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语言的品味与运用

2013-04-29 08:30丁翠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6期
关键词:品味感情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学生的感悟、体验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实现语文教育目的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课程标准还更进一步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意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一.在诵读中品味语言之情感

朗读是整体感知文本、对文本进行原初性理解的基础性工作,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读、诵读,“披文入情”,与作者心灵相通、心气相融,将外显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不仅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语感,还能激活其生活经验,愉悦其心灵,使其通过直觉、顿悟、感悟、联想、想象等途径,快速理解文本,也为下一步品读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好的诵读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通过诵读,感悟语言的含义,体味语言的节奏、韵味,乃至于感知课文形象,领悟文章风格特点,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自得的美感;通过诵读,可以使文本的声韵节奏与学生的心理感知结构一致,物我同一,激发起让人荡气回肠的审美体验和人文想象,在文本语言的世界里畅游翱翔。

例如,《安塞腰鼓》是一篇铿锵激越、气势磅礴的抒情散文,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那种生命奔放、力量喷涌的美。朗读时我适当地给以指导,如:把握全文粗犷、豪放的感情基调;尽力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注意节奏的变化,把握轻重音、音量、语速、语气和语调等的变化;排比句和短句要读得快速、热烈……通过训练,学生读得有气势有感情,声情并茂而极具感染力。在朗读中学生逐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壮阔的生命图景中,他们仿佛进入了清代学者唐彪所说的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二.结合具体语境,品味语言之深意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即语境)中,同一个词语,它的含义、功用、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等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语言环境,由于词语的不同,它的含义、功用、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等都是不同的。我主要运用下列四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词语的品味与运用。

(一)在替换比较阅读中领略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不同词语所具有的不同的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阅读,体会作者在词语上的正确运用。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朱自清的《春》)这一句的“钻”字能否换成“冒”,为什么?大家知道,在课文中,作者运用“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而用“冒”替“钻”,变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冒出来”。读起来则没有“钻”的表达效果。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不仅理解了词语的表达效果,而且体会到作者运用词语的准确性。

(二)在前后比较阅读中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例如:(1)“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张允文《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一句中的“几乎”为什么不能去掉?对这一问题,我就指导学生进行去掉前和去掉后比较阅读。学生通过前后对比发现,去掉“几乎”后的句子在语意上变得比原来绝对肯定了,这样,既不符合当时的实际,也违背了作者在原文中的本意,所以不能去掉。(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这一句中的“闲人”能否去掉?引导学生进行去掉前后的比较阅读,在阅读中,学生感受到,去掉后语言似乎是简洁了,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似的。再读,细品味,发觉闲人两字才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被诋的悲凉及有时间欣赏美丽月景的高兴悠闲心情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这样,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体会到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方法。

(三)从感情色彩上品味词语的运用目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作者用“狡猾”表现自己的天真、顽皮、可爱,“狡猾”一词在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

(四)从词义上理解词语运用的表达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语句中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引申、比喻等相关联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能力,感受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例如:“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阿累《一面》)这句中的“结结巴巴”本来指人说话不流畅,口吃,而在课文这里却比喻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三.把握修辞,赏析语言之精妙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学会品味词语运用的好处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气和感情色彩等方面去体会作者在语句运用上的表达作用,领略作者在文章中的造句艺术,以达到更深刻理解文章主题的作用。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些修辞有什么好处,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从比喻的角度品味语句的运用。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体会和感悟比喻用得好的原因,达到理解语句妙处的目的。例如:(1)“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有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慢升腾。”(江口涣《鹤群翔空》)这句话好在哪里?为什么?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鹤群的形状和动态的特点,给人一种轻盈、舒缓、优美的感觉。

(2)“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席慕容《乡愁》)诗句中的“没有年轮”用得好,好在哪里?作者用比喻写出了乡愁虽没有年代记载也同样永恒,永萦于心这一感觉,给

读者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诗意,多美妙啊!

(3)“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柳宗元《小石潭记》)这两句写得好,好在:前者用斗折蛇行作比喻,写出了小溪曲折飘动的形态;后者用参差不齐的犬牙作比喻,写出了两岸高低凹凸不平的形态,生动形象,美不胜收。

2、从排比的角度品味语句的运用。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运用排比从不同的方面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思想境界,感情炽热,气势豪迈。

四.掌握文章的语气(句式),领悟语言之内涵

1、句式的变化。如教学《陋室铭》时,我让学生先把开头的三句话,改成排比句,然后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我们的这一句式?这样的排比不是更有气势吗?”排比有整齐之美,而变化则有摇曳之美,作者追求的是后者。这就是骈句与散句的各自妙用。

2、长句与短句。长句包容量大,能表达丰富而复杂的感情;而短句则短促有力,感情更激越昂扬。因此长短句式的选择往往是因为表达的需要而令我们了解作者的情感。

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有段话:“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可谓句式变化的典范,它不仅有骈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也有散句(句式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有长句也有短句;而且骈句散句、长句短句交替使用,富有变化,很有新意。这样,既发挥了骈句和短句的整齐对称、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特点和散句的变化多姿、无拘无束、自然活泼的特点,又不显得单调、呆板和散乱;既传达了春的气息,又有春的旋律和缤纷色彩。

3、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这两类句式,都可以起到增强感情和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作者为了表达更为强烈的感情而选择使用这些句式。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功夫很有必要。只有这样,学生对文本语言才会有感觉,语文课堂才不会有架空文本的分析,才不会只有空洞无味的说教,才不至于有走马观花的浏览,才不至于有旁逸斜出的枝枝蔓蔓。学生才能理解语文文本语言的魅力,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使语文课堂成为有独特情趣的学习阵地。

丁翠霞,教师,现居山东青岛。

猜你喜欢
品味感情词语
品味“莓”好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感情强烈的叹号
品味四季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