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年逢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随着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各地课堂教学改革的蓬勃开展,课堂教学中的交流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北京生物特级教师王春易有这样的感悟: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学习状态。可在新的课改理念下,一种“交流课堂”正在全国很多教室出现。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也正不断尝试着交流课堂。
1.习题展讲交流,一种基于思维呈现的交流
“展讲课”在山东杜郎口中学、山西新降中学这些课改名校中已经普遍开展,究其本质,可以说就是一种交流课堂。通过展讲,把学生推到前台,把学生的思维呈现出来,引发同伴质疑交流,从而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思维分析能力的提升等教学目标。
笔者在习题讲评课中较多地采用了“展讲”的形式,一般提前把要展讲的题目安排给一个学习小组(一般是3-5人),让学生课前准备。上课开始,即让小组派代表到前面展讲该题的解答,呈现其思维过程,其他学生听了之后,会受到一些触动和启发,也会提出自己的一些不同想法和观点。这样在题目分析的呈现中自然实现了一种知识、思维的交流,这比教师直接讲解或引导讲解效果要好!当然这种习题展讲一节课中不宜超过3道题,占时一般不超过半节课,题目难度中等或中等偏上一点。
2.答案质疑交流,一种基于作品呈现的交流
交流需要某种载体,需要以某种方式呈现,除了基于展讲时的思维呈现外,也可以呈现学生的一些“作品”,对作品进行讨论交流。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学生思维的一种固态的呈现,比如学生所画的概念图、学生的作业、某个题目的答案等。笔者在生物综合题的讲评中经常采用学生答案呈现的方式,来组织学生交流。一般课前让某个学生把他的某道题的答案抄在黑板上或直接用多媒体呈现其答案,然后让其他学生对的答案进行“评价”,可以指出答案中的错误所在,可以提出其他不同的答案或是自己所不理解的地方,甚或指出答案中的不足。在全班学生对答案的评价、质疑、改进中,答案渐趋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该题的分析也就逐渐明了。
3.问题解答交流,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交流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提出由来已久,指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实现教学目标,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解决的过程亦可贯彻交流的理念,即问题解决不是教师引导下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而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叙述问题解决的方案及结果,其他学生质疑补充。这样问题解决也就成了一个交流的载体,反之,交流会使问题的解决得以深入与完善。比如,高三复习必修二“受精作用”时,把受精作用相关内容设置成如下3个问题:
(1)精卵的特异性结合依赖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上的什么物质?
(2)简述受精作用过程的五阶段。
(3)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DNA是不是精、卵各提供一半?
教师把这三个问题抛给3个学习小组,约3min后请小组代表陈述自己的答案,其他学生质疑、评价、补充。在这三个问题解决中,学生有各种表现:有学生能熟练地答出后面选修才涉及的受精五阶段;有学生认为染色体、DNA精卵各提供一半;有学生提出了防止多精入卵机制的新问题。总之学生反应较为热烈,较好达成了教学目标。
4.样卷分析交流,一种基于错误反思的交流
学生的错误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学生在作业、检测等中所犯的错误,都是课堂交流的好材料。在试卷讲评中,笔者经常采用样卷分析的方式,即挑选几份样卷,进行扫描或拍照形成电子图片,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把学生的错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反思、交流。
以上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种交流课堂模式,其主要区别是交流载体的不同。除了上述几种基本的模式外,还有其他很多模式,如一个单元之后的知识小结交流、学生总结的最有价值问题交流等,这有待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实践和总结。
比较“交流课堂”与传统的“讲授课堂”,可以发现交流课堂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
传统的课堂主要是师讲生听或者师导生析,课堂中的知识、观点、思维等主要由教师这一主体发出或把控。而在交流课堂中,教师主要起到组织、激发和引导的作用,课堂中的观点、思维将主要由学生主体发出,这就使课堂具有了很强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教师难以预期课堂中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观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种开放性对教师的课堂的把控能力、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主体性。
传统讲授课堂的主体偏重于教师,教师主动得讲,学生被动得听。交流课堂中学生则被推到了绝对主体的位置,往往是学生讲、教师听。曾有人这样形容教师,站在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巡回于台上台下的教师是骨干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那么可以这样说,传统课堂教师更多站在讲台上讲授,而交流课堂教师则更多站在讲台下倾听!总之,交流课堂突显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求。
(3)吸引性。
传统课堂强调教师要讲得精彩,从而吸引学生,但或许,再精彩的教师讲解也抵不上学生展示对全班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与学生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当某学生展示了他的观点、思维,其他学生自然会进行自我对照:自己是不是这样想的?自己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样一种学生之间的吸引力与触动是教师讲解所不能给的,所以交流课堂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听讲效率。
总的而言,在一节好的交流课中,学生的思维会处于舒展的状态,不会受到过多约束;精神会处于振奋的状态,不会感到单调乏味。这应该正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当然交流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容量的问题、新教师难以应对把控的问题等,这些还都有待广大同行去进一步实践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