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摄影类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3-04-29 19:37丁晶黄涛
职业·下旬 2013年6期

丁晶 黄涛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服务业市场不断扩大,中职层次的摄影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摄影类专业课程在中职学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多所中职学校摄影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所在学校的实践情况对摄影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摄影教育 双轨并行 岗位轮转 中职教改

摄影以其形象、直观和逼真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改革开放后,摄影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各企事业单位对专业摄影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事摄影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有了更多平台。数据表明,摄影专业中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3.75%,就业分布最多的省市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哈尔滨。笔者学校所处的广西也呈现出大幅递增的趋势。

摄影教育如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摄影职业教育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摄影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摄影教育改革找准方向,是摄影教育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

一、中职摄影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开设摄影专业,只有一部分中职学校在相关专业的教学进程中安排了摄影课程。此类专业开设摄影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及摄影器材使用和常用的摄影技巧,将摄影技术融入到行业岗位能力的提高上。但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学还不能实现该目标,甚至存在较多的问题。

1.教学条件限制

摄影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但目前中职学校都存在摄影教学设备数量及相关实训场地建设规模有限的问题,工位及设备不足尤为突出。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开设了摄影课程后,并没有配备足够的摄影设备和场所开展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摄影技巧和开展实训时,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专业课程师资缺乏

中职学校在摄影课程教学上普遍存在师资缺乏的问题,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并没有专业的摄影教师,他们一般采取计算机平面设计类教师转型或兼顾摄影教学的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往往会出现教师不了解企业需求,不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及行业规范等问题,以至于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完全脱轨。

3.教学安排受限,教学理念陈旧

课时分配上,多数中职学校摄影类课程的课时都较少。摄影类课程教学中不但需要处理大量的教学信息,同时还要面对学生基础差异大且普遍较差的现状,因此课时不足会造成教学内容深度不足,理论培养与实践操作无法同时兼顾,忽视摄影技术训练及艺术性培养等问题。

教学理念上,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创新思维培养欠缺。一是知识点的学习对专业技能的提高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学生不会将自己拍摄的成果应用到作品设计中;二是大多数中职学校摄影专业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

二、中职摄影课程实施的建议

笔者学校2009年开始对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课程进行微调,加入了摄影类课程。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与实践,逐步扩大了摄影课程辐射的专业岗位群。结合学校在摄影类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几个典型问题,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规划实训场所,灵活调整教学组织形式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用理实一体的实训场地,采用“双轨并行岗位轮转”的形式组织教学。为满足学校2011级、2012级的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及所有涉及营销策划类专业班级的教学需要,学校对原有实训场所进行了重新布局、改造,将实训场所规划成两大块功能区域,即摄影实训区、筹划与教学区。摄影实训区域包含至少两个实训工位,每个实训工位包含背景、灯光、静物拍摄台等设备。筹划与教学区域则含8台以上计算机及一台投影或大尺寸显示屏,采用分组教学式布局。该实训场所布局在分组和双轨制结合的组织形式下能满足50人以内的班级教学实训需求。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使用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法把实训内容分两大部分,一个是拍摄操作,另一个是图文策划,见下表。在传统分组教学的基础上再划分为两个批次,每个批次可安排20人左右,进行交替循环,即所谓的“双轨”。在同一个实训内容,不同的实訓项目间采取“岗位轮换”制,如下图所示。

状态A中,“轨道一”的各组学生在摄影实训区域进行摄影操作实训;“轨道二”的各组学生在图文筹划区进行图文筹划实训。进入状态B后,“轨道一”与“轨道二”互换。每个典型工作任务中都要进行一次A、B状态的切换,同时不同典型工作项目间进行岗位轮转,即所谓的“轮转”。

如在《钦州坭兴陶产品广告摄影》项目中,将电子商务专业2011级1班40名学生共分成8个小组,采用“双轨并行岗位轮转”实施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1~4组进行产品拍摄操作的同时,5~8组进行创意策划、美工及资料收集整理,每完成一个产品子项目实训内容进行一次轮岗交替。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参与项目的团队成员都能系统地掌握项目相关的知识、流程及操作技巧。“双轨并行岗位轮转”教学模式实施以来,解决了单独分组教学中遇到的设备不足、场地不足等问题,是当前摄影类课程教学实施中较成功的一种教学新模式。

2.校企合作,师资培养

学校先后与南宁金富摄影公司、广州M3摄影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教学内容上学校引入企业实际操作商业项目,根据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对学生团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企业的具体项目里,体验企业商业摄影的工作流程,让教学与企业工作内容实现无缝对接。由企业对摄影课程教师进行培训并认证,以企业工作流程及标准考核教师。教师采取脱产下企业的形式接受培训,全程参与企业项目。

校企合作,聘请专家。学界、业界有一些优秀的摄影师,虽然不一定能成为中职学校的专职教师,但他们可以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客座教授或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样可以把优势资源引进学校,学生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摄影理念。

3.课程整合,定制校本教材

目前关于摄影教学的教材种类繁多,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标准。学校因此进行了校本教材自主开发,结合自身条件、学生基本素质、企业用人需求、行业技能鉴定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了课程教学标准,将摄影技术、图片后期处理、数码产品制作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筛选、整合成一本《摄影及后期制作》理实一体校本教材。该教材基于企业典型工作项目,同时建立了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将该课程的评价标准分解为一系列成阶梯的子标准并分配到各教学阶段中,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贯彻执行。

在摄影类专业课教改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对专业群的辐射。结合相关专业群的特点,我们编写了《商业摄影基础》与《商业摄影后期处理》等项目类校本教材,与企业商业项目结合,通过项目教学引导学生走入真实的企业项目中,让学生毕业后短期内就能融入企业项目团队中。企业参与开发的校本实训教材具有四项特点:一是采用“任務驱动、项目导向”开发课程内容,突出工作过程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基础,图文并茂,循序渐进,易懂易学。三是内容以模块化组织,有可裁剪性和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四是教材参照现代企业管理灌输“5S”理念,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教材经笔者学校2009-2011级电子商务、计算机等专业学生使用,教师和学生反映效果较好。

4.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考核学生从业所具备的技术、能力、职业操守等职业必备素质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也结合了技能鉴定考核指标,围绕摄影师初级、中级证考核要求中包含的证件照、纪念照、多人合影照、艺术照、翻拍、婚纱照,设计典型工作项目。目前学校相关专业已规划在第二学年对部分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中职摄影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摄影职业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开动脑筋,总结经验,提高效率,积极摸索合理的新模式,为社会输送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凤.中等职业教育摄影专业市场调研[J].职业技术,2012(1).

[2]张泉刚.对当前高校摄影教育的几点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4).

[3]于圣蛟.当代摄影教育状况调查与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6).

[4]刘锦.广告摄影教育的实践教学现状与构想[J].美术大观,2012(8).

[5]程杨阳.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与摄影教学[J].艺术教育,2012(11).

[6]刘军杰.新时期摄影教育发展浅析[J].赤峰学院报,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