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婕
【摘要】美术教育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美术既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同时也使得学生养成优良的品格,因此美术教育也在各地区得到了普及,偏远农村的家长同样也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全力支持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目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受地方经济水平的影响,在师资力量上十分缺乏,导致初中美术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误区,以求在政府和社会人士的支持下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初中生美术教育 农村 误区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初级中学发展存在很多的弊端,特别是初中美术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的误区,很大一部分落后地区因师资队伍的不足,使得中学的科目类型较少,像美术、体育以及音乐等课程都没有涉及,学校没有意识到初中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而缺乏初中美术的教育理念,这不利于提高初中生的美术专业技能,阻碍了学生美术知识面的丰富和自我个性的塑造。由调查可知后者的情况较明显,从而影响了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速度。
一、初中生美术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孩子可以全方面地发展,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家长同样也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差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些才艺,这样,不仅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同龄的孩子中树立起自信心,同时也是家长值得炫耀的资本,美术作为一门入门简单的艺术形式便备受家长们的青睐。家长们让孩子从中学开始学习美术,也受美术教育功利性这顶高帽的影响,过分注重名利的外壳,为了家长的虚荣心和孩子的前途而让孩子学习美术,要求孩子一定获得美术比赛的名次,才能获得额外的加分条件,进入更好的学校就读。学校开展中学生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赢得更多的荣誉,而不是以提高学生实际美术技能为目标,因此,在课程计划完全依照如何获奖、拿名次的套路来制定,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作画思维千篇一律,在绘画作品中看不到学生的独立的个性和创新意识。
二、初中生美术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技术性
农村中学常因缺乏师资力量而使美术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教师为了方便课堂管理统一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依照教师的步骤一板一眼地作画,不然就会被教师批评。这种教学方法过分注重美术技术性和程序性,教师遵循一般情况下制定的流程教学,按照惯有套路开展教学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了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却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自由发挥。科学的美术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美术技能,更要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具有独立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创作的敏感度。美术的创作强调想象力的扩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过分地强调技术性会抹杀孩子创作的天性,学校为了达到训练目的,要求教师给学生灌输规范性美术技术,在绘画取题、绘画步骤、绘图效果上依照美术比赛的拿奖标准来教学,甚至进行思维统一,这都严重阻碍了初中美术学生绘画潜能的挖掘,初中美术教育应让孩子在课堂上自主发挥想象力,学生才能享受到绘画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初中生美术教育不注重美感的培养
忽略美术生美感体系的建立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大误区,而这一误区更多地体现在农村孩子的美术教育上。师资力量的不足,师资水平的匮乏导致农村美术的教学呈现出套路化、程序化的趋势,学生审美体系不够全面和科学,这就达不到教育中的迁移效果,从而也不会把美感理念带入其他的学业和生活,同时也使得教育达不到由外化到转换的效果,学生按部就班地在课堂上随意作画,教师忽略对学生美感趋向的引导和熏陶,学生就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感,从而不会将美感带入创作,这也突显出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忽略孩子审美意识培养的弊端,首先要从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改善,让他们意识到学生美感培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善于发觉身边的美好事物,这样不仅让学生提高了美术技能,还可以通过绘画作品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和个性。
我国积极地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初中美术教育正是顺应了这一号召,初中美术教育不是单纯地训练学生技能,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传递,美术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把培养初中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想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初中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形成优秀的个人品质。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师资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农村初中教育形成发展滞后的现状,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研究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塑造教学情境,通过课堂上欢愉的气氛来让学生自主动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绘画,要解决农村初中美术的这一教育现状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只有通过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学校的密切配合,我国的农村与偏远地区中学的美术教育才能得到更加科学、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之文.关于素质教育下的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9).
[2]段雪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吉林教育.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