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硕 李首博 周雪 乔智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大多基于三个框架——一是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看做一个过程,并从不同维度来对这一过程展开研究。二是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知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按照知识管理活动的不同环节细分为不同类别的能力,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组织创新绩效或组织绩效的影响;三是基于关系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导入了网络关系与网络能力因素,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管理研究的内涵。文章认为未来对于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应当在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出多层次的、动态的知识管理研究框架来加以深入。
关键词:知识管理;研究框架;综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已经在知识管理领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的切入点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虽然相关研究所选择的研究路径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基于对知识管理自身概念的不同理解,笔者将其研究的整体思路归纳为三种研究框架,即基于过程视角的研究框架、基于资源视角的研究框架和基于关系视角的研究框架。对这些研究框架的梳理和归纳,既是对现有知识管理研究范式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知识管理研究方向的探索。
一、 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
作为组织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被看作是由多种行为所构成的一个行动集合,因此,很多学者从过程的视角来构建知识管理分析框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通过三个维度展开。
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维度。在借鉴Polanyi(1959)隐性知识概念的前提下,Nonaka与Takeuchi(1995)对组织知识创造以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进行分析并创造性地提出了SECI模型。在此基础上,Mahoney与Williams(2003)总结了组织内能够导致知识薄弱的九个障碍,并认为知识创造是组织内部SECI模型运行的结果;Rieraet等(2009)的进一步研究更是证明,SECI内部各个转换方式之间的平衡与否标志着组织知识创造能力的高低。
2. 个人与组织维度。除了SECI模型之外,Hansenet等(1999)还将组织因素纳入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的研究领域,进而认为,既然组织内部的知识转化可以分为编码和个人化两个阶段/过程,那么,如果将隐性知识看作是一种个人的经验、反应以及个人才能的内在化,那么隐性知识的扩散和转化必然要受到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Disterer,2003)。正式基于这样的假定,许多学者开始将对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纳入的研究到特定的组织情境下,并充分考虑个人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 知识的创造、获取、共享以及使用维度。很多学者将知识管理理解为组织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使用直至提供组织绩效的整个过程。除了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以外(陈国权,2009),从外部获取或学习知识也已成为组织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Lavie,2006),进而有助于组织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提高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识别能力(Danneels,2008)。在实现了获取知识的基础上,Lee(2001)认为,知识共享是指知识在不同的个人、团队或组织之间的转移或传播。为了防止共享行为缺失所导致的知识囤积(Knowledge Hoarding),组织应当从文化、支持、信任、回报、态度等方面推动组织知识的共享(Strickland,2004)。基于程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大体表示为三维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事实上,上述三个维度已经出现了较高程度的交叉和融合,许多学者已经将其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并进一步提高了这一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对于组织知识管理活动的解释能力。
二、 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
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认为,组织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组织所具有的其他组织难以模仿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或能力(Barney,1991)。基于这一认识,很多学者将组织的资源或能力作为分析平台,以此建构了知识管理行为、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
Bharadwaj(2000)认为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的经营绩效,因此通过三个维度构建了信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分析框架。Paiva(2008)把制造知识看作组织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并认为由于这些知识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获得和保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让这些知识参与到企业早期的决策中。为了探讨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绩效的关系,Chen与Huang(2009)将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作为中间变量,并认为知识管理能力在二者之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余以胜、李丹(2010)在对行业创新联盟进行研究时,提出联盟内的企业应当将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知识资源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临时性的创新型虚拟组织,共同完成某种知识产品或提供知识服务,实现知识创新。上述研究都将知识看做是组织的核心资源,从而围绕这一核心资源来研究其与组织行为、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核心资源对于组织绩效的解释能力,许多学者在基于资源视角知识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将“核心能力”的概念与知识管理过程相结合,从而构建了基于核心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框架,进一步深化了知识管理的研究领域。在过程视角研究内容的影响下,许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从知识的产生、共享、转移等行为转移到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移能力等以能力作为核心内容来开展研究。Mariano Nietoa,Pilar Quevedob(2005)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一方面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于技术机会的把握和知识的溢出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相对于技术机会的把握和知识的溢出而言,知识吸收能力对于创新绩效具有更大的影响。此外,作为对知识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化,Robert Parent,Mario Roy和Denis St-Jacques(2007)还分析了动态知识转移能力在社会网络条件下的生成、扩散以及使用新知识来满足需求的过程。
除了对获取能力和吸收能力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以外,还有很多学者进一步提出了知识管理能力、知识资源能力和知识能力等概念。Teece(1997)等认为,知识管理能力是组织创建、获取、整合和配置知识的能力;Tanriverdi(2005)将知识管理能力定义为组织创造、组织、转移并应用知识资源的能力,在将知识与其他资源和能力综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Carrillo和 Gaimon(2004)提出了“知识资源能力”(Knowledge-based Resource Capabilities)的概念并认为,知识资源能力是物质生产知识或信息系统、企业员工的知识以及管理系统知识的综合。作为一种更全面的表述,宁烨、樊治平(2008)提出了知识能力的概念,并将其理解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和能力,以及对组织内外知识、资源和能力进行协调、重构并更新的一种学识。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在这一框架体系之下,更多地是将知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按照知识管理活动的不同环节细分为不同类别的能力,并进步研究其对组织创新绩效或组织绩效的影响,并对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深入挖掘。基于这一框架的研究主要将知识管理看做是组织的内部活动,虽然也对外部环境有所涉及,但更多地是将其看做一种外在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处理。
三、 基于关系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越来越离不开外部网络的支持,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从组织内部转向组织外部,通过对创新联盟、开放式创新、研发网络的深入剖析来探讨新环境下如何提高组织的知识管理绩效水平。针对网络化环境下组织适应性的提升问题,Gurneeta Vasudeva Jaideep Anand将联盟成员组织的吸收能力进一步按照多样性和使用次数的不同维度来加以拆分,不同类型的吸收能力对于组织在知识联盟中的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与之不同的是,陈劲(2011)将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企业与外界联系的频繁和密切程度等因素引入到对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分析中,以此来研究提升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的途径。由于将外部环境和外部组织引入到分析的情境之中,组织与环境、组织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关联也就成为了影响组织知识管理绩效水平的重要因素。
针对知识在组织间传递的日益加强,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发现,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有助于组织知识、资源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经营绩效(Inkpen & Dinur,1998;Inkpen & Pien,2006;Lavie et al.,2007;McEvily & Marcus,2005;Norman,2004)。杨锐等(2010)就网络结构关系互动对创新活动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具有中心势不高强的关系联结小团体互动和中介协调等特征;基于不同知识基础的创新活动需要建构不同的网络关系组合和相应调适的网络结构;网络互动是基于技术相似性和技术关联性在行业内部和行业间展开。
事实上,正是由于组织与其外部环境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对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akansson首先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认为网络能力是指组织改善其在网络中位置以及处理与其他组织之间关系的能力。方刚(2011)在组织网络能力分成战略性的网络规划能力和操作性的网络配置能力、网络运作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进而构建了网络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网络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所具有的显著正向影响。徐国东等(2011)则进一步将研究重点聚焦于产学研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活动,证实了网络能力对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所具有的积极影响。基于关系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如图3所示)。
通过对基于关系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相对于基于过程视角和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研究,网络关系以及网络能力的导入丰富了知识管理研究的内涵。虽然进一步突出了网络关系、网络能力等与外部网络有关的影响因素,但就研究框架而言,并没有完全打破前两种框架的基本思路,或者说基本可以看作是对之前研究的补充。
四、 现有知识管理研究框架评述
通过对现有知识管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虽然现有研究已经对组织知识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但现有研究仍然存在如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在对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活动进行研究时,没有对组织内部不同层次主体的知识管理活动进行区分。虽然有些学者对个人的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动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在分析的过程中对于个体在组织内部所处位置并未做过多考虑。事实上,对于组织内部的个体而言,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视角对于其在知识管理活动中的态度以及自身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不将处于不同位置和关系中的个体加以区别,就不会对有众多个体参与的知识管理这一复杂系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框架,虽然在前两个框架的基础上对外部环境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其作为影响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外部环境对于组织的影响大多采取一种静态视角来进行分析,并未对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深入探讨。这一不足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现有知识管理框架对于组织与其外部网络之间关系的存在、衍生和延续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因而无法对网络环境下组织知识管理能力的增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因此,未来对于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应当在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出多层次的、动态的知识管理研究框架来加以深入。
参考文献:
1. William B.Bean, M.D.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Arch Intern Med,1961,107(4):617-618.
2. Nonaka, I.and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Oxford Uni- versity Press,1995.
3. Joseph T. Mahoney and Charles Williams. Sticky Knowledge: Barriers to Knowing in the Firm. Sage, London,2003.
4. Hansen, M., Nohria, N. and Tier ney, T. 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1-10.
5. Disterer, G. Fostering knowledge sharing: why and how?.Proceedings of the IADIS Inter- national Conference e-Society,2003:219-260.
6. 陈国权,宁南.组织从经验中学习:现状、问题、方向.中国管理科学,2009,17(1):157-168.
7. Danneels, E.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second-order competenc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 urnal,2008,29(5):519-43.
8. Lee, C.S. Modeling the business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1,(39):191.
9. 宁烨,樊治平.知识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80-85.
10. 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5):72-82.
11. 杨锐,李伟娜.网络结构、关系互动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苏州IT产业集群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10, 28(7):1094-1103.
12. 方刚.网络能力结构及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29(3):461-470.
13. 徐国东,郭鹏,于明洁.产学研合作中的网络能力对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1,30(7):99-1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双平台协调的群组变权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项目号:09YJA630047)和吉林大学211工程基金(项目号:SLJJ-CX)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田硕,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吉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李首博,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周雪,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乔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