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相融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2013-04-29 07:16栗宗信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相融权威班主任

栗宗信

摘要:当班主任的苦恼太多了,被诸如学生迟到、上课睡觉、下课打闹、不交作业、打架早恋、晚寝不安等问题困扰得身心疲惫。班主任强烈地需要秩序,整洁和进步,责任与自尊使得他全身心地投入这些问题堆中,耐心说服,严厉批评,投资感情,甚至动用权威。可是,每当静心之余面对现实,却时常感到惶恐与悲哀:学生的现状并无多大改观,教育的力量如此苍白无力。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感情,无法向学生的内心世界作些许挺进。而社会对个性的日益关注这一现实也无情地在告诉我们:教师的合法权威效力有限而且正在减少。

关键词:心理相融有效教育

今天面对现实,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教师本身不大可能改变问题,但可以改变教育心态和沟通方式。在当前中学中常见有这样一种现象:大多数班主任都年轻,对自己的工作虽有埋怨但都很投入。常常由于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个性差异,导致他们有的很“严厉”,往往以自己的权威为基础,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较多的以强制性手段促使学生达到,教师以个人意愿为其树立的学习目标和纪律要求;所带班级在学习、纪律以及其它各种活动中成绩较好,但学生对老师只敬不亲,集体中缺乏一种良好的情绪气氛。有的老师很“和蔼”,往往将自己的强烈情感投入,以自己所理解的爱心和宽容对待学生的过错,耐心说服以至苦口婆心,可是工作效果却常出乎意料,学生对这部分老师只亲不敬,集体中缺乏一种得当的纪律约束。无论是严厉的,还是和蔼的,都不过是部分地有效果,看起来只是半个“班主任”,而教学体系需要的则是“有效的班主任”——既注重工作效绩又注重学生。唯有如此,老师的“严厉”对学生便是一种真正的促进;老师的“和蔼”对学生便是一种真正的鼓舞。而要想同时获得着两方面的成果,作为班主任,首先必须让学生信任其内心世界,而为此老师也必须学会从学生眼中看世界,必须具有极富弹性的情感。简言之,心理相融才是有效施教的基础。

一、准确判定学生的行为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可能需要对学生的所作所为实施教育,这就必须能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准确的判定。如果是这样做了,那学生之于老师的批评则不会辩解开脱,学生之于老师的表扬也不会不知所措,老师要求学生改正时即使态度是严厉的,学生也不会有太强的防御心理,从而将对教育效果造成的对耗或产生的敌意降为最低限度,这是达到心理相融的基本前提。

二、冷静识别自己的情感

面对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作为有效的班主任还应善于识别老师此时所产生的情感。应该细腻冷静地识别到,面对问题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有一个演变过程;首先是因学生行为的直接结果而产生的原发情感,接着便是针对造成后果的学生而产生的继发情感。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批评若是源于原发情感,则是在消除过失,并不伤害人,因而将是有效的;若是源于继发情感,则是在消除过失的同时也伤害了人,因而将可能是无效的。

三、自觉追寻积极因素

要想学生成为胜者,最重要的是发现他们所做的正确的事,当然在开始是只是接近于正确,而后逐渐使学生做出老师所希望的行动。当然,学生自己能思考,而且不愿意被人摆布,老师应该记住这一点,并且尊重这一点。但老师只要顺应这一基本人性,自觉追寻学生的积极因素,则不易引起学生的自满和嫉妒,而老师的感受则表明其是诚心真意的,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愉快,建立亲密和合作的关系,也有可能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我深信这一道理,把它视为教育技巧娴熟的广泛使用。

四、及时指责学生的消极行为

班主任是一个渴望寓教于乐的理想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个深信权威运用的现实主义者。老师们深知,作为教育者如何向被教育者表现爱,其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过程。没有建立在武力上的权威,却善于运用和情感相结合的权威。不相信一味地耐心说服和宽容谅解;人的本性是不喜欢被批评指责同时又不得不被批评指责。在某种意义上说,一味地耐心说服是懦弱;一味地宽容谅解是无能。因此,实施有效的教育,绝不排除同为教育手段的严厉批评乃至动用权威的强制。

及时指责学生的消极行为,就是基于上述认识提出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及时”,这是批评指责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错误行为之后不能尽快地执行纪律,那其发展是无助于改进将来行为的;同时也有可能把错误行为的察觉积累起来从而产生对立情绪。其次,这是最主要的,你要以充分信任的态度鼓励学生做出新的努力,表明你的期望。如果指责缺少了最后内容,则是教育者缺乏爱的情感意识,因而指责最终会受到对耗。

在实施批评教育的过程中,不要以为将自己的怒意埋在心里不流露出来是合乎情理和技巧的。班主任扮演的角色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天使,需了解学生且尊重自己的情感,虽然无法任劳任怨、诲人不倦,但是要永远有一颗真诚的心。反应真切,里外一致,不隐瞒烦恼,不假装爱心,失意是不强颜欢笑地表现伪君子的行为。班主任是不应怕生气的,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不伤大雅的、不含侮辱地表现自己情感中的怒意。这样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仍然尊重史实,保持真实,所指责的不是学生本人而是问题本身。

學生是带着不完整的自我形象来到学校的,班主任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极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因此,实施相融和沟通技巧的本质就在于寻求取代惩罚的、凡能引发自尊的一切方法,以达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相融。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应该成为教育意识中的主体意识。 [2]唐忠新.城市社会整合与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

[3]都荣胜.学习化社会概念之诠释[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3期.

[4]李洁,许放.关注城市社区发展 构建学习型社区[J];成人教育;2003年12期.

[5]李松林.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方法论思考[J];成人教育;2004年10期.

[6]厉以贤.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社会[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11期.

猜你喜欢
相融权威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相融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夸夸我的班主任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行在柘荣,相融于神奇的山水间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