事性。
周强用四个“点”肯定了《海峡军事漫谈》栏目取得的成绩。即有重点,围绕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有重点地宣传;有热点,围绕着热点去做节目;有焦点,引导听众跟着我们的视线去关注问题;有观点,每期节目中都有阐述,无论对于中央方针政策还是重大事件都有自己的声音。对于今后的对台宣传,周强建议要形成自我意识,强化以我为主,加强正能量的传播,做节目时抓住宣导、引导和主导三个要素。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策划意识和节目的针对性。
“春风化雨十五年,播种搭桥彩云间,家国情怀两岸事,同心做梦史无前。”这是彭光谦对于《海峡军事漫谈》15年工作和成绩的精彩总结。他解释,近几年,两岸关系逐渐缓和,对台工作的方式、内容、选题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海峡军事漫谈》目的明确,使命明确,思路清晰,能抓住典型事件,贴近台湾的民情、民意和民心,用感化和融化来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彭光谦分析了当前台湾官兵和民众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心理:认识到“台独”是行不通的,但又不放心进一步靠近大陆;对美国既存在不满又难以割舍;承认大陆的发展和强大,但又害怕生活在大陆的阴影下,失去自主性。他建议,栏目创作中应抓住这些矛盾心理有针对性地做文章,争取他们对“一个中国”的认同。
作为专门从事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研究的专家,杨立宪从台湾现状出发为进一步办好栏目提供了几点参考。她说,目前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的开创期进入了深化期,对台宣传的主要任务是“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争取台湾民心为主线”。这就要求在宣传上必须以人为本,针对台湾有“蓝”有“绿”的情况有的放矢,增加包容性,对“台独”分子也要尽量争取,不能是仅仅正面批评,也要打开他们的心结。题材上可以进一步拓宽,比如台湾老兵返乡探亲、共同保钓等热点问题,美台军购与台湾的民生、经济等。在宣传的方法上,一定要强化说理,刚柔并济,对大陆存在的问题不刻意回避,可以“小否定,大肯定”。
张莉和赵德全从不同侧面结合国家大奖评委的经验,分析了《海峡军事漫谈》栏目为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两项国家级大奖。首要的一点就是正确理解、把握和解读中央的对台政策,掌握话语权,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抢占先机。第二,栏目观点鲜明、思想深刻,紧扣栏目定位,既以我为主,又尊重受众观点的表达和平衡。第三,彰显和突出广播特点,通过富有个性化、细节化的事实来表达观点。
李宏认为,比做节目更重要的是做事业。要在对台、军事、言论这样一个有难度又相对窄播的领域用心钻研,努力开拓,积极作为,创作团队的事业心是栏目成功的基础。中央电台对台广播中心副书记乐艳艳称赞栏目是“让正能量在岛内实现有效传播的范本”,并十分看好栏目开展网台互动的有益尝试,希望在中华之声开展这方面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推广成果。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总编辑卢文兴评价《海峡军事漫谈》是一档特色鲜明、内涵深厚、制作精美、大气专业的广播品牌栏目。当前广播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许多电台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栏目生产不断走向商业化、受众化、口水化甚至低俗化,而《海峡军事漫谈》始终坚持重策划、重质量、重投入,既有岛内连线报道,又有各路专家访谈,还有记者现场采访,手段多样,平台丰富;在采编和制播上,始终注重主题创意、内容原创和平台创新。
国际电台新闻中心采编部副主任张军勇认为,《海峡军事漫谈》做到了三个“准”、三个“好”:栏目定位准,针对性很强;议题设置准,紧跟受众特别是台军官兵关切的问题;重大题材报道切入准。栏目做得好,报道内容丰富,报道手段灵活,传播平台多样,将广播手段用到了极致,同时也将广播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传播效果好;品牌塑造好。
今年是对台军事广播开播的第60个年头,6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海峡军事漫谈》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日后无论海峡军事如何变化,作为向台湾听众阐释我国国防及对台政策,传播反“独”促统理念,沟通两岸信息的权威媒体平台,《海峡军事漫谈》将继续发出最有力、最精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