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芝
在亚莫利和来得时之后,赛诺菲正在全力以赴完善其在中国的糖尿病产品线,达成对糖尿病业务“开发及提供集诊断、治疗和服务为一体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定位。
糖尿病业务作为赛诺菲全球7大增长平台之一,其在中国市场扮演的角色同样重要,在亚莫利和来得时之后,赛诺菲正在全力以赴完善其在中国的糖尿病产品线,达成对糖尿病业务“开发及提供集诊断、治疗和服务为一体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定位。
完善产品线
首先是艾倍得的上市。回溯过去可以看到,赛诺菲在中国糖尿病领域上市的药品有两个:亚莫利和来得时。亚莫利作为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发挥作用,尽管在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被推荐为一线降糖药物之一,但其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异常激烈。
而来得时,全球销售糖尿病领域内的重磅炸弹,在中国的业绩表现并没有那么抢眼。24小时平稳无峰的基础性胰岛素定位为来得时带来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限制住了来得时的市场容量,而这些都会随着艾倍得的上市有所改观。
艾倍得属于速效餐时胰岛素,可以在进餐前15分钟或者进餐开始后20分钟以内给药。药效学特点及给药时间的灵活性使艾倍得与来得时联合使用成为延展来得时市场范围的助推利器。此外,得时笔的引入也为来得时和艾倍得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提供了强力支持。这一能够重复使用的胰岛素注射笔可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来得时和艾倍得。
这些产品很显然为赛诺菲构建了一个从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到注射笔等基本完备的糖尿病产业线,不过同其他在中国糖尿病领域开疆扩土的跨国药企相比,赛诺菲的产品似乎还缺少那么一点。所幸,与武田的合作弥补了这种缺憾。
4月22日,赛诺菲和武田日宣布,双方就在中国联合推广2型糖尿病药物——阿格列汀。一事达成协议。根据协议条款,武田将授予赛诺菲独家参与阿格列汀在中国推广的权利。
阿格列汀是武田新推出的2型糖尿病药物,它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旨在延缓肠促胰岛素激素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GIP(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的失活。阿格列汀已经在日本和美国上市,目前已经向中国CFDA递交上市申请。
尽管阿格列汀不是在中国上市的第一个此类药物,早在两年前,BMS与阿斯利康联合推出的沙格列汀(安立泽)已经在中国上市,且就在赛诺菲推出阿格列汀的13天前,礼来和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市场共同推出了利格列汀(欧唐宁)。但阿格列汀对于赛诺菲来说意义重大。
赛诺菲中国制药运营总经理柏梵表示:“阿格列汀有助于巩固赛诺菲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战略重心。”确实如此,随着阿格列汀的上市,赛诺菲的糖尿病产品线已经能够涵盖从口服、胰岛素、GLP-1等针对糖尿病各个阶段的单独或配合使用的药物。
“现阶段,赛诺菲已经阶段性地完成在中国市场上的糖尿病产业布局,未来的产品都会囊括在我们覆盖的领域”,赛诺菲中国糖尿病事业部副总裁林锦荣同时表示,“除了产品,赛诺菲将更家着眼于整个糖尿病血糖仪监测和服务体系”。他说赛诺菲在血糖仪监测方面的最新动作是将在中国推出两款血糖测量仪:DGStar和iBGStar。
BGStar是根据糖尿病患者的需求而专门设计的血糖测量仪,它不仅通过创新科技(动态电化学)确保准确性,同时通过特殊设计而减少测量误差。iBGStar是第一个在iPhone以及iPod Touch上设置应用程序的血糖测量仪,它能同时具备简易性、正确性并且支持胰岛素使用者、初次使用者调整疾病管理方案和生活方式,为其带来个性化的糖尿病血糖管理。
个性化服务方案
在推出新产品同时,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国糖尿病市场和糖尿病患者的特征,赛诺菲一直坚持同护士、医生和各个医学组织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合作。“赛诺菲只有通过了解每个国家的国庆和医疗方面的情况,才能为患者提供和量身打造个体化的解决方案”,林锦荣表示。
对此,林锦荣将其在此的经验总结为“执行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在中国的大城市还好,难点是在中国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如何保证标准化治疗的同时给予每个患者个性化治疗”。不过赛诺菲正在试图解决这一困扰所有跨国药企的挑战。
赛诺菲的解决方法之一是在2011年5月启动了“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的医生培训计划。它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领导,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承办,而赛诺菲则作为企业代表,全程支持此项培训项目。
这是一场将将学术培训、市场拓展、企业战略、患者服务做到极致且最具代表性培训项目,且与赛诺菲正在执行的、备受业内关注的基层战略相得益彰。柏梵介绍说“赛诺菲在基层市场的战略最大的特点是根据县级医院的需求进展整合推广,‘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历史5年“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将培养出500名未来糖尿病领域中青年骨干医生,“然后利用500名临床医生作为师资,再去培养1万名基层医生和基层疾控机构骨干工作人员”,以专家身份参与此次培训项目的北京人民大学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表示。
除此之外,赛诺菲针对糖尿病患者要用依从性差的问题,与很多医院设立的PEP项目(门诊初始基础胰岛素患者教育管理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赛诺菲为医院的护士提供用于跟踪、联系患者的仪器,以便了解患者血糖水平是否达标,在没有达标的情况下让患者回到医院来检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对于这一项目的实施效果,林锦荣颇为乐观,“患者的用药跟踪不仅能够血糖不达标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能够大大避免因接触不到医生所导致的药物更换情况”。
同时,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糖尿病患者,赛诺菲还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开展了针对1型和2型糖尿病研究项目,且根据两种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市场表现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并根据研究结果对企业的市场推广进行微调。例如经过研究发现中国的1型糖尿病患者所使用的大部分是预混胰岛素,而国际治疗1型糖尿病的指南标准是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赛诺菲在市场上会采取一些相应的培训工作。”林锦荣表示。