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尊重人的建筑才有价值

2013-04-29 00:44宗和
新天地 2013年6期
关键词:吴良镛吴老人居

宗和

2012年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一位耄耋老人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个奖项是对他在“人居科学”领域作出的特殊贡献的最高肯定,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被同行誉为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2013年5月7日,在融融春日里,吴老迎来了他的91岁生日。

“说起中国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地战火纷飞,中国社会苦难深重,吴良镛的成长历程中饱含着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民族血泪,这促使他在内心早早燃起了建设家园的热望,树立了“谋万人居”的远大理想。

1950年底,满怀报国的赤子之情,吴良镛冲破阻挠,几经周折,毅然从美国绕道回国,投身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中。1995年吴良镛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的学术带头人,吴良镛不断探索着中国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理论的发展之路。他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他出版著作28部,发表学术文章两百多篇。《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两部巨著,更是为他赢得了特殊的荣誉。

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这样评价:“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同样,谈起吴良镛没有人绕得开菊儿胡同,菊儿胡同既是吴良镛在规划实践上的巅峰之作,又是他学术道路上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

北京菊儿胡同有一个41号院,原是一座寺庙衍生出的大杂院,也是菊儿胡同最破的地方。四十多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100米处。随着人口增加,院子里逐渐盖满了小棚小房,几乎没有转身之地,危房、积水、漏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的居民。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开始展开危旧房改造项目。但是,菊儿胡同又属于古都风貌的保护范围。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不仅如此,项目不大、费用不高,牵涉面却不少等问题,使得很多设计单位都不愿碰这类项目。后来,北京市房改办找到了吴良镛。出乎意料的是,吴良镛对于这个建筑面积仅两千七百多平方米、设计费用仅1万元的项目表示出极大热情。

如今,改造后的菊儿小区里,精心保留了原有的树木。一水儿的2层、3层小楼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丝毫不觉得突兀。一进套一进的小院子,面积虽然不大,却并不觉得压抑。这样一座“类四合院”,完全没有高楼大厦那种冰冷、孤立的感觉,充分体现出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倡导的“有机更新”理念,延续了城市原有的历史环境,对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来说,可谓是探索了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路子。1992年,菊儿胡同改造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1993年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还曾在菊儿胡同发表了新年讲话。

菊儿胡同只进行了第一、二期的改造,就在二期工程前后,时间已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业开始在中国兴起。城市中的危旧房改造往往也是结合房地产开发进行,经济利益驱动着各方。菊儿胡同第三期的设计图纸本来已经出炉,却因开发商称“亏本”而搁浅。因为“不挣钱”,菊儿胡同终成“孤本”。

有人因此说,菊儿胡同的“新四合院”模式不能得到推广,所以不具价值和典型性。但吴良镛解释说,菊儿胡同只是一个试验,并不是要所有的房子都盖成菊儿胡同,即使是北京,也不是所有的区域都适合那样做。菊儿胡同走的是一条创作道路,不同地方应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创造自己的特色。

“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激情与坚强”

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学,吴良镛都受到梁思成和林徽因这对才子佳人的熏陶。

1944年,他在重庆中央大学油印本校刊《建筑》上发表了题为《释“阙”》的文章,被梁思成看到,因欣赏他的才华,让他到身边协助工作。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他前往芬兰籍建筑师沙里宁主持的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深造,决定了吴良镛的人生轨迹。

林徽因在对他的推荐信中曾这样写道:“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

1949年6月,沙里宁在接受《底特律论坛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吴良镛:“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来自于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来自于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

面对前路,他至今依然表现出内心的坚定不移,“未来不可限量,难于管窥,要用‘大海波涛现代人的胸怀去开拓进取”。

“我豪情满怀地目睹了祖国半个多世纪的进步,每每扪心自问,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为了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耄耋之年的吴良镛依然不顾辛劳,奔波在各个建筑工地上。直到2008年的夏天,85岁的吴良镛在南京金陵红楼梦博物馆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一头栽倒在地。

“模范病人”创造康复奇迹

所有人都以为吴良镛的工作至此画上了句号,医生也判断他这辈子不可能再站起来,但病痛并没有将他击垮,反而更加激发出吴良镛的拼搏精神。

面对脑梗造成的手脚不便,吴良镛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康复治疗。“别人一天练4个小时,我就练8小时,我告诉自己,必须尽早站起来,回到我热爱的建筑领域。”

在病床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问吴老有没有信心战胜病魔,吴老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但要站起来,还要能走路,还要恢复到能写字、能绘画。”

在医院里,医生都称吴良镛为“模范病人”。吴老非常尊重科学,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方法锻炼,而且异常刻苦。夏天屋里很热,很多患者都偷懒不愿锻炼。可是,吴老穿着个小背心,认真锻炼的身影每天都准时出现,一会儿,全身就已被汗水湿透。

正是因为有着远超常人的毅力,吴良镛很快就可以走路了,不听使唤的手也能握笔写字了。医生都啧啧称奇,这样的恢复效果太不可思议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出院那天,吴良镛送给医院一幅亲笔所写的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是给康复课程交出的最好答卷。医生们都说,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康复过程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责编:辛娅)

猜你喜欢
吴良镛吴老人居
百岁国匠吴良镛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国医大师吴咸中的养生之道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虚惊一场
唱歌排解烦心事
人居环境
怀念吴老,学习吴老——我心中的吴恩惠教授
世界人居日
中国城市雕塑蓬勃发展的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