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丽
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课堂中设问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但目前数学课堂中,“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重数量轻质量,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重结论轻过程,过分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其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的探究;重预设轻生成,个别教师不敢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更怕学生提出老师没有预设的问题等. 那么,如何有效地设问,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围绕目标、找准基点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问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或为导入新課、探究新知,或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或为引起思考、总结归纳等有明确意向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掌握知识.
例如,学习“分式基本性质”时,为导入新课,可设计如下问题:分式与相等吗?你能用类比分数基本性质的方法,推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吗?
实践证明: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目的性明确的问题,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善启重发、拓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问题要以激发学生思考为出发点,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开放性.
(1)启发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善“启”学生才能“发”. 在利用问题来引导和启迪学生的思维时,切忌用“是不是”、“行不行”、“对不对”之类的机械性问题来设问.
(2)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平行线的判定”教学中,把例题“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改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不是课堂上灵机一动、偶然发现,而应该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和切实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来的. 通过“启”,不断设疑,强化问题的探索性;通过“放”,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难易适中、发展自我
初中学生对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 问题太难易失去解决的兴趣,太易又会产生轻视和厌倦心理. 这就要求课堂问题难度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巧妙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例如,在“圆锥的侧面积”教学中,课前让学生做一个圆锥模型,课堂探究时,首先回顾圆锥模型的制作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围绕以下问题独立思考.
(1)你运用哪些知识可以求出圆锥的侧面积?
(2)在你得到的结论中,需要已知哪几个量?
(3)怎样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设计的问题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设置合理的思维阶梯,引导学生通过手的操作、眼的观察,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充分感受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根据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探索出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而且发现了几种不同方法,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四、大胆质疑、学会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关注课堂生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终生学习至关重要.
(1)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想问题、提问题、延伸问题的良好习惯.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
(2)给予学生一个寻找“问题”的方向. 引导学生从某些熟知的数学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提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问题.
(3)引导学生分工协作,共谋“问题”之道. 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各组之间也可以互相提出意见或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从而共同完成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
五、揭示过程、学会创造
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创造、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所以数学问题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化过程. 教师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 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搭2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3个呢?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
(4)如果我要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接触到了用字母表示数,了解到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由此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及应用的. 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知识“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 从长远看,学生获得了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的、终身受用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和创新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交流探究的机会,感悟数学学习的思考方式. 真正使学生从“学”数学逐步走向“做”数学. 只要我们用心探索,积极实践,数学课堂一定会因“设问”的有效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