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之中的黑人女性世界

2013-04-29 12:56吕晨
关键词:美国文学互文性文本

吕晨

摘 要:国内的黑人文学研究强调作者的性别及种族,以作者为主体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突破作者的的性别及种族的限制,运用互文理论对两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以托妮·莫里森的《宠儿》和斯陀夫人的《黑奴吁天录》中关于黑人女性的文本进行解读并揭示出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互文性的视角来进入黑人女性的世界,深入挖掘以黑人女性为主体的文本的内在价值以及美国文学中女性作家通过文本建立起的跨越时代、跨越种族的联系。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黑人女性;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83-03

伴随着美国黑人文学的崛起,以黑人女性为主体的小说越来越多。然而,国内的黑人妇女文学研究常常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去贴近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标志为黑人女性作家、黑人女性意识、黑人女性主题和黑人女性语体的确立和发展,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相关的黑人女性批评理论[1]。本文试图突破这一传统,从文本的角度出发,通过互文性理论(Intertextuality)来重新进入以黑人女性为主体的独特世界。

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该理论的倡导者认为,由于语言是作为存在的基础,世界就作为一种无限的文本而出现。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文本化了。一切语境,无论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学的、历史的、或神学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意味着外在的影响和力量都文本化了[2]。文本的作者的作用大大减弱,关注的重点从作者转移到了文本,或者说是文本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了两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试图以文本的视角来进入黑人女性的世界。一本是斯陀夫人(1811-1896)的《黑奴吁天录》(1852),它是最早揭露奴隶制的黑暗与残暴的小说;另一本是托妮·莫里森(1931-)的《宠儿》(1987),这本小说自出版以来,就因其特殊的故事内容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以及在整个美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备受国内外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一、简介:《宠儿》与《黑奴吁天录》

《宠儿》的作者托尼·莫里森(1931-),当代美国文坛的一位著名黑人女性作家,一九九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该小说被视为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宠儿》的背景设置在美国内战结束后的1873年,故事的主人公女黑奴赛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不料残忍的奴隶主追踪而至,为了不使儿女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十八年后,奴隶制已被废除,被她杀死的女婴却还魂归来,不断加倍向母亲索要母爱。此外,早在1852年,斯陀夫人发表的《黑奴吁天录》也提到了母亲弑婴这一沉重的话题,《黑奴吁天录》原名为《汤姆叔叔的小屋:低贱者的生活》(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这部反奴隶制小说中已经开始对女黑奴的命运给予了关注与同情。小说的作者斯陀夫人是一位积极的废奴主义者。全书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线索是男黑奴的辗转被卖,另一条是女黑奴伊莉沙的携子逃亡。

表面上看,《宠儿》与《黑奴吁天录》除了共同反对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主题之外,是两本截然不同的作品:它们叙述手法各异,体裁内容相去甚远,而两本书的作者则一位是白人女教师、积极的废奴主义者,另一位是黑人女编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似乎完全没有联系。但若是细细阅读两部作品,深入了解作品的出处,便可发现两书都是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都是将个人身世放到种族命运的高度来考察,并且都展现出了黑人女性独特的魅力与光彩。

二、小说间的互文关系

当我们打开单个作品封闭的围墙,走入两部小说的文本世界之中细细品味便会发现一个丰富多彩的黑人女性世界,多处都出现了互文关系。

两个故事的开端就十分相似,《黑女吁天录》中的女黑奴伊莉沙及《宠儿》的赛丝最初都受雇于“心地善良”的庄园主,并一直受庄园主的喜爱。比如,《黑奴吁天录》第一章的标题就是“向读者介绍一位讲人道的人”,文中也提到,“薛尔培先生是个正直人,脾气温和慈善,想让他周围的人们轻松愉快、随心所欲;在他庄园里的黑人,凡有助于他们物质舒适的东西,从不短缺。”[3]巧合的是,赛丝的主人,“甜蜜之家”的庄园主加纳先生也是一个很好的人,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老黑人贝比·萨格斯的视角传达,“在她看来,加纳夫妇施行着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对待他们像雇工,听他们说话,把他们想知道的事情教给他们。”[4]两位作家如此强调农场主的“和善”,恰恰都是从反面讽刺了奴隶制的残酷。农场主待她们再好,也不过是奴隶制度下的主奴关系,当主人经济上败落的时候,首先遭殃的就是死心塌地跟随主人的奴隶们。十分讽刺的是,在伊丽莎和赛丝眼中,仍把主人看作“善人”、“和善的家长”。

其次,两部小说都是以年轻母亲带(怀)着孩子在惊险中出逃并绝处逢生作为核心情节[5]。在《黑奴吁天录》中,当伊莉沙得知自己的宝贝儿子要被卖掉时带着儿子逃亡的情节令人记忆犹新:

就在这昏头昏脑的片刻,她的脚好象难得触地,一下子把她带到水边。他们紧跟在她后面,追将过来。她受到力量的激励—这种力量上帝只赐给拼死不要命的人—狂叫和飞跃,跳过岸边的滚滚浊流,刚好跨上一块筏子似的冰块。这样拼命的跳跃,只有在疯狂和绝望之中才能发生……她跳上去的这块新裂开的大冰块,承受了她的重量,前后摇晃,吱吱作响,但是,她呆不上片刻,又带着狂叫,拿出拼命的力气,跳到另一块冰上,再跳到另一块冰上。绊倒—跳跃—滑溜—再向前跳[6]!

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在满是浮冰的河上跳跃,这是多么扣人心弦的画面啊!若不是有亡命天涯般的神赐的勇气和母爱的力量,是断断做不到的。

《宠儿》的主人公赛丝也遇到了十分相似的惊险时刻,作为孕妇,她的处境更为艰难:

在赛丝痛苦地爬向棚屋的整个过程中,它一下都没动……她们到达的时候,赛丝已经体无完肤,只有抱头发的布没被碰坏。她血淋淋的膝盖以下根本没有知觉;她的乳房成了两个插满缝衣针的软垫。是那天鹅绒、波士顿和好吃的东西的声音一直激励着她,使她觉得,她到底并不仅仅是那个六个月婴儿弥留之际的爬行的墓地[7]。

作为母亲,她们的逃亡要比男人付出更大的勇气。她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下一代不再受奴隶制的残暴压迫。

第三,在走投无路时,伊莉沙和赛丝都遇到了好心人,给予她们很大的帮助。伊莉沙渡过冰河后,遇到了参议员伯德夫妇,他们帮助伊莉沙找到了专门收留奴隶的约翰?范?特洛普老人家,他曾经拥有很多奴隶,当他认识到奴隶制的残暴之后就把庄园所有的奴隶都释放了。这位老人不仅收留了伊莉沙,并找到马车把她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宠儿》中,刚刚生下孩子的赛丝身体十分虚弱,当她抱着婴儿准备想办法过河的时候,在岸边遇到斯坦普大叔,他不仅给赛丝做了热腾腾的炸鳝鱼,还帮助母子顺利渡河、平安来到贝比?萨格斯身边。黑人女性要想独立、重获新生,离不开外界的帮助和扶持,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抵抗恶势力的压迫。

三、对互文性的几点思考

那么,在众多文本之中,为什么它们会产生如此“亲密”的互文关系呢?我们不妨再次回到互文性理论本身。以巴尔特和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广义定义认为:互文性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时间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8]。广义上的互文性更关注文本背后的联系。这一联系在莫里森和斯陀夫人的小说创作中就得到了体现,她们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首先,两位作者都是从真实史料中汲取的创作灵感,两部小说中女黑奴的逃亡情节都是取材于真实的史料:《宠儿》的创作灵感可以追溯到1974年莫里森在兰登书屋担任《黑人之书》(The Black Book)编辑时的触动和感悟。莫里森在编辑过程中接触到不少黑人女奴隶英勇反抗的史实,其中有一名叫玛格丽特·加纳(Margaret Garner)的黑人女奴在向北方的逃亡过程中,为了免遭奴隶主的追捕亲手割断了自己孩子的喉咙。莫里森受到启发,才写下了《宠儿》[9];《黑奴吁天录》中伊莉沙这一角色的灵感来自于俄亥俄州雷恩神学院的C.E.斯陀教授交给斯托夫人丈夫的一份记录。根据被记录者的描述,在1838年2月时,有一名年轻的女奴怀抱着她的孩子越过了冰封的俄亥俄河,逃到了俄亥俄州的里普利镇上。记载了黑人女性在美国社会奴隶制制度下的悲惨处境与艰难的生存状况的史料,作为“文化基因”的载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女性。

其次,两位作家以女黑奴逃亡作为小说主线的互文性现象也揭示出了女性群体不自觉的抗争心理。在书中,这一抗争心理表现为女主人公的反叛和逃亡,而两位女性作家对这一题材的共同关注也表现了作家自身对社会环境的反抗。在长期的社会生存进化中,家庭、孕产、弱者、边缘已经成为女性生存历史中的典型环境,因此历史总是将女性归为“次要者”。尤其是黑人女性,由于种族歧视、残酷的社会制度等原因,更是被视为“次要者”中的“次要者”[10]。这种长期的压迫导致了女性地位的边缘化以及群体“失语症”。因此,两位女作家都将笔墨和情感更多地向黑人女性倾斜,将黑人女性逐步从文本的“边缘”推向文本的“中心”,从而消解男性在文本中的中心地位,让女性成为文本的主体,以期还给女性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三,互文性理论本身对于研究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必要性。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研究往往集中于黑人女性作者的作品本身,对其他文学作品关注甚少,这样一来,以黑人女性为主题的批评往往会陷入一种狭隘的视域,有可能强化其少数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难以真正走向经典[11]。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多关注文本间的联系,具备一种广阔的、比较的学术视野。比如,大多数批评家在分析和挖掘黑人女性作品时,对其非洲文化成分这一方面过于夸大,从而掩盖了黑人女性文学的另一个重要传统,即欧美文学传统。因此,互文性理论正好提供了一个包容并蓄的对话平台,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文本中的黑人女性世界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从“互文”到“对话”

虽然两书中有不少互文之处,但推敲之后便会发现,她们的文本互文,并非缘于技巧层面的借鉴与影响,而是源自思想上的共鸣,她们是深深根植于女性生存历史而形成的女性集体无意识之中。文学则是她们表达内心,渴望得到共鸣的一种载体。这时,互文性就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文”字,它还可以用来形容作家之间的关联,暗示不同时代作家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尊重。

还有不少批评家认为,由于《黑奴吁天录》中涉及的宗教信仰、种族、阶级以及时代的局限性,作者将黑人的教化、灵魂的归宿以及自由之路都寄希望于上帝的救赎,而没有认识到奴隶制本身才是产生一切罪恶的社会根源。美国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就认为,《黑奴吁天录》将黑人人性塑造得过于简单化,充满了悲天悯人的说教,斯陀夫人作为白人并没有真正理解黑人复杂的内心[12]。

《黑奴吁天录》是一部很糟糕的小说,它和《小妇人》一样,同属自诩公正、自以为是的感伤小说之列。感伤小说中那种对感情矫揉造作的卖弄与炫耀,恰好说明了作者感受能力的缺失而不得不欺骗读者的行为。……《黑奴吁天录》—以及许多随后创作的硬派小说—都没有跳出暴力的范畴。……与其说斯陀夫人是一个小说家,倒不如称她为一名慷慨激昂的政治宣传家;更可怕的是,她的创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奴隶制是错误的。书中的内容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本宣传册,根本称不上小说[13]。

这段话表现出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一个传统,即哈罗德·布鲁姆强调的男性作家都处在类似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焦虑影响之下,文学青年为了取代他们的父辈而苦苦创作,而女性作家以类似于姐妹情谊的协作式的互文理论取代了男性竞争诗学的“痛苦”[14]。对于男性作家来说,他们要通过“抗议小说”等方式为文学创作寻找出路;而对于许多女性作家来说,她们与文学前辈的关系则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文学的平台上,她们不断进行着超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这种对话有时是欣赏赞扬的,有时又是批判反思的。《宠儿》则成功构建了小说与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史之间的“对话”关系,这部小说既受到了斯托夫人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的影响,又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点以及回归非洲宗教哲学与思想的倾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话体表述方式。莫里森把这一切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她认为人类的真理就寓含在相互抵触的文化和故事之中,每个人的举动都被各种各样的文化张力所影响,她最感兴趣的是这些张力怎样从潜意识作用于美国黑人。

亨利·路易斯·盖茨在评价19世纪黑人女性文学时曾提到,“正因为‘黑色是一种社会建构,它必须通过模仿而获得,它的文学再现也必须通过同样的方式—重复和修正—而获得。”[16]斯陀夫人与莫里森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表明,女性作家也可以跨越年代、区域、阶级,甚至种族之间的差距相互阅读并修正其作品,逐渐使美国黑人女性从一个最边缘的、被奴隶制压制而失语的弱势群体发展成最富有影响力的女性群体,构建出了一个以黑人女性为主体的各种话语相互交织的“杂语共生”的文本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军.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6.

〔2〕〔8〕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72.

〔3〕〔6〕斯陀夫人.黑奴吁天录[M].南宁:漓江出版社,1982.15,98-100.

〔4〕〔7〕托妮·莫里森.宠儿[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6.178,44.

〔5〕〔10〕肖淑芬.《宠儿》与《汤姆大伯的小屋》的互文性及其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2011(2):101.

〔9〕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2-83.

〔11〕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234-235.

〔12〕谭惠娟.詹姆斯·鲍德温的文学弑父与美国黑人文学转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6(6):135.

〔13〕Baldwin, James. “Everybodys Protest Novel,” Black Writers of America[C].Ed. Richard Barksdale and Kenneth Kinnam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72.726-27.

〔14〕金莉,等.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绪论9.

〔15〕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美国二十世纪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9.

〔16〕Henry Louis Gates, Jr., “Preface,”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C]. New york: Norton, 1997. xxxvi.

猜你喜欢
美国文学互文性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浅析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的变化
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研究
美国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变化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