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传承学校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

2013-04-29 00:44倪彦鹏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校友校本历史

倪彦鹏

编者按:20世纪60年代末,对国家课程开发策略的反思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校本课程成为课程开发的一股强劲浪潮。校本课程开发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但人们达成了普遍的共识:校本课程的核心是建立一种新的学校课程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本期,我们将通过几所学校校本课程内容构建中的真实历程,感受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开发,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建设,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校本教材编写。

编辑提示:汇文一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何把学校文化整合为课程,把文化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伴随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教师梳理了学校的百年校史,编写了《文香集粹》校本课程。《文香集粹》校本课程,以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活动文化和生活文化等为载体,以体验、实践的教育思想为蓝本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认识学校,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制度、学风等的过程中,更加热爱学校,进而建设学校。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近140年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成就锻造出一批批历史名人,著名的教育家——“故事爷爷”孙敬修,不仅曾经是这所学校的校友,更是在这里任教长达35年之久的教师。为了将学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学校开发了以了解学校历史、创新学校未来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校本课程“文香集萃”,并编写了校本教材。

《文香集粹》校本课程,以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活动文化和生活文化等为载体,以体验、实践的教育思想为蓝本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认识学校,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制度、学风等的过程中,更加热爱学校,进而产生为建设学校而努力奋斗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认识学校》共13课(一二年级);第二部《热爱学校》共12课(三四年级);第三部《建设学校》共13课(五六年级)。

六年的主题设计,我们体现了学生认识学校文化、传承学校文化、创造学校文化的梯度。同时,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施课程。在这一校本课程中,每个年级都设计了对于文化认识的主题,教师不断挖掘校园文化,同时通过多种体验途径让学生感受文化、传递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的开发与认识,我们为低中高年级设计了不同的主题,同时理解的内容深度也不同。

低年级:“悠久的历史”主题,通过讲故事、参观、小组讨论,使学生简要了解学校从“丁香小学”改为“汇文一小”的过程,并认识一些科学家校友,可简单讲述他们的故事。初步体会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建校之初的故事等;“历史的印记”主题,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学校今昔的照片或文字材料,在班内进行评比,最后参观对比学校今昔的巨大变化,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学校的沧桑巨变;“校友、学子”,通过对有关“丁香小学”的教育人物、对学校有重要影响的校友以及英才学子事迹的学习,给学生提供鲜活的学习事例,从而使学生理解众多校友深厚的爱校情感。

中年级:“坎坷百年”主题,学生通过调查、搜集整理,将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学校校名、校址的变迁及办学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交流。请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和重要的纪念日;“寻访名人的足迹”主题,指导学生采用资料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式,了解优秀学子的成长过程和现在对国家的贡献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树立自己心目中的学习榜样。

高年级:“我给学校提建议”主题,通过采访、调查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对老师的教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学生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等)提出建议;学生通过了解过去及现在,选定有关学校发展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设想,开展“发奋学习,为学校的明天添彩”演讲活动。

通过六年的系列学习,学生们经历了从了解学校文化、熟悉学校文化,到走向传承学校文化的发展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能力都有了发展。通过一年级入学之初的参与活动,对学校环境、校园文化以及行为规范形成初步认识,引起学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向往,懂得遵守学校的行为守则,使学生自觉适应学校生活的规则与方法,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充分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快乐地学习、成长,发展到毕业时的感受学校的变化与发展,回报学校的培育之恩,维护学校荣誉。

猜你喜欢
校友校本历史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校友风采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